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藏原羚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于人类活动及盗猎的影响,其种群数量大幅减少甚至濒临灭绝。自九十年代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藏原羚的数量得到恢复,植被亦得到有效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藏原羚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________,自羌塘自然保护区成立后,藏原羚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________。为调查保护区中藏原羚的数量,研究人员在1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0只藏原羚,放归后,第二次捕获9只,其中有标记的6只,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km2。                  

              (2)藏原羚所同化的能量中只有极少一部分用于自身的________,绝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3)狼能够依据藏原羚留下的气味去猎捕,藏原羚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羌塘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调节。

            • 2. 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所有生物______(填“是”或“不是,’)一个生物群落,原因是______
              (2)图中______为生产者,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
              (3)图中戊和己的种间关系是______,甲和乙之间传递信息的类型是______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______,理由是______.
            • 3.

              红脂大小蠹是一种危害油松的林业害虫,林业人员发现了一种以之为食的昆虫甲,并对昆虫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发现,单一油松林比多树种混合林的受害程度要______(填“轻”或“重”),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2)昆虫甲可以通过嗅觉找寻生活在油松树干中的红脂大小蠹,这种信息的传递属于_______(填“物理”、 “化学”或“行为”)信息的传递。

              (3)为了研究昆虫甲找寻食物的相关机制,研究人员用正己烷溶液分别提取了健康油松的挥发物A和受虫害后的油松挥发物B,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中每组使用两种物质,每组实验随机选取50只昆虫甲,观察昆虫甲对这两种物质的选择,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挥发物A

              对照

              挥发物B

              对照

              挥发物A

              挥发物B

              结果(只)

              35

              15

              43

              7

              17

              33

              实验中的对照是___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昆虫甲更趋向于_________________(填“健康油松”或“受虫害油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各种植物的开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时间,但“影响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还是光照期的长短”并不明确.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苍耳需要每天短于16h的日照才能开花,若日照时间长于16h就不开花,16h的光照是一个临界点.20世纪30年代,有人将苍耳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结果图1所示.

              (1)图1所示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变量)是 ______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有同学对前人的认识作出修正:影响苍耳开花的关键性因素不是光照时间短于16h,而是每天长于8h的黑暗.
              (2)该同学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图2所示,该实验 ______ (是或否)支持你的上述结论.请阐述理由 ______ .
              (3)进一步的实验(如图3所示)发现,在实验n处理的黑暗期插入一段时间的光照,即使是极短的一瞬间,植物也不能开花:而实验p处理的光照期间插入一段黑暗期,植物能够开花.图3未显示n、p实验的对照处理,请你参图3,画出对照组的处理.
              (4)在实验中除了题目中涉及到的控制因素外,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你认为还应注意做到:(至少答出两点注意事项)① ______ .② ______ .
            • 5.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_,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依赖于物理沉降、_______和微生物的分解。


              (3)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 __________ 法采集、调查;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些鸟类以河鱼为食,当它看到食物时,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捕食,分泌的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吗?______请简述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鸟类与河鱼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视觉敏捷的鸟和游得快的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6)河流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1)→乙(W2)→丙(W3)[注: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如果经过测算发现W2远小于W1/10,究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此外还具有        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7.

              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而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能力的基础。 

              (2)假如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甲~己六种生物,共构成五条食物链,它们所处营养级情况如下表所示。 

              ①已知该食物网中只有己与戊之间具有竞争和捕食双重关系,且戊捕食的对象只有丙。若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甲同化的能量为akJ,乙同化的能量为bkJ,则丙同化能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戊大量减少,则己的数量将________。

              ②若物种己的种群数量为m时,该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则该生态系统中物种已的环境容纳量约为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而不同种类的信息中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是____________信息。 

            • 8. 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的雄性个体,可破坏其种群的________。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监测,结果见上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圆石藻是一种海洋浮游生物,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二甲基硫醚(DMS).DMS是一种对气候有明显影响的气体.下图是DMS在海洋中生成的主要过程,分析回答:菁优网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圆石藻属于 ______ .圆石藻,浮游动物和海洋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______ ,经研究圆石藻对海洋气候变化有影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2)当海洋受到轻微污染时,可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力稳定性
              (3)研究发现,海洋中许多生物能促进DMS氧化分解,最终产生SO42-,从而加快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
              (4)图中浮游动物所同化的能量除经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外,还将流向 ______ .中间产物X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它能作为一种化学信息使浮游动物对圆石藻的捕食明显减少,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______ .
            • 10.
              如图所示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

              (1)判断A~C 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
              (2)若3种种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 ______ .
              (3)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 ______ .
              (4)a或b的变化曲线是在 ______ (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 ______ 水平上的研究.
              (5)狐能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兔同样能够依据狐的气味躲避狐,可见生态关系系统中信息能够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