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湖泊中生活着鱼类、青虾、水蚤和水生植物等生物。其中,肉食性鱼类以青虾为食,青虾以水蚤和水生植物为食,水蚤以水生植物为食,请分析回答:

              (1)湖泊中不同种类的鱼不属于同一物种的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        。各种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其意义是                                

              (2)根据湖泊中上述生物的食物关系推算,若肉食性鱼类增加1千克,至少消耗水生植物        千克。若青虾被大量捕捞,短期内将直接造成肉食性鱼类的种群密度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水生植物在该湖泊的碳循环过程所起的作用是                                               

            • 2.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部,海拔2215-3364米,年平均气温6.2℃,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56科,131属181种;动物10目28科68种.区内有着广袤的、被誉为“地球之肾”的高原湿地,栖息着国际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黑颈鹤越冬栖息地--亚高山沼泽化高原草甸湿性生态系统,黑颈鹤数量已由1990年初建保护区时记录到的300只增加到了2016年记录到的1301只.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黑颈鹤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______ ,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______
              (2)太阳能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______ ______ 功能实现的基础.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______ 的形式进行.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______ .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 ______ 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增强.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______
            • 3. 子弹蚁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地区的雨林中,它们会分泌一种毒素,常以小型蛙类为食,子弹蚁的克星是体型很小的驼背蝇,驼背蝇将卵产在子弹蚁体表,幼虫则以它为食.图甲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图乙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下表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同化总量(1012 储存能量(1012 呼吸消耗(1012
              A 900 200 700
              B 100 25 75
              C 15 2 13
              D 18 6 12
              (1)甲图表明雨林中的子弹蚁种群数量变化属于 ______ 增长模型,图中的 ______ 时期子弹蚁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2)子弹蚁与小型蛙类的关系为 ______ ,有人写出了一条食物链“小型蛙类→子弹蚁→驼背蝇”,指出其中的错误① ______ 、② ______ 、③ ______
              (3)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功能.
              (4)图乙中代表分解者的是 ______ (填字母);分析表格,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 千焦,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5)若人类将部分雨林开发成为果园,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______ ,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
            • 4. 假设A、B、C、D、E、F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六个种群,A与B的关系如图甲;图乙是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单位kJ/m2•a).据图回答:

              (1)图甲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图乙中,属于消费者的有 ______ (用字母表示);属于分解者的有 ______ (用字母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 kJ/m2•a.
              (3)若E大量死亡,则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明显增加的种群是 ______ .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4)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______ 个.
            • 5. 如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 ______ (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______ (填图中字母).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 ______ 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是 ______ ,该变动将直接导致 ______ ,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够 ______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 ______ ;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 ______
            • 6. 某兴趣小组到一片弃耕还林的农田进行调查,发现田埂淹没在杂草之中.杂草中有稗草、狗尾巴草等植物,还观察到食草昆虫、青蛙、蜘蛛、褐家鼠和蛇等动物.请分析回答:
              (1)该农田中,稗草的集合体称为 ______
              (2)兴趣小组的同学计划调查该农田中褐家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3)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若干年后该农田中将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树林.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 ______
              (4)若该农田土壤中含有一定量的DDT.上述几种生物中,体内DDT浓度最高的是 ______
              (5)碳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主要以 ______ 形式进行循环.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这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 ______ 特点.
            • 7. 图乙表示图甲所示池塘受污染后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kJ/m2・y),请回答:

              (1)该池塘的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 ______ 进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时,是 ______ ,而不是循环流动的.
              (3)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 ______   形式贮存.
              (4)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传递的效率约为 ______
              (5)消费者需要补偿能量输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6)图丙是图乙植食动物中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这两个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种群②的数量不会无限增多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 8. 图一为不同地点植物的分布情况,表一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的调查,表中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0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图一c处水域受到重金属污染后,海藻以及多种浮游动物数量锐减,而沙蚕等动物变为优势种群,这是在 ______ 水平上研究的结果.
              (2)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植被,影响a、c处植物分布主要因素分别是 ______ ______
              (3)若要调查b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方法可选用 ______ ______
              (4)输入表一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______ 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 ______  (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5)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从表格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______
            • 9. 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回答:

              (1)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 ______ J/cm2•a,池塘中的水草、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______ .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______
              (2)计算图中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______ ;调查该池塘附近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即 ______
            • 10.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元素、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

              请回答问题: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 ______ kg.
              (3)调查露斯塔野鲮鱼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被天敌发现而被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由于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导致生物的 ______ 下降,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用于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 ______
              (5)科研小组又单独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摄入食物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 ______ KJ/cm-2•a-1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