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蛇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处于第 ______ 个营养级.通常情况下,变温动物所在食物链的营养级的数目比仅有恒温动物的 _____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随季节更替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若该群落由于火灾被毁灭,经若干年后此地又重新形成新的群落,这种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3)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表示 ______ 的方向.
              (4)若狐侵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保持相对稳定,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
            • 2.

              某经过改造的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存在三个营养级,分别为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 kJ)。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物链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

              463

              X

              Y

              呼吸作用消耗

              96

              24.5

              3.8

              未被利用

              292

              29.3

              3.1

              分解者分解

              12

              2.1

              0.2

                  (1)湖泊中生物群落的组成应包括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生产者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_kJ,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4)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可以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很快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这是由于湖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空心莲子草,又名水花生,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后来从美国引进空心莲子草叶甲(空心莲子草的专性天敌)来控制空心莲子草的种群数量,但空心莲子草叶甲的自然种群数量比较少,影响了生物防治效果.空心莲子草叶甲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科研人员研究了捕食者对空心莲子草叶甲的卵、1龄幼虫、2龄幼虫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单个个体被捕食的概率,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

              (1)调查空心莲子草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______.空心莲子草入侵我国后迅速蔓延,主要原因是______.
              (2)请用简图表示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叶甲、龟纹瓢虫、斜纹猫蛛、拟水狼蛛之间能量流动情况:
              ______.
              (3)与化学防治相比,利用空心莲子草叶甲来控制空心莲子草种群数量,主要优势是______.
              (4)从不同密度条件下被捕食概率分析,______是持续、有效控制空心莲子草的重要措施;从被捕食概率和捕食差异性分析,三类捕食者对卵捕食的特点是______;从捕食差异性分析,在1龄幼虫、2龄幼虫期应分别加强对__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监控.
            • 4.

              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所有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NP=GP-R)。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102 kJ·m-2·a-1

               

              GP

              NP

              R

              15.91

              2.68

              13.23

              871.27

              369.69

              501.58

              0.88

              0.34

              0.54

              141.20

              62.07

              79.13

              211.85

              19.26

              192.59


              (1)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102 kJ·m-2·a-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_____________。 

              (2) 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④营养级NP的去向中,除未被利用的能量外,其去向还有_________。 

              (3)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中⑤很少或没有时,对碳循环的影响是_________。 
            • 5.

              某地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图1是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沼气池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主要是根据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原理来设计的。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生态农业)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写出两个)。

              (2)图1中的“基石”是_____________,蘑菇属于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

              (3)据图2分析,沼气池中的产甲烷菌和不产甲烷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呼吸方式为________。

              (4)独立的沼气池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来源,各类生物要在种类、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还有其食物链较___________。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的作用,释放出矿质离子被植物利用。

              (4)桑基鱼塘是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体系,它具备的特点是_____。(多选)

              A.多层次    B.多功能    C.少污染    D.无病虫害

            • 7.

              下图为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循环净化系统。生态净化系统内引入芦苇等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草鱼、鳙鱼等物种,以达到对鱼池尾水的协同净化效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净化系统中的所有生物构成____________,其中螺蛳、草鱼、鳙鱼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欲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能量流动的特点,应在________层次上进行。

              (2)该生态净化系统内有芦苇和菖蒲等挺水植物、浮萍等浮水植物、水面下的沉水植物,这些植物的分布情况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该小型景观鱼池生态循环净化系统可供人们旅游观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3)该生态净化系统中流入一些污水后依然能维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出现藻类水华的鱼池尾水流经该生态净化系统后,流出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 8. 生态护坡就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保护,形成由植被或工程植被组成的综合护坡技术.下图为某种泥质海岸生态护坡的模式图.据图分析:

              (1)上图坡地生态系统中,人们在中低潮带引种一些耐盐的植物如互花米草、白茅等,在高潮带和超高潮带种植像柽柳、樟毛等相对耐干旱的植物,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
              (2)人们通过对沙滩培土、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坡地生物群落,这说明______.
              (3)经观察和测定灌草丛带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其获得的能量值如图.图中沙氏变色蜥与小型地面肉食性动物之间的关系为______;沙氏变色蜥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若字母代表能量值,则b~e中能确定大小的是______,图中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4)研究人员向此坡地引入沙棘种植在海挡林带和灌草丛带,结果沙棘在灌草丛带的长势明显好于海挡林带,经分析两地带中土壤肥力和土壤含水量如表
              某研究者提出“土壤含水量是沙棘生长的限制因素”,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种植,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灌草丛带相同,B组设计方案为______,结果A组长势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5)目前生态护坡在河流、堤岸、高速公路等许多方面逐渐取代传统的砖石、混凝土护坡,请列举生态护坡的优点:______.
            • 9. 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问答下列问题:
              (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

              (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10.

              近年来,盐城地区梨树种植户开始发展生态果园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来看,食用菌属于____。 

              (2) 果树开花期,果农利用一种小型蜜蜂传粉,蜜蜂传粉时相互通过跳摆尾舞或震动翅膀发出嗡嗡声来进行交流,从信息类型看,上述信息分别属于____信息、____信息。花天牛以果树的花和叶为食,肿腿蜂可以将卵产在天牛幼虫的体表,吸取幼虫的营养,肿腿蜂和花天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利用肿腿蜂控制花天牛数量属于____防治。 

              (3) 该生态系统中,家禽的能量4/5来自杂草,1/5来自害虫,那么家禽每增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___kg。 

              (4) 从减轻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该生态果园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主要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