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观赏性小生态瓶,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乐趣。下图是一个简易生态瓶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小生态瓶内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碳、氧、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利用,原因是________。

              (2)简易生态瓶能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但简易生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原因是________。

              (3)为尽可能长时间维持生态瓶的相对稳定,应将该生态瓶置于________处,并避免阳光直射。若要在该生态瓶中添加小动物,则应注意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合适比例,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这是因为________。

            • 2.

              目前,我国重点建设以农村户用沼气池为纽带的各类生态农业模式。某地的“四位一体”模式是将沼气池、养猪、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与农户生活有机地组合,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构建“四位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沼气池中绝大部分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沼气发酵过程中,图中________________的部分能量转移到沼气中被再次利用;产生的CO2和沼渣中________输送给蔬菜吸收利用,得到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蔬菜。

              (3)温室栽培蔬菜容易发生蚜虫虫害,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农业生产模式的____________较弱,人的作用较为突出。

            • 3. 某年夏天,江苏太湖爆发严重的蓝藻污染事件,造成太湖水域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无锡全城自来水被污染。后经过整治,太湖水质大有好转。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严格控制污染源是恢复太湖水质的有效措施
              B.周边地区污水排放是造成太湖蓝藻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
              C.大量水生生物的死亡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负反馈调节
              D.随着太湖水质的好转,太湖内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
            • 4.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 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某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图1为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的部分生物的营养关系,图2表示另一部分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图1图2


              ①在修复该生态系统时要控制污水流入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 

              ②当图1中的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________的结果。 

              ③当图1中苦草等沉水植物大量繁殖后,部分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下降,大型底栖动物的数量有所增加,这是在____水平上研究的结果。沉水植物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吸引浮游动物栖息在其叶表面,从而抚育出高密度的浮游动物。浮游动物能够大量捕食浮游藻类,也间接地控制了藻类的数量。这体现出信息传递的作用是能调节生物的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④若图2中E所处的营养级含有的能量为7.5×109 kJ,B的能量为1.2×108 kJ,D的能量为1.8×108 kJ,则A的能量最多为____,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特点。 

              (2) 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查,获得调查数据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 某草地生态系统物种数调查结果/(个·m-2)

                   物种

              数目

              样方     

              A

              B

              C

              D

              E

              F

              G

              H

              I

              J

              1

              0

              2

              2

              0

              6

              3

              0

              4

              10

              0

              2

              6

              4

              0

              3

              0

              0

              5

              3

              0

              8

              3

              3

              0

              2

              6

              8

              4

              6

              5

              12

              6

              4

              5

              2

              0

              6

              4

              0

              8

              0

              8

              10

              5

              2

              0

              4

              5

              0

              3

              0

              6

              9

              10


              不同物种A~J之间的形态结构差异属于____多样性,而样方1中B物种的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属于基因多样性。这些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____________引起的,样方1与样方2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 

            • 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或水库中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B.农业生产中防治稻田害虫的目的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向土壤中投放微生物复合菌剂分解土壤中的残留农药,会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近年来频繁出现雾霾天气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已经丧失殆尽
            • 6.

              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空间特征
              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C.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经足够长的时间演替后能形成森林
              D.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其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 7.

              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或负反馈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
            • 8.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填序号)。

              (2)图2中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若鼠摄入能量为2.2×109kJ,A中能量为1.6×109kJ,B中能量为1.2×109kJ,狼同化能量为2.4×108kJ,则该生态系统中鼠到狼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法。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

            • 9.

              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负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C.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
              D.该湿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 10.

              对于一个生态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缺少分解者
              B.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越少就越稳定
              C.不能缺少消费者
              D.自动调节能力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