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二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三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丙中A为第    营养级,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    
              (2)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 000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    kJ.
              (3)若图二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 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     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 2.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下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蒙古栎红松白桦
              未分解叶2.445.944.797.30
              半分解叶7.209.428.71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最为喜好.由此说明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蚯蚓的数量,增加整个生态系统的    
            • 3. 图甲表示鲁南山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之间的种间关系.图乙为图甲生物的能量流动金字塔,图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突然骤减,一段时间后,D的数量将    ;若B与D可以根据对方 留下的气味去猎捕或躲避,说明信息传递还能够    
              (2)若图乙中的“W”代表能量值,则Wl表示    ,W2表示    ; 形成图乙“塔型”的原因是    
              (3)若图丙所示的生态系统能进行基本的物质循环,至少需要的生物成分是    
              (4)图丙中,若①表示某生理过程,则应该是    ;若①一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    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 4.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缸.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据图分析问题.

              (1)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图1所示生态缸要放在    的地方才能长期维持下去.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2)图2中甲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    .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    
              (3)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     (用图2中文字和箭头表示).
            • 5. (2016•大庆校级一模)表是生物学工作者收集到的某湖区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表示存在食物关系).请据表和图回答问题:
                 被食者
              捕食者
              绿藻螺蛳水草鲫鱼轮虫
              螺狮
              鲫鱼
              轮虫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在该食物网中鲫鱼占有    个营养级.
              (2)若由于某种原因螺蛳全部死亡,该湖泊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    
              (3)假如鲫鱼的食物有
              1
              5
              来自轮虫,
              1
              5
              来自螺蛳,
              1
              5
              来自水草,
              2
              5
              来自绿藻,能量流动效率按10%计算,该鲫鱼增重2kg需消耗绿色植物    kg.
              (4)如图是对某地引进经济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调查该经济鱼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在t2时期该鱼的种群数量是该河流对该鱼的    
              (5)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    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6)据研究表明绿藻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全部的营养成分,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

              (1)要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有    的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其基础是    
              (2)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0×108 kJ,藻类中1/2被水蚤捕食、1/2被鲤鱼捕食,则鲤鱼所获得的能量最少为     kJ.
              (3)图2中    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藻类植物.
              (4)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    ,乙和丙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5)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    (用格式“××→××”表示).
            • 7. 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简明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的一个重要箭头是从大气中的CO2库到    (动物、绿色植物)的箭头.
              (2)完成A过程的生物是    ,这一过程有有氧呼吸和    两种类型.
              (3)与A过程本质相同的有    过程(用图中字母代号回答).
              (4)碳在无机环境中以    形式存在,而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
              (5)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通过        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个整体.
            • 8. 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无害)
               物种 分组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    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    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氨转变为    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吸食    ,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    
            • 9. 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如图Ⅰ为该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Ⅱ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每个营养级中的数字代表未被利用量,箭头中的数字代表同化量,图Ⅲ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分析回答:

              (1)图Ⅰ中的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2)由图Ⅱ可知,草食动物的同化量是    ,由生产者到草食动物,能量传递的效率是    ,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尸体的能量外,还应包含    
              (3)图Ⅲ中,若A表示草食动物所摄入(吃进)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    ,C表示    .由图Ⅱ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 10.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    (用字母表示).在①、③过程中碳以    形式进行循环.
              (2)图乙中,若鼠和昆虫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    
              (3)图乙中,若蛇的食物有
              4
              5
              来自鼠,
              1
              5
              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最多消耗植物    kJ.
              (4)该草原曾发生过火灾,但此后又慢慢恢复,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