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该地特有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模式: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_______来源,各类生物要在种类、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还有其食物链较___________。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_______的作用,释放出矿质离子被植物利用。

              (4)桑基鱼塘是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体系,它具备的特点是_____。(多选)

              A.多层次    B.多功能    C.少污染    D.无病虫害

            • 2.

              某农牧结合的自动化控制的现代化农场,其收获的粮食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食物,作物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鸡肉和牛肉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肥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农场内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__________。牛与鸡之间____(填“有”或“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场生态系统中,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有机肥料还田,强化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功能。

              (3)该农场原先用1/4的玉米养鸡、3/4供人食用,现调整为1/2的玉米养鸡、1/2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肉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人群获得的能量数值会怎样变化?____(假设能量传递效率不变,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4)有同学认为,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为该农场供能,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打破了生态系统能量单向流动的规律。你认为对吗?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大型肉食性动物对低营养级肉食性动物与植食性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这一建立在“威慑”与“恐惧”基础上的种间关系会对群落或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此方面的研究属于“恐惧生态学”范畴。问答下列问题:
              (1)当某种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到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时,原有食物链的营养级有可能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一般不会太多,原因是____________。

              (2)如果将顶级肉食性动物引入食物网只有三个营养级的某生态系统中,使得甲、乙两种植食性动物间的竞争结果发生了反转,即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假定该反转不是由于顶级肉食性动物的直接捕食造成的,那么根据上述“恐惧生态学”知识推测,甲的数量优势地位丧失的可能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费者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4.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后发现复合种植园中植食性昆虫数量减少,肉食性、寄生性昆虫以及腐生性昆虫数量都有所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都用样方法,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________的利用率。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 5. 某稻田生态系统中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1是该生态系统参与的部分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e代表过程;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为 J·hm-2·a-1。请回答有关问题:

              图1图2

              (1) 图1中缺少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用图中文字和箭头表示),b、c、e过程中碳以____形式流动,写出图1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2) 图2中A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B的数值为____J·hm-2·a-1,C的来源有_______同化的能量。水稻同化的能量至少为____J·hm-2·a-1。 

              (3) 由图2可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 

            • 6. 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______.
            • 7.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 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

              (1)要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有光照的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丁代表的生物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乙和丙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3)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格式“××→××”表示)。

                (4)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0×108kJ,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按10%,据此条件能否算出鲤鱼所获得的能量?_______________。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据图回答:

              (1)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________瓶.

              (2)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应选择瓶________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________开始的.

              (4)三个生态瓶中,还有一类必不可少的、一般看不见的生物在起作用,它们是________.

              (5)在该生态瓶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_______流动的.

            • 10.

              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3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群落结构中,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3)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再次被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_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第6年植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有关情况。图中数据表示各部分有机物中的含碳量(单位:kg·hm-2)。

              若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00hm2,则第6年流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用含碳量表示),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遗体、残枝败叶中的含碳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中。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