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根据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

              (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 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 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4 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____________

              (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________,B____,C_____________。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 (填“K”或“K/2”)值,此时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 2.

              图1为某村落中的一个小池塘的能量金字塔,图2为该池塘的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池塘生态系统中,图1中的甲、乙统称为_______________。

              (2)图2中的___________与图1中的所有生物一起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碳在①和②两个过程分别主要以___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

              (3)“丙中所有生物体内所蕴含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你认为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期以来,该池塘中仅生存着一些个体很小的生物,某人承包该池塘后放养了一些鱼。请用生态学原理解释该池塘放养鱼类的意义:__________。

            • 3.

              如图A~I表示地球上不同的群落及其对应的生态系统,图中有关数据表示能量。请回答:


              (1)整个地球表面A~I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___(填“垂直”或“水平”)结构;荒废的海滩经过人工改造变为红树林旅游区,这是在保留了部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以及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的地方进行的,因而属于_______演替;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

              (2)区分地球上不同群落类型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依图推断从D~F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意味着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逐步降低。

              (3)若在C中测得初级消费者共获得1×1012kJ/年能量,则C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若要调查H中一种有趋光性的昆虫的种群密度一般用 ____________法。

            • 4.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田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种群的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2)在研究过程中,可通过             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3)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传递效率是          

              (4)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请据图中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理想的环境中,种群内个体数量增长曲线是_______(选择图中字母填写),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增长率_____________,其种群数量存在________值,图中阴影部分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图2是一个由5种生物组成的食物网;图3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的生产者是 ________(填字母)缺少两个重要过程,请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2食物网中戊摄食丁和丙的比例为3:1,丙摄食的两种生物所占比例相等,则戊每增加10kg生物量,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计算,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___kg。

              (3)图3中的____________可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B1+C1+D1  表示蚕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将蚕沙(蚕的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的能量属于第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桑树到蚕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建立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对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下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




                

              (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体长为2.8 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 kg,至少需要藻类______kg。

              (3)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kJ/(cm2·a)]

              摄入食物

              中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51.6

              27.0

              1.5

              23.1


              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 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 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主要来自于________,图中A代表________。

              (2).植食性动物的能量有________J/(cm2·a)传递到肉食性动物体内。

              (3).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若大量捕捞白鲢,则草鱼的种群密度变化是__________。

              (4).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_______三个方面的功能。

              (6).建立“桑基鱼塘”,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的________。

              (7).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

            • 8.

              下列图1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一年内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J/cm2;图2是图1中B、C两类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图3表示某农田内田鼠种群数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揭示的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甲、乙两种群密度由于______________调节而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2)统计发现:图1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中,还有200 J/cm2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_________J/cm2,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据图还可推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P点时乙的年龄组成类型为_____________。

              (5)当地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逐渐变为森林,该森林中的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6)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据图3分析,田鼠的种群数量呈_____型增长,a~e段其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e点以后限制种群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为了预防鼠灾的发生,应在______点之前进行防治。

            • 9.

              下图甲表示能量流经兔的过程(其中E为兔的呼吸消耗量)。下图乙表示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过程(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a、a1、a2分别表示上一年留在P、Q1、Q2的能量,并假设它们都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l、e2分别表示P、Q1、Q2的呼吸消耗量)。请据图作答:

              (1)根据甲图回答:

              ①假如狐狸以兔为食物,则狐狸获得的能量来自     (用图甲中的字母表示)。

              ②假如某种昆虫专门以兔子的粪便C为食,那么这种昆虫最多能从兔子那里获得多少能量?      。未被昆虫吃掉的兔子粪便可以作为草的肥料而被草利用,有同学依此推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循环的,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观点?         ;你的理由是:                     

                                                                                 

              (2)根据乙图回答:

              ①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②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___(用乙图中的字母表示)。

              ③从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用乙图中的字母表示)。

              ④假设初级消费者Q1、次级消费者Q2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有的

              能量分别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

            • 10.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影响杂食性小鸟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网中草中的能量通过____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蛇。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野兔,第二次捕获18只未标记的野兔和12只标记的野兔,则该野兔的种群密度是____只/hm2
              (3)乙图中,A、B、C、D分别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在甲图中未体现的成分是__________(填字母)。
              (4)在碳循环中,把碳元素释放到大气中的成分是乙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完成该过程与细胞中的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5)乙图________________(“能”或“不能”)表示该草原信息传递过程,理由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