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1)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2)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研究小组研究中,采用了何种调查方法获取研究对象——鱼?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②分析该湖中鱼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及数量变化趋势。

            • 2.

              某同学把调查某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认真观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草还田的全过程,下面是他的部分调查内容和建议。

              (1)从插秧到水稻成熟的过程中,农民采用多种措施来提高产量。试从生态学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①进行合理密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除草灭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季的夜晚,稻田蛙声一片,请写出一条包括青蛙在内的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季,不少农民将稻草焚烧,造成了物质和能量的极大浪费,同时严重污染环境。下面是根据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设计的利用这些稻草的方案:

              让稻草还田后,_______的数量会明显增加,通过它们的作用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______。

            • 3.

              绿藻和蓝藻等藻类是广东鲮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鲮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鲮鱼的食性比例。



              (1)鲮鱼与小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从图乙来看,鲮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某生态系统中存在鲮鱼、小虾、藻类,若鲮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kJ。

              (3)藻毒素中含有某种神经毒素,能抑制神经系统功能,该物质能够与 _______________上的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麻痹”。在免疫学上,藻毒素可以看作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

              (4)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

              ②现要投喂鲮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鲮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湿地公园建设的核心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科研人员对某一受到污染的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下表表示对几种生物研究的相关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

              (2)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主要河道沿途有许多生活污水的排污口,则输入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调查发现,在轻度污染的条件下,公园中的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在此过程中,公园中群落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去掉线虫,鲫鱼的总能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学家提醒:决不能因为该湿地公园具有污水处理能力而向公园大肆排放污水,否则必将破坏该湿地公园生态系统,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它动物先后迁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1表示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结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______________。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___。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下降,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______________。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最多需要草______________kg。

              (5)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_,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若将(草食)动物性与植物性食物的比例由1:1调整为1:4,地球可供养的人口数量是原来的     倍。(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 6.

              生态工程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遵循整体、协调、再生、循环的基本原理。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新思路,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减轻污染,达到       

                   ▲ _  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是一类  ▲ _ 的工程体系。

              (2)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要加以控制,原因是  ▲ _ 。

              (3)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  ▲ _,除净化水质外,人工湿地还具有旅游观光和蓄洪防旱等多

              方面的功能,这主要是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_价值。

              (4)实地调查中发现,该湿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  ▲ _ 。

              (5)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一个集污水净化、休闲、养鱼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研究和建立新型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 __。

            • 7.

              如图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其中食品工厂会向河流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_,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氧气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种自我调节能力依赖于物理沉降、_______和微生物的分解。


              (3)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采用 __________ 法采集、调查;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些鸟类以河鱼为食,当它看到食物时,便分泌一种激素,促使其快速捕食,分泌的激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吗?______请简述你判断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鸟类与河鱼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视觉敏捷的鸟和游得快的鱼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_______________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6)河流中有一条食物链为甲(W1)→乙(W2)→丙(W3)[注:括号内为该生物的同化量]。如果经过测算发现W2远小于W1/10,究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图甲表示某湖泊中一种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为该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代表3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获得持续较高的经济效益,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图甲中的          点。D点时该鱼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型。

              (2)图乙表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百万千焦,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B粪便中的能量去向应该为图中数据                中的一部分(方框内数据除外)。

              (3)如果该湖泊长期污染将会导致                 下降,从而减弱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的稳态遭到破坏。

            • 9.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此外还具有        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 10. 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据图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瓶  ▲   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  ▲   开始的。
              (4)三个生态瓶中,还有一类必不可少的、看不见的生物在起作用,它们是  ▲  

              (5)在该生态瓶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   流动的。
              (6)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   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