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与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 ______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为渔业捕捞提供依据.捕鱼时还可以通过控制网眼的大小,获得体型较大的鱼,以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各种鱼的年龄组成为 ______
              (2)将单位时间内该鱼塘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按营养级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发现并不能得到一个金字塔图形,这是因为 ______
              (3)如果养殖户向鱼塘中投放了过多的饵料,残余饵料会沉到水底,导致微生物的 ______ 作用加强,水体溶氧量 ______ (降低/升高),水质恶化,从而导致鱼类大量死亡.
            • 2.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世界上第一部环保法律《田律》记载了秦代关于“山林保护”的相关法规,摘录如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取生荔、麛?(卵)觳,毋毒鱼鳖,置?罔(网),麛时毋敢将犬以之田,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到七月而纵之。”它的大意是“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掏鸟蛋及捕捉幼兽;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网和陷阱.母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禁苑狩猎;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到七月才解除禁令。”请分析回答:

               (1)若大量砍伐林木,会造成鸟兽减少。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2)若在繁殖季节任意捕猎动物,会使动物的种群密度下降。其原因是       

               (3)现代的生态农场中,利用秸秆喂养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做燃料,将沼渣做肥料,形成良性循环系统。这种对秸秆的利用方式与“烧草为灰”相比,其优越性是_   ___。

               (4)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看,“禁苑”的设定相当于        。“到七月才解除禁令”等条款,说明《田律》的主题是指导人们      自然资源,让动植物能够正常繁衍,山泽可以休养生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3. 农田中除农作物外,往往还栖息有多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中经常会发生虫害,调查农田中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 .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 ______
              (2)农田生态系统中,若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所含有的能量为m,农作物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则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m+n.
              (3)某生态学研究小组在一片大面积且没有鼠类及其天敌的实验田的两端分别放养了若干只雄性和未受孕的雌性老鼠,进入繁殖期后,雌、雄老鼠都能顺利寻找到对方并成功交配,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的功能;预计在短时间内,老鼠种群的数量呈现“J”型增长,但其数量不会无限增长,最终将达到 ______ ;决定其种群数量的内在因素主要是 ______
            • 4.

              科研人员对我国南方某淡水湖生态系统进行了长期调查,发现:

              ①每年5—9月份蓝细菌水华频繁爆发;②生产者种类和数量有显著季节变化,鱼类  种类和数量也随季节波动;③在秋冬和冬春季节转换中鱼类在池塘不同水层中的分布有   明显差异。

              请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说,蓝细菌属于________。欲了解各种鱼类种群的数量,可采用________法进行调查。科研人员的上述发现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

              (2)某年水华爆发时,该淡水湖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死鱼腐烂后进一步加重污染,最严重时几乎变成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这种生态系统远离稳态的现象是________的结果。经人为干预,较长的时间后,生产者和鱼类的种类、数量又逐渐的上升,该演   替过程属于________

              (3)该淡水湖中肉食性鱼类的数量较少,是因为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的特点。

            • 5.

              甲、乙、丙三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别分布于某山地的A(高山草原)、B(亚高山灌木丛)、C(针阔混交林)三种不同的栖息地中。取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植物的种子均匀混合,再平分为三组,分别种植于A、B、C三种栖息地中的实验地块(清除其他植物,种植方式相同,各种子均能发育成植株,并结种子),对各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所结种子数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果: 

                A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6:3:1;

                B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6:1;

                C栖息地:甲种子:乙种子:丙种子≈3:3:4。

              请回答:

              (1)混合种植后,A实验地块中三种植物种子的比例反映了甲、乙、丙三种植物当年的_____   不同(填种群的特征)。若环境条件不变,预测几年内B实验地块三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2)在实验结束的若干年后,A实验地块演替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 ;C实验地块演替趋势是群落的       ______结构都向复杂化发展。

              (3)每年输入丙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丙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命活动。此过程是C、H、O、N、P、S等元素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物质循环过程的一部分。

            • 6.

              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沉降、分解和做鱼的饵料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人工湿地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              

              (2)调查发现,该湿地物种数逐年增加,这实际上是群落的         过程,随之其营养结构趋于复杂,             稳定性增强。

              (3)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该生态系统                          

              (4)芦苇能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芦苇能净化水体、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 7.

              黄兔尾鼠是危害新疆草原的主要鼠种,如果管控不够及时,会造成草原生产的严重危害。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欲调查某地区黄兔尾鼠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这种方法往往获得的计算结果偏大,原因是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来考虑,植被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了黄兔尾鼠体内,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________。

              (3)在黄兔尾鼠繁殖初期,草原并没有发生严重的危害,这说明________;但伴随着鼠类种群的爆发,草原破坏严重,这说明________。生物防治可避免该鼠群的爆发和环境污染,该防治方法可利用的种间关系主要包括________等。

            • 8.

              某生态学家分别对一片玉米田、一片荒地和一个湖泊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测定,测出的数据如下表(单位:KJ),请回答下列问题:

               

              玉米田

              荒地

              湖泊

              入射太阳能

              2001.0

              497.0

              111572.0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25.3

              4.95

              111.3

              生产者的呼吸量

              8.4

              0.99

              37.0

              (1)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2)假如两个陆地生态系统的绿色植物固定了等量的太阳能,则           (玉米田或荒地)生态系统具有较多的能量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

              (3)玉米田生态系统中,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能量用于                

              (4)玉米与玉米田中的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阐述除草的原理:               

            • 9. 草原可分为温带草原与热带草原两类,我国草原主要属于温带草原.草原牧鸡是指在植物生长季节里于草地上放养家鸡,使其自由活动、采食、生长和繁殖,充分利用草地系统的植物茎、叶、种子、枯落物、植食昆虫等优良的生态资源,产出优质禽产品的生产活动.
              (1)热带草原常年高温,分为明显的雨季和旱季.雨季雨量常达1000mm以上,但旱季极为干旱.这样的环境条件使热带草原无法 ______ 为森林群落.
              (2)有人担心“草原牧鸡”所产生的鸡粪会改变土壤的C、N、P等元素含量和比例,进而对植物生长等造成影响.研究者选择了C、N、P作为计量土壤肥力的元素,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图2所示.

              ①N是体现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缺N会使植物叶片变黄和严重影响产量.下列化合物含N元素的是 ______
              a.叶绿素         b. ATP          c.纤维素        d.淀粉酶
              ②图1、图2结果表明,鸡粪添加量对土壤C含量影响 ______ ,碳磷比和鸡粪添加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而碳氮比同鸡粪添加量呈极显著 ______ 关系,氮磷比同鸡粪添加量之间具有极显著的 ______ 关系.鸡粪添加可以通过 ______ 提高土壤肥力,对退化草地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3)研究者测定了鸡粪添加对草原土壤pH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这一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______
              (4)请写出鸡粪中的C元素再次被植物所利用的过程 ______
            • 10. 图甲是某生态农场物质、能量利用途径部分示意图,图乙表示能量流经猪群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昔日的荒山秃岭被改造为今天的生态农场,属于群落的 ______ 演替.
              (2)果树处于苗期的果园,为除去单子叶杂草,可否选用图丙d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为除草剂? ______ .对果树修剪、整枝,是为了解除 ______ ,有利于侧芽的萌发、生长.
              (3)选取生理状态良好的玉米植株,保持温度、CO2浓度等恒定,测定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O2和CO2的释放量(如图丁).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请分别描述a、b、c所处的生理状态: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②由图丁可知,若在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斯时,光照12h,再黑暗12h,交替进行,则玉米能否正常生长?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4)图乙中A表示猪的摄入量,D表示猪自身的呼吸消耗量,那么C中能量的去向是流向 ______ 和被 ______ 利用.
              (5)以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若该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固定了5×108KJ能量,蚯蚓从农作物获得的总能量为1.2×107KJ,那么猪和鸡可以从农作物获得能量共 ______ KJ.
              (6)燃烧沼气为鸡舍增加照明时间,可以增加产蛋量,这说明种群的 ______ 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7)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______
              A.通过增加生态农业中食物链和营养级,可以使能量传递效率得到提高
              B.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
              C.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生态农业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