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取决于食物网中生物的数量
              B.生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一片森林中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2. 在某地进行稻田养鱼的实验研究.4月5日在一定面积的实验小区插秧后放养300条小鲫鱼(杂食性),稻田水深8~10cm.对照小区不放鱼,其他条件相同.所有处理设置3次重复,实验持续2个月,实验的第一个月期间,检测发现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的第二个月期间,实验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处理设置3次重复,其主要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B.第一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原因是鱼粪便为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物质,以及鱼会大量捕食浮游动物从而减弱其对浮游植物的捕食作用
              C.第二个月期间,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此时生长旺盛的水稻与浮游植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
              D.放养鱼增加了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从而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 3. 研究人员对伏牛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请回答:
              (l)在海拔500一1600m区域分布有针阔叶混交林群落,调查发现,马尾松、栎树、水丝枥、枫香、香果树五种植物分布在山南坡,而没有分布在山北坡,这种现象表明群落具有    结构.
              (2)在海拔200一400m区域人工种植有油松林,油松林的    稳定性比针阔叶混交林高;欲比较油松林与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一般不宜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对土壤动物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动物具有    特点.
              (3)在海拔150m以下区域,人们开辟有农田垦殖带,该农田被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    演替,在气候条件适宜情况下,该演替经历的阶段依次为    
            • 4. (2016•济宁二模)科研人员深入调查了草原上四种主要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的影响,结果如图:
              (1)你认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科研人员通过建立    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2)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    .当狭翅雏蝗密度为5头/m2时,牧草产量增加,原因是    .蝗虫只有达到一定量才会导致危害,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3)天敌从蝗虫体内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固定的能量.草原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 5. (2016•石嘴山校级二模)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请分析回答:
              (1)这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    (“能”或“不能”)构成池塘生态系统,因为    
              (2)四种绿藻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群落具有    结构,这种结构的显著优势是    
              (3)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绿藻是    ,X和Y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    
              (4)该池塘由于富营养化出现水华,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 6. 大天鹅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部分大天鹅冬天飞临黄河湿地越冬.为了研究天鹅在冬天人工投喂玉米后对夏天缓冲区和投喂区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相对优势度表示植物在群落中优势地位)
              杂草密度
              (株/m2
              物种丰富度(种)杂草相对优势度
              芦苇菹草稗草陌上菜莎草
              缓冲区生态系统5322.00.2270.1890.1000.1020.94
              投喂区生态系统4.26.300.2090.2930.0890
              A.每年输入投喂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投喂区水中菹草相对优势度增加是因为菹草可吸收的天鹅粪便增多
              C.两区域相比,夏天抵抗力稳定性比较高的系统是投喂区生态系统
              D.人工过度投喂,会使天鹅密度过大,容易爆发禽流感
            • 7. 在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抵抗外力干扰能力最强的是(  )
              A.热带雨林
              B.水稻田
              C.北方针叶林
              D.草地
            • 8.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反映出生物进化的方向,也能反映变异的方向
              C.长期的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出现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D.使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是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方法
            • 9. (2016•烟台一模)在淡水湖泊中,生物种类繁多,有芦苇、荷花、浮萍、绿藻和蓝藻等枯物,还有鱼、虾、浮游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如图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挺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在水体中的这种分布现象屈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其重要意义在于    
              (2)从右图来看,鲤色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耑要藻类    kJ.长期的大量取水和旱导致该湖泊干涸.湖底杂草丛生,湖泊变草地的现象屈于群落演替,判断该现象属于群落演替的依据是    
              (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在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投喂鲤鱼去除水体中的藻类时,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 10. 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氧气含量减少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D.动物数量减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