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7年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历史上塞罕坝曾是茂盛的森林,后来由于人类活动,到解放初期已退化为高原荒丘。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组建林场,历经三代人55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将塞罕坝建设成森林覆盖率高达80%的“绿色屏障”,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塞罕坝从森林退化为荒丘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 ______ ,这一历史变迁也是 ______ 和生物多样性锐减两类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缩影,同时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______ 。
              (2)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构成 ______ 。塞罕坝被誉为首都的“绿色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 ______ 。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利用强度大的生态系统应 ______ ,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 2.
              某弃耕土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田鼠种群的K 值为2000只.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土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 ______ 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理论上当田鼠种群数量为 ______ 只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2)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2.44×107 2.44×107 2.25×107 2.18×107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______ .
              (3)若鼬的数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______ .
              (4)弃耕地周围建立的工厂引起的长期酸雨,导致部分生物死亡,这会使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
            • 3.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按其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个区,核心区是研究生态系统稳定性、演替规律和植被恢复途径的良好场所;缓冲区对核心区起保护和缓冲作用,是核心区与试验区的过渡地带;实验区是保护区人为活动相对频繁的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区物种的 ______ 越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
              (2)核心区一般是禁止人类活动的,是因为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 ______ 和 ______ ,该区的两种哺乳动物之间可能有 ______ 或 ______ 的关系,该区域的植被大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样可以提高群落利用 ______ 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缓冲区的生物种类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发生改变,这种演替叫做 ______ 演替。
              (4)在实验区的附近,人们可从山脚沿着山路徒步登山,发现山坡上的植物种类和动物种类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出现差异,这是群落的 ______ 结构。
            • 4. 某相对稳定的湖泊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含分解者),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各种群生物的能量调查结果如表所示,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回答下列问题:
              种群
              能(102kJ/m2 7 50 20 0.98 500
              (1)据表中数据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______.
              (2)从岸边到湖泊中央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生物,这属于群落的______结构.在湖泊中包括很多种动物和微生物,测定物种______是群落调查的基本内容.
              (3)能量在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
              (4)若该湖泊受到的污染较小,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稳态,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
              (5)如图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图中表示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点是______.
            • 5. 飞机草是我国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属于多年生草本,多分枝。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调查研究发现飞机草分泌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多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并使一些食草动物中毒。这有利于飞机草与本地植物______光和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飞机草的大量繁殖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______。
              (2)关于飞机草成功的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迀入新环境后经过长时间的适应性变化,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请设计实验验证这一假设。(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3)推测入侵种群主要是把原来用于______的能量更多的投入到了生长和繁殖中。
            • 6. 科学家对一个以槭树、山毛榉和桦树为主要树种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请回答问题:

              (1)这个温带森林中,每年每平方米大约有6.28×105 J/(cm2•a)的有机物残屑来不及被分解者所分解,推测影响分解者分解效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其影响实质是降低了分解者细胞内的______。
              (2)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J/(cm2•a)。
              (3)图中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______(填“植食动物”或“植物”)的同化量。如果一部分植物叶片被加工为纸张,存在于纸中的能量属于______。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少量动物的迁入和迁出,不会使森林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这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______调节机制实现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
            • 7. 请回答下列有关农田生态系统的问题:
              (1)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常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害虫的密度,如用信息素诱杀某昆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其种群正常的______,导致出生率下降。信息素对于昆虫来讲属于化学信息,此外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还包括物理信息和______。
              (2)池塘中的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空气湿度、调节降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价值。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其原因主要是______。
              (3)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秸秆做饲料喂牲畜,让牲畜粪便进入沼气池,将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将沼气池中的沼渣做肥料,就能实现对能量的______,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 8. 某基因砑究院培育出了转基因克隆绵羊,该绵羊能合成深海鱼体内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1)在培育转基因克隆绵羊过程中,运用______方法除去的卵母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化学试剂______使该细胞与供体细胞融合,进而构建重组胚胎。
              (2)为保证释胎移植顺利进行,需要在合适的季节对供、受体母羊进行______处理,培育过程中,科研人员同时将omega-3合成酶的基因片段转移到了该羊基因组中,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
              (3)目前,人们主要通过食用深海鱼肉摄取omega-3,人们过度捕杀深海鱼而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的______稳定性下降。
              (4)建造海底人工鱼礁,其目的是改善海洋环境,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______原理。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原理。
            • 9. 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性鱼、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生物的数量,并调整部分营养关系,以有效控制水华发生。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的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与微囊藻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成分),它们之间构成竞争关系,从而可以降低微囊藻的______。
              (2)富营养化的湿地经过一段时间修复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水质清澈见底,这个修复过程利用了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同时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
              (3)湿地被破坏会破坏原有的CO2收支平衡和旅游资源,降低了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价值。恢复大范围被破坏的湿地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说明湿地生态系统的______较弱。
            • 10. 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以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物种植物命名),结果如图所示。

              (1)调查青龙湖中有大量藻类,可以用______法调查绿藻种群密度。调查结果显示,绿藻种群密度与前段时间相比大幅上涨,则前段时间绿藻的年龄组成______(一定/不一定)是增长型。
              (2)根据现有植物群落分布情况可以推测随着地下水位继续下降,与湖心距离d处的群落优势物种的植物最先变为______。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______。青龙湖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大量资源,人类对其利用强度较大,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该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