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生态系统。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某湿地因过度排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而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污染物的排放量超过了湖泊的         ,使其         稳定性减弱。

              (3)若将(2)中的湿地改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演替的                

              (4)农田生态系统中,一个生长季节收获的农作物所含有的能量m,农作物通过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为n,这些农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大于/等于/小于)m+n。

              (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 2. 请据图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甲是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 ______ (填字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动物的尸体、粪便可被图中的 ______ (填字母)利用,然后把CO2释放到大气中.
              (2)在图乙的食物链中,的比值能否表示兔→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______ .③属于 ______ (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华南虎(又称中国虎)是我国特有的亚种,全球只剩下不到100只,在野外生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10~30只.野外的成年华南虎通常将尿液喷洒在树枝上作为确定它们领地的一种标志,这是一种 ______ 信息.如果某地存在华南虎,对该区域内的华南虎最好的保护方式是 ______
              (4)华南虎能够依据其他动物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其他动物同样也可以依据华南虎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 ______
              (5)在华南虎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若没有强烈的外界干扰,各种生物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 3. 2007年5月,在无锡太湖蓝藻水华引起了自来水危机事件,进一步凸显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严峻局面.科学家从分析太湖富营养化发生、发展,蓝藻水华爆发的原因和机制入手,提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蓝藻水华控制的途径和措施.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蓝藻属于 ______ ,水华主要是因为蓝藻数量过多,导致的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分析蓝藻大爆发的原因主要是 ______
              (2)为了研究太湖中鲌鱼和鲚鱼渔获量的变化,进行了数据的调查统计(如图).
              ①由图可知,在1995年的水华之后,太湖中鲌鱼的捕获量 ______ ,说明此时湖中鲌鱼的数量 ______
              ②1995年后,太湖中鲚鱼的数量 ______ ,请推测鲌鱼和鲚鱼的关系应该是 ______ .鲚鱼数量的变化,最终导致以蓝藻等为食的浮游动物数量 ______ ,这也是导致蓝藻数量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请将本题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用一条食物链表示出来 ______
            • 4.

              从“群体”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生命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l)为控制有害动物,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________(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________,大熊猫种群的K值会变小。 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适度利用生态系统,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 5. 如图1为某条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及A处水域浮游植物在一年内的变化曲线图(图2),其中工厂会向河流排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高山、河流、村庄在生物种类上的差异属于群落空间结构中的 ______ 结构,其中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是 ______
              (2)食品工厂向河流排污,导致鱼类因为缺少 ______ 而大量死亡使水体变浑浊,但是在村庄附近的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依赖于该河流的 ______ 能力.
              (3)根据图示推测,A处1-2月无机盐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12月限制浮游植物繁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______
              (4)调查表明,近年来高山冰川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加速了碳循环的哪一个环节? ______
              (5)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 ______
              (6)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6. 浑河是沈阳的母亲河,2000年之前是沿岸城市工业排污的主要渠道.2001年沈阳境内37处排污口被切断,同时建立了污水处理厂,以降解污水中有害的有机物.从2006年起,沈阳每年都会向浑河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虾、螺等生物,以改善生态环境.但违反“禁止捕鱼”的行为也时有出现.专家指出:浑河鱼不宜食用,因为部分鱼体内生存着一种乳白色小虫即“日本鱼怪”,它会使鱼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还会使鱼丧失生殖能力,但“日本鱼怪”可以入药,有解毒、止痛之功效.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距排污口较近的水域,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2)在排污口的下游,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
              (3)污水处理厂的建立提高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功能.
              (4)切断排污口以控制干扰程度,使污染不超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 ______
              (5)向浑河投放鱼、虾、螺等生物,目的在于增加 ______ ,使 ______ 复杂,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
              (6)“日本鱼怪”与鱼的关系为 ______ .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日本鱼怪”在医学上的应用体现了它具有 ______ 价值.
            • 7. 如图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代表的是 ______
              (2)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 ______ J/cm2•a. 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______
              (3)从图中分析可知,肉食性动物仅获得部分植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原因有:
              ①植食性动物体内的部分能量被自身 ______ 而消耗;
              ②部分植食性动物 ______
              ③植食动物中还有少部分能量被 ______ 利用.
              (4)甲图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
              (5)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在于 ______
            • 8. 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______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 ______ (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______
              (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 ______ 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l.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 ______ kJ.
            • 9.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c→d,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______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 ______
              (3)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______
              (4)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 ______ .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______  (低、高).
              (5)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 ______ 个.
              (6)已知a的种子是一种药材,这说明生物具有 ______ 价值.
            • 1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被,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广东是我国红树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其中雷州半岛和深圳湾的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的保护和发展也被列为广东建设林业生态省的八大工程之一.
              材料二 2004年12月,印度洋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十多万人死亡,几百万人无家可归.但因为有茂密的红树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个渔村里的172户人家在这次海啸中幸免于难.
              (1)红树林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除此之外,生物多样性还有 ______ 价值和、 ______ 价值.
              (2)红树林的 ______ 稳定性较强而 ______ 稳定性较弱,原因是红树林 ______
              (3)海啸过后,灾区沿海的多种生态系统遭到了毁灭性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这一事实说明任何生态系统的 ______ 都是有限的.
              (4)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全球性环境问题包括 ______ .(试举两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