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图1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d代表4种动物;图2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的A、B、C可统称为                 。根据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碳循环具有的特点有                                                     

              (2)请画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链(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图2中的甲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水平,反映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4)某草原生态系统存在如图2所示的食物网,在甲同化能量为某一定值,如将丙的食物比例由甲:乙=l:l调整为1:3,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丙的数量约是原来的       倍(精确到两位小数),调整后丙的同化量会             (填“提高”或“降低”),原因是                                               

              (5)要调查此生态系统中野兔的数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但调查得到的数量往往比实际数量要高,可能的原因有                                      。经调查发现一年内野兔数量明显上升(且没有迁入、迁出),请你从种群的特征角度分析原因是                                        

            • 2.

              资料1:图1中的a曲线表示40年间人类燃烧化石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b曲线为环境中实际增加量。

              资料2: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高原雪兔是一种常见动物,常栖息在低矮草地中,天敌有香鼬、艾虎、赤狐、狼等,特别是冬季高原雪兔几乎成为唯一的食物来源,为了观察预警,高原雪兔会把巢穴周围较高的草从基部咬断;另外高原雪兔废弃的洞穴还能为褐背拟地鸦和多种雪雀提供繁殖场所。图2为冬季雪兔能量流动的图解(单位:J/hm2·a)。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碳除了资料1中化石能源燃烧返回大气,还有的途径是________(至少答出两条),图1中a、b两条曲线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试根据资料2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高原雪兔的存在增加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富度,体现在________;图2中第二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用于高原雪兔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J/hm2·a。

              (3)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原因是________。

              (4)草原中有一种植物的根分泌一种萘醌,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这属于________信息,说明生物体的________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关。

            • 3.

              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

              (1)在图1中,B属于________,表示呼吸作用过程的是________(填序号,答不全不给分),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________。

              (2)若图1中的C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D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________mol葡萄糖的能量。如果A发生瘟疫,D发生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

              (3)在图2的食物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________(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了调查兔的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个;若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调查结果________实际值。

              (4)生态系统除了具有物质循环、能量传递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

            • 4.

              近段时间我国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健康与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其中的罪魁祸首要归咎化石燃料的不良排放,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元素的循环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________。

              (2)碳元素通过①________途径进入生物群落,②为生物的________作用。

              (3)成分C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4)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________是。

              (5)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6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少可得到能量________kJ。

            • 5. (每空1分,共8分)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天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示。

              (1)图中食物网的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为是__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 6. (9分,每空1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展示了较新的城市污水(富含N、P,也含有机物)处理技术。下图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

              (2)实地调查发现,该湿地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逐年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3)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常形成一个网络样结构,网络中的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______________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使它们能够通过分解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湿地基质常使用碎石等多种材质,碎石间留有一些空隙有利于促进根部的__________________。

              (4)人工湿地虽可以净化城市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还是要加以控制,原因是生态系统的           

                                              

              (5)污水脱氮过程离不开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作用机理如图所示。

              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分别生活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下行池和上行池,两者分别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的               ,其中硝化细菌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                              

              (6)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进水口和出水口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经人工湿地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作为非饮用水用于很多生产过程,不仅减少了污染还节约了水资源。

            • 7. 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①~ 12 表示能量,而①②③表示相应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甲、乙、丙、丁表示生物类群。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食物链和食物网。

              (2)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3)图中甲、乙、丙各自粪便中的能量依次属于_________中的能量(填序号)。丙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4)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征。

              (5)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中______________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而____________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不一定成负相关。

            • 8. (10分)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其有机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统计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生物类群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营养级

              第四营养级

              分解者

              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

              140.0

              16.1

               0.9

              221.7

              呼吸消耗的能量(kJ)

              501.2

              79.1

              13.2

              0.5

              192.6

              (1)图中A生物的下一营养级生物为___ __(填字母)。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 ____。

              (2)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  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遗体、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包含___     __中的能量。

              (3)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___  __(填甲、乙、丙、丁)利用阳光的能力提高,固定的CO2量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___ __稳定性也逐渐增强。

              (4) A同化的能量一部分                  ,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在群落演替的某一过程中,生态系统中植被明显发展,生物量显著上升。此过程中用于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除了流向下一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剩余的能量                       

              (5)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有效利用。“桑基鱼塘”中蚕沙喂鱼从而提高鱼的产量,能量从蚕到鱼的传递效率是_  ___(填具体数值)。

            • 9. (8分)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北极苔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

              (2)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弱得多,其原因是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 10. (12分)

              某城市人工湖受到生活污水污染,水体的透明度低且有腥臭味。有研究人员在湖底放置生物生态净化基,以净化湖水水质(如下图)。生物生态净化基是一种特殊材料,有着巨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附着生长、繁殖,从而形成菌胶团(包含细菌和真菌)。此外,水体中的藻类、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小型藻类为食物)和多细胞动物(以细菌、藻类、单细胞动物为食物)也会附着在净化基上生活。请回答:

              (1)人工湖中的单细胞动物和细菌在结构上的区别是(答出两点即可)                                                                  

              (2)菌胶团是净化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因是菌胶团包含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              (成分);净化基上附着的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的种间关系是                

              (3)人工湖中放养鱼类,啃食净化基上附着的生物,不但能促进水质净化,还能收获鱼类产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4)研究人员在湖边建立人工湿地,引入湖水进一步净化水质,如下图。

              ①人工湿地按照园林景观的功能要求,在相应区域种植有水葱、风车草、梭鱼草、美人蕉等水生植物,这体现了湿地群落的           结构特点。

              ②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人工湿地,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③人工湿地除净化水质外,还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但需控制污水的流入量,其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