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图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代表的是 ______ .
              (2)肉食动物从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为 ______ J/cm2•a. 能量从该生态系统的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______ .
              (3)从图中分析可知,肉食性动物仅获得部分植食性动物中的能量,原因有:
              ①植食性动物体内的部分能量被自身 ______ 而消耗;
              ②部分植食性动物 ______ ;
              ③植食动物中还有少部分能量被 ______ 利用.
              (4)甲图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能力.
              (5)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人工生态系统的意义在于 ______ .
            • 2.
              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深的分布情况.请分析回答:
              (1)这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 ______ (填“能”或“不能”)构成池塘生态系统,因为 ______ .
              (2)四种绿藻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群落具有 ______ 现象,其中 ______ (填图中字母)主要分布于最上层.
              (3)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 ______ (填图中字母),X和Y之间的关系最可能是 ______ .
              (4)若该池塘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总量为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为b,则能量的传递率可表示为 ______ .a与b满足 ______ 关系时,该生态系统才能维持稳定.
              (5)该池塘由于富营养化出现水华,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 .
            • 3.
              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生态瓶编号 光照 取自河塘的泥沙 浮游藻类 水草 浮游动物
              A + + + + +
              B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
              (1)A瓶中浮游藻类,浮游动物等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 ______ ,浮游藻类和水草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
              (2)一段时间后,B瓶中浮游藻类的种群密度降低的原因是 ______ ;一段时间后,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说明:A瓶 ______ 能力增强.
              (3)下列有关生态瓶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有 ______ .
              A.淤泥应高温处理后垫入瓶底,防止於泥中的微生物污染生态瓶
              B.加水的量应为容器体积的左右
              C.制作好的生态瓶应放置较强散射光处,不要随便移动其位置
              D.敞口放置的生态瓶,既便于观察又能保证瓶内生物对氧气的需要
              E.水最好要用未被污染的池水、河水或晾晒后的自来水
              F.投防的动物生活力要强,且数量不宜过多.
            • 4.
              在环境条件稳定的情况下,对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五年 第八年 第十一年
              A种群 5678 4321 78 46 10
              B种群 0 380 3360 4576 6528
              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调查可采用 ______ 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______ ,A种群与B种群之间存在的 ______ ,关系可能是导致A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在调查期间B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 ______ ,从表中数据变化来看,造成B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2)A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______ ,最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下降.
            • 5.
              近期景德镇开展西城区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正在建设一座以抬高水位、美化环境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按照“景观堤、文化堤”的要求新建西河两岸防洪堤,对蓄水湖周边及西河沿岸植被景观进行重新打造,形成一个约600亩的湖面,建成一座约300亩的湿地公园.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公园通过景观设计手法将项目定位一条兼具城市防汛、生态保护、休闲游憩和发展促进复合功能的公共生态绿廊.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2)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些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体现了群落的 ______ 结构.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 ______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3)某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会使物种丰富度减小,导致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降低,该实例说明了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______ 进行.
              (4)如图表示该湿地中,能量流入贝类后的变化示意图.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 .②的含义是 ______ .
            • 6.
              为找出更好的污染治理措施,科研人员做了相关研究.在检测某地排污池下游河道中溶解氧及铵盐含量时,下表示对几种生物研究的相关结果(其中,红假单胞杆菌能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或其他有机物),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请回答.
              生物 毒素•含量ug/L 铵盐吸收率 有机物去
              除率
              硅藻 0.1 52% 0
              蓝藻 0.554 78% 0
              红假单胞光合细菌 0 87% 92%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表A中红假单胞光合细菌属于 ______ .
              (2)线虫以藻类为食,鲫鱼以藻类和线虫为食.若线虫消失,鲫鱼的总能量短时间变化趋势是 ______ ,其原因是 ______ .
              (3)据表A分析,治理水华效果最好的生物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4)图B中,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下,若:
              ①y>y,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甲 ______ (填“>”、“<”或“=”)乙;
              ②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的关系为 ______ (填“正相关”、“负相关”或“无关”).
            • 7.
              人为将城市内湖湿地与半自然果林镶嵌叫混建成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科学家对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注:图中数字为能量值,单位为J/(cm2•a).
              (1)半自然果林树种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 .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______ .
              (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______ ,植食性动物的粪便量属于 ______ (填“生产者”或“植物性动物”)的同化量.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2位).若调查一个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还有 ______ .
              (3)太阳能的不断输入是推动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______ 、 ______ 功能实现的基础.当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在受到轻度污染后,能够迅速恢复,这是通过 ______ 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 8.
              蚯蚓是森林中的土壤动物之一,主要以植物的枯枝败叶为食.为探究蚯蚓对森林凋落物的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1)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称为 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角度看,蚯蚓属于 ______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角度看,蚯蚓的行为促进了 ______ .
              (2)研究者选择4个树种的叶片做了不同处理,于6~9月进行了室外实验.每种叶片置于两个盆中,与土壤混合均匀,将数目相等的蚯蚓置于其中饲养,统计蚯蚓的食物消耗量,结果如表.
              单位体重蚯蚓日平均食物消耗量(mg/(g﹒d))
              不同处理 蒙古栎 红松 白桦
              未分解叶 2.44 5.94 4.79 7.30
              半分解叶 7.20 9.42 8.71 5.23
              ①实验所选择蚯蚓生长状况基本一致,其目的是 ______ .为了排除土壤中原有动物和微生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在实验前对土壤进行 ______  处理.
              ②据表分析,蚯蚓对半分解叶的消耗量明显 ______ 未分解叶的消耗量,在不同叶片中,对 ______ 最为喜好.由此说明 ______ 是影响蚯蚓摄食偏好的主要因素.
              (3)依据上述实验分析,若在红松林和蒙古栎林中种植一些杨树,有利于增加 ______ 的数量和种类,提高整个生态系统的 ______ .
            • 9.
              某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含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在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回答下的问题:
              (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______ 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该湿地水域中,多种鱼类高温时在水域中上层活动,低温时则转移到水域中下层,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说明 ______ .
              (3)研究湿地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分析该图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动物物种多样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存在这种关系的原因是 ______ .
            • 10.
              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

              (1)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 ______ 等种间关系降低了植食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2)因为有些昆虫 ______ ,所以,不能都采用样方法来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
              (3)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单一种植园中腐生性昆虫则属于 ______ 者.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 ______ 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4)图乙中方框内的内容为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