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下是生物与环境中相关知识的概念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A→B→C
              (1)若该模型表示群落演替,A为弃耕的农田阶段,C为森林阶段,这属于群落的    演替.在此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会不断变化,丰富度是指    
              (2)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表示食草动物,则其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该部分能量最终以    的形式散失.
              (3)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表示生物群落,A、C表示大气中的CO2库,则完  成AB过程的生理作用是    ,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能完成BC过程的生物包括    
              (4)若该模型表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A表示光照时间缩短,B表示鸡,C表示性成熟推迟,这说明    离不开信息传递.
            • 2. 某科学家在一呈带状分布的荒岛上发现了一种乔木A.岛上的一种蜗牛取食乔木A的落叶,一种猕猴喜欢取食该乔木的嫩叶,但嫩叶中的一种苦涩物质使猕猴不能一次过多取食.在种群密度的调查中,获得了下表数据,并根据其年龄结构得知目前种群较稳定.请根据上述信息及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样方编号123456
              乔木A株数254436
              (1)调查乔木A的种群密度,最佳的取样方法应是    ,下列样方大小的设置,最佳的应是    
              A.1m2   B.100m2     C.10000m2
              (2)根据上表数据,乔木A的种群密度约为    株/样方(保留一位小数).
              (3)根据题干信息,该群落中的蜗牛与猕猴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具有明显的 现象.
              (4)乔木A与猕猴之间存在的信息传递对于各自种群的意义在于    
              (5)若要对该乔木进行保护,最好的保护措施是    
              A.易地保护   B.就地保护.
            • 3. (2016•烟台一模)在淡水湖泊中,生物种类繁多,有芦苇、荷花、浮萍、绿藻和蓝藻等枯物,还有鱼、虾、浮游动物以及大量的微生物.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小虾的食物来源.其中小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如图表示该湖泊中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作为生态系统的淡水湖,其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    .挺水植物、浮游植物和沉水植物在水体中的这种分布现象屈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其重要意义在于    
              (2)从右图来看,鲤色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J,则最少耑要藻类    kJ.长期的大量取水和旱导致该湖泊干涸.湖底杂草丛生,湖泊变草地的现象屈于群落演替,判断该现象属于群落演替的依据是    
              (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    .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在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投喂鲤鱼去除水体中的藻类时,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    
            • 4. 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    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    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    法,分别统计    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    (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    
            • 5. (2016•石家庄二模)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如图);表格数据表示有机物从桑树传到蚕的能量流动情况,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能量(kJ)
              蚕吃掉的桑叶所含能量419
              蚕沙(粪便)含有的能量219
              蚕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146
              54
              (1)图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单,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它的    能力较弱,其    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2)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星属于第    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蚕沙中的碳元素以    形式流向鱼,鱼体内的碳元素以    形式流向桑树.
              (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蚕同化的总能量为    kJ,表中①部分的能量用于蚕的    ,储存在蚕的有机物中.
            • 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水体中有藻类植物、水蚤、鲤鱼、腐生细菌等.水蚤以藻类植物为食,鲤鱼以水蚤和藻类植物为食.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

              (1)要维持图1所示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定要将装置放在适宜温度和有    的地方.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但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有水平,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其基础是    
              (2)若藻类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0×108 kJ,藻类中1/2被水蚤捕食、1/2被鲤鱼捕食,则鲤鱼所获得的能量最少为    kJ.
              (3)图2中    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藻类植物,图2中的丙对应的生物是图1中的    
              (4)图2的甲→丁中碳的流动形式是    ,乙和丙之间的关系分别为    
              (5)图2中漏画了一个箭头,该箭头是    (用格式“××→××”表示).
            • 7.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多地湖泊均爆发了蓝藻水华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中有沉水楦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    结构.水华发生时,蓝藻大量繁殖,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蓝藻属于    
              (2)若使用血球计数板检测水体中蓝藻的数量,需在盖盖玻片    (填“之前”或“之后”)滴加水样.
              (3)大量蓝藻漂浮在水面,使水面下的植物由于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水质恶化,鱼虾死亡,导致水质进一步恶化,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已经被破坏,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超过了    
              (4)水华结束后,水生植物重新长出属于群落的    演替.研宄发现,挺水植物茂盛的湖泊中蓝藻发生水华的现象相对较少,原因是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    
            • 8. 为研究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设计4个密闭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小型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水草藻类浮游
              动物
              小鱼泥沙
              生态瓶
              编号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用来做生态瓶的“瓶”,必须是    
              (2)为保证生物的生存,必需的两项外部条件是    和适宜的温度.
              (3)瓶内加入泥沙的重要意义除了为绿色植物提供必需的矿质元素外,还可提供    (生态系统成分).
              (4)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    
              (5)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减少,原因是    
            • 9. 极地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冬季漫长,地衣是其中最典型的生物,其他异养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维持生活.动物有驯鹿、北极狐等.驯鹿主要以地衣为食,爱斯基摩人主要以狩猎驯鹿为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地衣属于    ,驯鹿属于    .依据题中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2)与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强/弱)、恢复力稳定性    (强/弱).如果大气中S02或C02含量超标,可产生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前者可使地衣生产力下降或毁灭,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崩溃,后者使地衣、苔藓等构成的北极苔原群落正在逐步让位于灌木丛和北方森林,发生群落的    
              (3)根据苔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开发和利用该生态系统以前,必须对其营养结构及其功能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进行研究,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 10. 在河流经过的沿岸,常因长年淤泥而产生泥滩地,进而形成如图所示的湿地,请回答相关问题.

              (1)该湿地形成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CO2    (填“大于”、“等于”、“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CO2量,使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逐渐增强.
              (2)光滩区、近水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群落空间结构的    方向上.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3)流经该湿地的总能量是    ,在该系统中能量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    
              (4)在对滩涂沙土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时,常用    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在对某种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时,若前后历经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