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表是某池塘生态系统内一个食物网中6个种群有机物同化量的相对值,其中是生产者的只有A.

              种群

              A

              B

              C

              D

              E

              F

              有机物同化量相对值

              5000

              390

              110

              29

              21

              5

              (1)该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及无机环境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

              (2)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食物网最多有____________条食物链。

              (3)如果向该池塘引入以F为专一食物的水生动物,A、B、C、D、E 5个种群中密度首先下降的是                       

              (4)一般情况下,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维持相对稳定,表明池塘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关系密切。

            • 2.

              图一为某人工生态系统净化生活污水的原理示意图,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中乙所含的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所含能量。

              (3)图二中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4)该人工生态系统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为植物提供N、P等无机盐和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当生活污水过度流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会使该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 3.

              如图甲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分配情况,数字为能量值,单位为J/(hm2·a);图乙为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消费者外,还有________。碳元素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内部流动的形式是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的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以遗体残骸形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有________J/(hm2·a),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图乙中曲线②指的是________稳定性。北极苔原不符合图乙特点的原因是________。

            • 4. 38、(11分)景观式人工生态湿地兼具观赏与污水处理功能。图甲表示人工湿地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图乙表示图甲中某好氧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回答:

              (1)图甲中的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成分),藻类中的碳元素以___________形式传递给细菌。

              (2)图乙中与K值对应的点是____________,若浮游藻类过度繁殖会导致K值___________。bc段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____(>、=、<)死亡率。

              (3)对人工湿地中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可以提高景观的观赏效果,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而人为的控制改变了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

              (4)人工湿地拥有较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能力。利用生态  系统处理污水,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____________。

              (5)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N1-N5表示能量数值。

              a、太阳输送到地球的能量为N1,被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的为N2,则(N2/N1)×100%的值为________。

              A.约1%    B.10%-20%     C.50%      D.100%

              b、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在生产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所占比例的计算式为_________。

            • 5.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种群E的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_;若物种D为一种杂食性鸟类,欲调查其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____法。

              (2)本食物网中一共包括食物链________条;其中,D和F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3)图中能够固定太阳能的生物是________,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________,其中________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4)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其所在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________(填“越强”或“越弱”)。若由于某种原因种群E全部迁移到别处,则种群B的数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

              (5)食物链上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都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________。

            • 6. (10分)下图表示某地从湖泊演替到森林的部分阶段,请据图回答问题:

                                             A.裸底阶段                         B.浮叶根生植物阶段               C.森林群落阶段

              (1)图中所示过程属于          演替。在该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将会      ,其           稳定性将会不断增强。

              (2)C阶段森林中的全部树木是否构成一个群落?       (填“是”或“否”)。

              (3)C阶段森林中的某种松鼠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观察中发现,该种松鼠多数时间在树上活动,偶尔在地面活动,这种位置状态叫做种群的      (2分)。

              (4)研究发现,B阶段湖泊中的有些青蛙虽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个物种。支持这一判断最重要的依据是自然条件下,这些青蛙存在着_________。

              (5)在某个季节,青蛙通过鸣叫吸引异性,说明       (2分)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 7. (8分)

              请分析回答某湖泊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1) 湖泊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湖泊群落的重要特征。沉水植物生长于湖泊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区域,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这种分布主要体现了群落的          (填“水平”或“垂直”)结构。

              (2) 湖泊中的腐生细菌和真菌将动物粪便、动植物残体分解成的无机物可供植物再利用,它们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这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              功能。

              (3) 附近的某饲料厂将少量污水排入湖中,但该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这是因为生态系统           

            • 8. 下图为丘陵山地生态果园模式图,请利用你所学的生态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果园中的生产者主要有________,分解者主要有________.

              (2)与单纯的果园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在果园养鸡,既有助于消除杂草,减轻虫害,鸡粪还可以成为果园的有机肥料.假如鸡所获得的能量3/5来自草,2/5来自害虫,则鸡每增重1kg,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__kg.

              (4)牧草同化的能量,一部分________;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

              (5)这种新型果同能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率,请写出两项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

            • 9. 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该农田中的生产者、消费者、________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该农田生态系统

              (2)该食物网中共含有________条食物链。

              (3)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具________特点。

              (4)调查发现,一些遭弃耕多年的农田陆续长出了杂草、小灌木,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

              (5)放养农田害虫天敌与使用农药灭虫,________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10. (9分)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从4个不同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工业污水(2#)、混合污水(3#)、人工池塘水(4#);

              ②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BOD(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氮含量;③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等量的4份菖蒲分别在4个容器中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④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BOD(单位:mol/L)和总氮含量(单位:mol/L)。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4#在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2)该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菖蒲的________、________等生理指标来比较其在各种水样中的生长态势。

              (3)BOD和总氮含量的测定表明,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明显,但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了解其对水质净化的程度。现有金鱼若干条、鱼缸4个、各种水样及其他需要的材料用具,请你就菖蒲对生活污水的净化程度进行定性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4个相同的鱼缸,编号为A、B、C、D。

              ②向A、B中各加入                   、池塘水,向C、D中各加入               、池塘水。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每个鱼缸中金鱼生存时间(天数),取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4)其他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菖蒲相似。由此看来,利用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原因是这些物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安全角度考虑,用于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收获以后,是否适宜作为动物饲料?为什么?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