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各种植物的开花都要求一定的黑暗和光照时间,但“影响开花的关键性因素是黑暗期的长短,还是光照期的长短”并不明确.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苍耳需要每天短于16h的日照才能开花,若日照时间长于16h就不开花,16h的光照是一个临界点.20世纪30年代,有人将苍耳置于不同组合的光照期和黑暗期中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图1所示实验中,各组处理的差异(变量)是 ______ .根据本实验的结果,你认为对前人的认识应作何修正? ______ .
              (2)有人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如图2所示.该实验是否支持你的上述结论 ______ .并阐述理由 ______ .
              (3)进一步的实验(如图3所示)发现,在实验n处理的黑暗期中插入一段时间的光照,即使是极短的一瞬间,植物也不能开花;而在实验p处理的光照期间插入一段黑暗期,植物能够开花.图3未显示n,p实验的对照处理,请你参照图3画出对照组的处理. ______
              (4)本实验除了题目中涉及到的控制因素外,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你认为还应注意做到:(至少答出两点注意事项) ______ 、 ______ .
            • 2.
              社科院发布的《黑龙江生态环境建设及发展报告》显示,近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丹顶鹤10年增加300多只.野生丹顶鹤对环境的变化相对明感,可视为环境变化的指示剂.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丹顶鹤属于 ______ ,该组成成分使生态系统的 ______ 和 ______ 的渠道增加,功能更加完善.
              (2)若要调查该省某湖区野生丹顶鹤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 ______ 法.该湖区次生杂木林、灌丛、农田等的分布具有镶嵌现象,这属于群落的 ______ 结构.
              (3)该湖区的天鹅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天鹅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了 ______ 多样性,这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引起的.
              (4)在调查中发现,斑鸠通过“婚飞”追求配偶,这属于信息传递中的 ______ 信息,该事实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 ______ .
            • 3.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只,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0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______ 只,该调查方法为 ______ ,适用于 ______ 的动物.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 ______ .
              (2)(双选)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个条件是 ______ .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1示.据图分析:甲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乙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______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只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饲养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图2中的曲线 ______ .这个鼠群种群数量大约在 ______ (40/20)只时繁殖最快.
              (5)在该草原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 ______ .
            • 4.
              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表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106kJ),标问号处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回答下列问题: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2.48×1011 2.0×1011 1.69×1010 2.8×1010
              3.1×109 4.6×108 6.6×108 1.53×109
              8.0×107 4.0×107 2.3×108
              (1)该弃耕农田将经历 ______ 演替,演替的结果是将形成顶级群落.在此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起到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
              (2)灌木群落中植物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3)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 .
              (4)若田鼠为该荒地唯一植食性动物,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______ 营养级的能量.能量在二、三 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______ .
              (5)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 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_____ .
            • 5.
              回答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鼬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8  7.5×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______ 演替的结果.
              (2)若要调查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采用 ______ 法.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 (偏小/偏大).
              (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原因是 ______ ,逐级递减的能量主要是通过 ______ 作用离开生态系统,能量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如图为该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图中以CO2形式流动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丁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______ .
            • 6.
              如图中,图l所示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其中A、B、C代表三个不同的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图2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种群构成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图l表明,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 ______  J/(cm2•a);从组成成分上看,图2不包括图1中的 ______ .
              (2)图1中“未利用”的能量以 ______ 形式储存在A的体内,将用于A的生长、发育、 ______ 等生命活动.
              (3)图2中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 ______ ;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其各种种间关系的调节很重要,这有赖于生态系统的 ______ .
            • 7.
              请分析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
              (1)草原上的植被以草本植物为主,春天的时候,牧草由黄变绿,引来了众多捕食的牛羊,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有 ______ 作用,除此以外,生态系统的功能还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
              (2)我国南方某地环保部门向遭受严重污染的南湖中引入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和螺蛳等底栖动物来修复该生态系统.当螺蛳数量增加时,草鱼和罗非鱼数量也会增多(以螺蛳为食),这样螺蛳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是生物群落内部 ______ 的结果.该生态系统修复后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其群落演替类型是 ______ ;修复后的南湖风景优美,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 价值.
              (3)黄河口湿地地处渤海与莱州湾的交汇处,因黄河改道而成.将该湿地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近水缓冲区与核心区独特的生物资源,成就了黄河口湿地的科学考察、鸟类研究等多种功能.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______ ,这些区域的不同体现了湿地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
            • 8.
              田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危害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原因是 ______ .若农田面积为10km2,初次捕获田鼠60只并标记,放回一段时间后,再次捕获田鼠75只,其中被标记的田鼠数量为25只,则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 ______ 只/km2,若部分标志物在田鼠放回后脱落,则会导致测量值比实际值 ______ .
              (2)水稻田中长有水稻、杂草,水面的红浮萍、水中鱼、水底的田螺,该景象体现了生物群落具有 ______ 结构.水稻收割后稻田弃耕,物种丰富度增大,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______ .
              (3)引入天敌控制田鼠与用毒鼠强灭田鼠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______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 ______ .
            • 9.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的问题.

              (1)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 ______ ;调查农田中鼠的种群密度常用 ______ 法.
              (2)如将蛇的食物比例由青蛙:鼠=1:1调整为1:2,水稻生产量不变,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蛇的数量是原来的 ______ 倍.
              (3)田鼠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______ ,其余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你认为稻田中 ______ (“有”或“没有”)群落的垂直结构,无机环境中的能量主要通过 ______ (生理过程)进入生物群落.
              (5)蛇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10.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数量不到0.01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
              材料二 卡尔逊(Karison)和林茨(Li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的物质,是对同种昆虫的其他个体发出的化学信号而影响它们的行为,故称为信息素,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种性外激素,用于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如利用性外引诱剂“迷向法”防治害虫.具体做法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使雄虫无法辨认雌虫的方位,或者使它的气味感受器变得不适应或疲劳,不再对雌虫有反应,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
              (1)材料一说明使雄蛾作出反应的性引诱剂属于 ______ 信息,而不是 ______ 信息,不是由视觉引起的.
              (2)材料一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什么作用? ______ .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迷向法”并不能直接杀死害虫,而是通过 ______ ,从而使害虫种群的 ______ 率下降,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