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年全国大范围又遭受了严重的雾霾天气,因此雾霾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话题.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研究发现,汽车尾气排放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是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PM2.5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______ .NOX沉降后变为硝酸盐,在土壤中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变为N2、N2O等返回空气中,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功能.
              (2)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分别测定汽车尾气对其精子活动率、精子中SDH酶的活性和血液中铅的浓度的影响,结果如表.
              组别 精子活动率(%) 精子中SDH酶的活性 血液中铅的浓度(μg/L)
              郊区组 68.5 322.2 108.5
              闹市区组 55.4 204.1 145.8
              (注:SDH是有氧呼吸的关键酶,细胞活力通过测定各组细胞的SDH活性来表示.)
              ①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其作用是 ______
              ②已知SDH酶是一种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脱氢酶,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中的二、三阶段,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 ______ 不足.
              ③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该实验的结论是 ______
              ④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______
            • 2.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水葫芦疯长是一个典型的实例.请回答:
              (1)水葫芦与本地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 ______ .物种入侵影响了当地群落演替的 ______
              (2)生态系统结构包括 ______ ______ ,随着入侵年份的增加,这两方均受到影响,会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______
              (3)人们大面积打捞水萌芦来降低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该方法属于 ______ 防治.
            • 3.

              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如下图);表格数据表示有机物从桑树传到蚕的能量流动情况,试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流动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单,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它的_________________能力较弱,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

              ⑵将蚕沙(粪便)投入鱼塘供给鱼食用,蚕沙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第______营养级所含的能量,蚕沙中的碳元素以_________形式流向鱼,鱼体内的碳元素以__________形式流向桑树。

              ⑶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蚕同化的总能量为________kJ,表中①部分的能量用于蚕的_______________,储存在蚕的有机物中。

            • 4.

              人工湿地建设成为城市的“新宠”,它能极大地提高城市宜居指数.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湿地的底泥中有大量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是________.

              (2)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________和________.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污水排放到人工湿地,但并没有因此引起生态失衡,说明人工湿地具有较强的________稳定性.

              (3)假设该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丙三种生物,它们构成的食物网关系如图①所示.甲能量中比例为m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要使丙能量增加n,则消耗甲的能量最多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一段时间内,生物甲种群数量变化如图②所示,在AB时间段,生物甲每天增加7.5%,并呈“J”型增长,假设最初数量为3000,则20天后甲种群的数量为N20=________(用公式表示).

               

            • 5. 下表1是1999年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的部分气象及干物质积累情况,表2表示混播试验初期一段时间内该地区主要食物链的能量值.请分析回答问题:
              表1    1999年德令哈地区的部分气象及干物积累动态
                  月份   5月   6月   7月   8月
                  月平均温度(℃)   11.20   14.80   17.60   16.90
                  月均降水量(mm)   14.10   37.00   31.60   30.40
                群落地上生物量积累(g/m2,干重)   148.50   464.50   291.o0 -36.00
                  生长速率(g/m2•d).   4.64   14.98   9.70 -1.16
              表2    一段时间内植物、田鼠和鼬的能量值
                  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田鼠的能量     鼬的能量
              紫花苜蓿   油菜   豌豆   杂草   摄人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人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1×108 4.45×109 2.12×l08 0.97×108 1.05×109 7.00×108 6.15×l08 3.44×107 2.84×107 2.18×107
              (1)调查弃耕地上某种植物种群的数量时,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 ______ 取样.
              (2)表1表明,各类群生物量季节动态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生物量生长速率也各不相同,这可能与其自身的生物节律有关,还可能与外界环境因素 ______ ______ 有关.
              (3)依据表2计算得出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______
              (4)经过调查,人工除去试验地区的杂草,田鼠的数量减少,鼬的数量随之减少,但很快三者又达到新的平衡,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______ 稳定性.
            • 6. 请据图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图1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2)在图2的食物链中,③属于 ______ (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 ______ ______
              (4)在图2的食物链中,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些息的作用是 ______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5)图2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短期内发生变化后并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______ (“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更高.
              (6)如表是某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______ .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 7.

              我省黔东南地区,很早就有“稻—鱼”共同种养模式,不但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污染,维护和改善稻田生态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和鱼共同种养后,鱼类的粪便被________分解,可以为水稻生长提供肥料,水稻则为鱼提供有机物。避免了单一的水产养殖对水体造成的________污染。

              (2)每年输入水稻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水稻体内,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能量的去处是________。

              (3)与单一的水稻生态系统相比,“稻—鱼”共同种养模式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4)“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诗中描述的情景体现了生态系统中________信息对生物的作用。

            • 8. 图1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2为某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 ______ ,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______ .碳在甲、乙、丙之间以 ______ 形式传递.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______ 价值.
              (2)图2中,农作物同化的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有、被分解者利用.从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分析,该生态农业较好地实现了.
              (3)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图2所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 ______ .原因是 ______
              (4)图2中属于图1中丙代表的生物有 ______
            • 9. 如图甲为某农场的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该农场的某年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为103kJ/(m2•y)],A、B、C、D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图丙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情况,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的蘑菇、蚯蚓相当于图乙中的 ______ (填字母).该生态农场建设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______
              (2)据图乙分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图丙标注的字母中,含动物粪便中能量的有 ______ ,g的数值 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
              (4)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主要原因是 ______
            • 10. 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 ______ ______
              (2)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 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 ______ 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B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 ______ .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
              (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