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简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食性小鸟与蛇的种间关系是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60只野兔,第二次捕获18只未标记的野兔和12只标记的野兔,第二次捕获并计数后有3只野兔的标记物脱落,则该野兔的种群密度是    只/hm2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反映火灾过后的草原仍能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稳定性.草变绿作为一种物理信息传递给野兔,野兔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说明信息传递具有    作用.
              (4)乙图中,A、B、C、D分别表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        (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2. 图甲是耨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C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    
              (2)①、③过程中,碳元素以    形式进出生物群落,从循环范围看,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    
              (3)图甲中漏画的箭头应该是    
              (2)图乙中固定充当食物链(网)起点的是    .如果该生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Q,那么蛇同化的能量最多是    
            • 3.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    
              (2)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表所示.
              等级高度(cm)数量(株)
              a级h≤10120
              b级10<h≤3062
              c级30<h≤10032
              d级100<h≤30016
              e级H>300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3)该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灭,焚毁了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②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表:
              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
              AA51%57%61%
              aa11%17%21%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    .判断的依据是    
              (4)研究某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    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一部分能量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    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 4. 生态学家对某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进行实地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调查发现从浅海区向海岸陆地方向依次分布若不同的动植物,这体现了群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    结构.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生活在远洋水域100m以下的生物主要由    组成.
              (2)该海洋生态系统随水深的增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    ;输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中,一部分储存于生产者体内,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同化,其余能量的去向是    
              (3)据图分析,该海域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季节是    ,原因是    .该海域生物群落随季节变化而发生的演替属于    演替,影响该海域群落演替的主要环境因素有    等.
            • 5. 营养过剩的水体,有些蓝藻常常在春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现象.水华会使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如图1为人工生物浮床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严重的水华往往引起沉水植物和浮游动物的死亡,这是因为    .图2表示温带湖泊浮游藻类生长的季节性变化,从中可看出,影响藻类大量繁殖的最主要因素是    .人工生物浮床技术能起到净化水质、防治水华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2)在水底生活着一种椎实螺类,我们可以用样方法来调查它的种群密度,其关键是要    .浮床上有很多挺水植物,与蓝藻之间存在    关系,可以制约浮游藻类的数量.浮床上的植物可供鸟类栖息,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鱼类和水生昆虫生活环境,这些动物间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    ,因为植物给动物提供了    
              (3)在水边有一块农田,因为水体污染后农民不再耕种,由于气候干旱无雨,这块农田最可能长成    
              (4)图3表示对受到轻度污染的湖泊的调查结果.结果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具有相当高的    性.
              (5)如图4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选项数目不限)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
              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N4
              N2
              ×100%
              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 6. 美国生态学家R.L.Lindeman对某一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研究得出下图所示的数据,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太阳能主要通过生产者的    作用进入该生态系统,之后沿着    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2)植食性动物通过捕食方式从生产者获得能量,这样生产者的能量就以    的形式流到了植食性动物.
              (3)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4)一般来说,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因此,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 7. (2016•湖北模拟)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其中D为分解者,其余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甲表示    ,乙表示    ,丙表示    
              (2)参与丁过程的是    (填“自养型”或“异养型”)生物.
              (3)能量流入A、B、C三个营养级的方式    (填“相同”或“不同”),该生态系统中生物     (填字母)组成一个群落.
            • 8. (2016•江苏模拟)如图是一个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此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猫头鹰所占的营养级是    
              (2)该图中的所有生物是否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若构成生态系统还需要    成分.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若图中猫头鹰增重lkg,则至少需要消耗生产者    kg.
              (4)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
            • 9.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如图甲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乙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

              (1)图甲生态系统中,    共同构成生物群落.碳循环的平衡是由于        的速率相同(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而导致这一平衡被打破的主要原因是    
              (2)参与过程⑦的主要生物类群除细菌和真菌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    法进行采集、调查.若图中数字序号表示能量的流动途径,则次级消费者粪便里的能量应归入    (填序号)来计算.
              (3)图乙湿地中的沉水植物生长于水域的中央区域,挺水植物生长于近岸的浅水,喜湿的植物生长于岸边,旱生植物分布于离岸较远处,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鱼类与螺的种间关系为    
              (4)调查该湿地中某种鸟类的种群密度应采用    法.从2008年以来,该地区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有计划地对湿地进行填埋,此举造成了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降低.
            • 10. 图1是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图2表示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3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A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能量进入该生态系统的途径是    
              (2)若图1中乙种群数量减少,则丙种群数量将    ,原因是    
              (3)若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丁能量增加A 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4)图2中    (数字)表示种群乙的同化量,C表示    .图3中    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