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21世纪是人类全面探测太空的新时代,抢夺太空已经成为世界竞争的热点和趋势。在当前和今后的很长时间内,我国面临的主要是能否在这场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取胜,特别是在一信息技术和外空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新科技革命中脱颖而出。创建航天事业、开启载人航天工程,是我们应对国际竞争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2016年9月15日22点04分,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勇攀高峰的昂扬斗志、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沉着冷静的良好心态,胜利实现了预定目标,为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此次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当“菜农”,这次在天宫二号上栽培的是生菜。选种主要考虑到蔬菜的生长周期是一个月,这一次在轨时间恰好是30天;生菜的地面种植技术比较成熟;生菜在接下来的在轨实验中可以做食材;生菜为百姓所常见,便于科普宣传。在太空种植生菜与地面的土壤是不一样的,用的是吸水性非常好的矿物质蛭石。另外,在天宫上播种的方式和地面也是不同的,地面一般是先播种后浇水,但是由于带入太空的白色单元格是硬质材料,只有吸水软化后,种子才能放进去,所以先浇水后播种。
              (1)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菜农”是如何在太空种菜的。
            • 2. 2016年9月29日,我国政府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使中国人民的各项人权在更高水平上得到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要坚持依法推进、协调推进、务实推进、平等推进和合力推进。“依法推进”意味着不搞“运动式”“突击式”,而是注重长期可持续的效果;“协调推进”要求将各项人权作为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使各种权力之间相互协调;“务实推进”,就是要“把人权的普遍原则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平等推进”是要“保障每个人都能平等享有各项人权”;“合力推进”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共同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推进人权事业发展的要求所蕴含的道理。
            • 3.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代就有5万多首诗、2000多个诗人,这是其他国家与我们无法比拟的。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承续至今的古诗文,都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目前,《中国诗词大会》已带动全民重温曾经学过的古诗词的热潮,特别是在我国中小学校,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如开设传统文化社团,举办“品味经典 诵读经典”、“古诗朗诵”, 将古诗文嵌入学校宣传栏、文化走廊等方式让孩子通过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激发学生身上的“诗性”,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1)结合材料,说明中小学校创新古诗词学习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
              (2)赵某观看《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感触颇深,请你从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为他备战下届比赛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 4. 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近年来,我国为促进包括足球在内的体育事业的发养不断进行着改革与探索。为了促进我国足球事业的发展,增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体质,去年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国家体育总局也将每年对校园足球的拨款从4000万元增至5600万元。
              面对校园足球的热潮,一些家长担心踢球会耽误学习。请你任选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哲理帮助老师和家长解除疑虑。
            • 5. 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运用,不仅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而且颠覆了传统商业运行模式,也使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悄然变化。
              材料一  借助叶车软件进行网络预约拼车是“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新的出行方式。这一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既有喝彩声,又有质疑声。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打车难、运力资源浪费、经济与环境效益低等问题。网络预约拼车前景光明。但也有人认为,网络预约拼车行业从业人员进入门槛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偷逃税费现象较为普遍,同时民众的出行安全和隐私权等无法得到保障……网络预约拼车前景不容乐观。
              (1)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材料二     足不出户就能缴水电费、闲时拿着手机在网上购物、付款只需打开手机扫二维码……这样的生活场景,在几年前还无法想象。然而,仅仅3年时间,百姓的支付方式就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大数据时代,每个人支付“足迹”也有了价值。使用网络付款的客户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在后台能看到这些人的年龄结构、性别、职业分类等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推送的营销信息就能更精准、更具个性化,帮助商家更简单、更高效地做生意,客户体验也更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在大数据时代,商家是如何利用每个人的“支付足迹价值”的。
            • 6. 2016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4.7%,于是有人对中美经贸关系产生了担忧。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用通俗的四句话进行了回应:中美经贸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互利共赢的利益交融格局;中美经贸合作“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我们历来反对“自己得病让别人吃药”的做法;不要做“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美两国贸易和投资合作应该还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运用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说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的四句话的理论依据。
            • 7.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水十条”明确将治理污染物排放问题提升到“国家水安全”的高度,同时提出要节约用水和保障水生态系统平衡。因为保护水资源涉及生产生活用水供给、治理污染物排放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三个问题,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前,水环境能够承载的污染排放容量已接近极限,污染物排放已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1)运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党为什么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从辩证法角度,概括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运用的方法论。(限答一个)
            • 8. 阅诚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韩两国地缘接近,文化相似,文化交流在推动中韩现代友好交往和实现邦交正常化,以及促进两国贸易合作等方面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中韩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从官方到民间,文化交流愈发活跃,“文化日”“文化周”“文化月”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层出不穷。“韩流”与“汉风”交相辉映,共同推动中韩文化交流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材料二:2014年7月3日,在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媒体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中韩建交22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韩各领域合作取得巨大成就。中韩关系发展速度之快、领域之广、影响之深,为国际社会树立了国家关系发展的典范。当前,中韩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风好正扬帆。我期待这次访问成为叙友好、话合作、谋发展、维和平的访问,让中韩友好航船高扬风帆、破浪前进。
              (1)简要说明材料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从辩证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风好正扬帆”的认识。
            • 9.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强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材料二 关于2015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于经济风险,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
              (1)阐释材料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虽有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都依赖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嫦娥计划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材料二  嫦娥奔月是我国一个流传至今的美好传说,表达了古人对月球星空探索的美好愿望。目前这个美好愿望正在逐步实现。中国在2004年首次公布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等;2010 年“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测试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为嫦娥三号预选好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经过地面控制中心的精确操控,“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在月球虹湾地区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落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张、缓速下降、分阶段软着陆等多项关键实验已经圆满完整,整套技术方案也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我国有望在2020年前实现月球无人来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整个探月计划是我国航天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写照,一系列的航空航天技术得到突破,这将为我国深空探测奠定基础。
              (l)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理由。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我国实施的嫦娥探月计划进行简要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