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许多奇迹,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一方面,经济增速第一、外汇储备第一、外国直接投资引入第一、主要工业品产量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是建材消费第一、能源消耗第一、空气污染物排放第一、水污染物排放第一。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流经城市90%以上的河段严重污染,城市垃圾处理率不足20%,农村有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居民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材料二:光明日报北京9月26日电  由来自全球19个国家的24位政府、企业、金融界和经济学界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经济和气候委员会,日前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孕育经济增长:全球新气候经济报告》,报告研究长达一年,由中国、印度、美国、巴西、韩国、欧洲和非洲的著名研究机构共同完成。报告认为,在未来15年,约90万亿美元将投资到城市建设、农业和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这将为世界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实现低碳领域投资的增长,从而为就业、医疗、企业生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带来多重效益。报告还提出了包含10个政策建议要点的《全球行动计划》,旨在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能够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论据。(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就实现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提出合理建议。(10分)

               

            • 2.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文化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要繁荣文化创作,不断产出更多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传世佳作。要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和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全面落实文化强国建设部署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6分)

              材料二  最近,许多中国人成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忠实粉丝,持续了几年的韩剧热,给我国的文化市场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针对韩剧热播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韩剧热潮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也有人认为,对于韩剧的热播我们不应一味排斥,更应该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去思考和反思,并不是高高坐在五星级宾馆喝着咖啡就能写出一部好戏来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12分)

              材料三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8分)

               

            • 3.

              某校时政兴趣小组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深入农村、社区开展以“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根据收集的相关信息,绘制以下两幅图。请你欣赏并回答问题。

              (1)根据图说,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简析“一岛一带多中心”格局的正确性。(12分)

              (2)根据图说,谈谈美丽厦门战略布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12分)

              (3)结合基层干部和群众1的看法,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为建设美丽的社区提三条建议并说明理由。(9分)

              (4)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从群众2和群众3的看法中选择一个进行评析。(9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将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坚决向污染宣战,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当下,不少城市因非法倾倒、处理不当或置之不理而造成了建筑垃圾围城的窘境。据统计,目前广州的建筑废弃物年均产生量约为4000万吨,总利用量不到100万吨。我国工程建设中每年可产生近4亿吨建筑垃圾,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率仅为5%,而很多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率已经高达95%。

              材料二 伴随着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我国各类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收入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规范居民应尽的义务。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治理大气污染及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提几点建议。(10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10分)

               

            • 5.

              (2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主席于2013 年10 月7 日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1)某班结合上述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如果我国实现生态拐点,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请运用科学发展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看法。(13 分)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材料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7 分)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中提出关于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论述的重要意义。(9 分)

               

            • 6.

              (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安徽黄山黟县作为徽文化发祥地,在推动文化发展繁荣,尤其是发展特色地域文化方面,成绩突出,该地不仅使使古建筑、古民居、古文化得到很好传承和发扬,而且注重创新拓展。尤其在发展旅游经济方面,黟县人以科学的态度、超前的思维、务实的作风、顽强的韧劲,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以保护文化遗产为重点,推进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现代旅游服务业,扩大了就业,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收入,把文化的传承、生态的保护、商业的开发、效益的提高协调好,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1)结合材料,说明该地发展旅游业的举措体现的经济意义(8分)

              (2)结合材料,该地发展旅游经济的举措,体现了哪些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原则(8分)

              (3)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该地的上述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12分)

               

            • 7.

               “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具,也可以看成洗具。”这句网络用语

              ①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                      ②体现了辩证的思想

              ③反映了一种对人生的看法                  ④是一种方法论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
            • 8.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

              长期以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取得显著成效:2006至2008年共淘汰低能效的炼铁产能6059万吨、炼钢产能4347万吨、水泥产能1.4亿吨、焦炭产能6445万吨。2005年至2008年,可再生能源增长51%,年均增长14.7%。2003至2008年,森林面积净增20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11.23亿立方米。1990至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

              我国已经制定了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这是中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动,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过这个目标而努力。

              运用哲学常识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 9.

               材料一  房价收入比是居住单元房的中等自由市场价格与中等家庭收入之比。国际公认房价收入比在3~6是合理的,超过7的地区就会被认为是“国际房价最难承受的地区”。据权威机构统计后公布的信息,目前这一数据中美国是3,日本是4,中国是10~15。

               

              材料二  2007年8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要求通过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国家的有关部门要进行全国城镇住房普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5分)

                 

               

               

               

              (2)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中的哪些观点?(5分)

               

               

               

               

               

               

               

               

            • 10.

              时下,五名知名博客与电视评论人合写了一本《中国不高兴》,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以下2题。

              1.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中西方竞争的加剧,本书离呼中国要“持剑经商”,与西方“有条件的决裂”。对此,你的看法是    (  )

              A.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因此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
              B.联系是普遍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种观点有科学性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这种观点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不利影响
              D.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要把握事物之间的真实联系,这种观点不可取2.“不高兴”是情绪用语。人们可以“不高兴”,但不能“没理性”。克服“没理性”就主观而言必须    (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坚持发展的观点C.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坚持正确的思维方式D.应该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