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总和生育率降到更替水平以下,目前为1.5~1.6,人口总量虽然保持持续增长,但惯性趋弱;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13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本世纪30年代中期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 7提高到1/4;独生子女家庭1.5亿多户,独居老人的比例提高,家庭的传统功能有所弱化;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少生优生、优育优教的生育观念正在形成。这些因素都从客观上推动了我国计划生育的调整。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材料二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确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随之而来,越来越多国人开始为安全感买单。“宝宝的尿不湿是日本的,玩具是美国的,护肤品是德国的……”时至今日,国人对国产奶粉质量的不安仍在发酵,淘宝上依然有196万妈妈只买洋奶粉,并且这个数量仍在增长;父母们在洋奶粉上的花销高达163亿元,平均每个家长花了8343元。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才不会让“越来越多国人为安全感买单

            • 2.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产能过剩。除钢铁行业外,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相当严重。如何化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就成为2016年经济工作的首要课题,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清理过剩产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政府在债权、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最终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配置,完成经济结构调整,打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新动力。

              材料二:“互联网+”成为今年两会的热词,政府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2)结合材料二,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依据。

            • 3.

              近年来,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匮乏,世界经济发展低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护主义仍未根除,开放型世界经济仍未完全建立起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杭州峰会时就此表示,“二十国集团应该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论证“二十国集团应该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的合理性。

              (2)材料中习近平主席的主张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

            • 4.

              近年来,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匮乏,世界经济发展低迷。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保护主义仍未根除,开放型世界经济仍未完全建立起来。

              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国杭州峰会时就此表示,“二十国集团应该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加强投资政策协调合作,采取切实行动促进贸易增长。发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动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合力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1)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论证“二十国集团应该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的合理性。






              (2)上述材料中,习近平主席的主张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开幕辞中提出:面对当前挑战,我们挑战,我们应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

              材料一  G20峰会通过的《全球投资政策制订指导原则》加强了投资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是国际投资规则制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有利于推动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20l5年,中国吸收外资的实际排名为全球第二。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势头也更加迅猛。中国对外投资额令年将越过吸引外资额,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今后两年,中国对外投资快速的增长有望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但我国对外投资总体上还在起步阶段,投资的存量比起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规模偏小。


              材料二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

            • 6.

              今年年初,英国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经公众熟悉程度、推广活动、营销投资、员工满意度以及企业声誉等维度层层筛选后,出具了“2017年度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腾讯、中国移动、阿里巴巴、京东等16家中国企业跻进百强。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商标是用以区分商品名称的标示,是生产者维护自身利益的依据;品牌更注重的是商品的品质,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的追求,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升级的方向,是企业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为应对新形势,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主动适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变化,必须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发展品牌经济的意义。


              (2)目前我国加快品牌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发展品牌经济正当其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价值低、品牌总体形象欠佳等问题。下一步,将围绕加强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这条主线,全面改善品牌发展影响要素,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协调机制,合力推进自主品牌发展。

              第一问:上述材料体现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哪些方法论要求?

              第二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府职能的知识,分析如何推进自主品牌发展。



              (3) 品牌建设的主体在企业,政府在促进品牌发展方面,应当也可以发挥作用,但其作用是有边界和有条件的。在规划和促进品牌发展过程中,应遵循“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避免“计划思维”。

              用所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原则的合理性。



              (4)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出版界的百年品牌,要传承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个“金字招牌”,必须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自觉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使命,通过编辑出版的作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建设中华民族美好精神家园。要强化互联网思维,推动优质内容资源特别是精品图书的数字化、网络化传播。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推出一批阐释中国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学术著作和通俗理论读物,探索“走出去”的新内容新渠道新方式,更好传播中华文化。

              结合上述材料,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如何传承维护和发展好我国出版界的这个“金字招牌”。


              (5)根据所学知识,为发展中国品牌经济提出两条建议

            • 7. 材料一:2016年10月20日,世界最新的法治指数报告发布。丹麦以0.89分位居第1位,中国以0.48分在113个国家中位居第80位。该报告还指出,过去几年,中国政府不断努力,中国在其法治体系的质量、有效性与可靠性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善,未来中国法治社会的目标有可能变成现实

              注:法治指数是国际上判断、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状况及其程度的量化标准,该指数来自每个国家最具代表性三个城市的数据。范围为从0到1,1代表最遵守法治。

              (1) 用简要文字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现象
              (2) 材料一有关于法治指数数据采集来源,也有对数据的分析,还有的是结论性观点。你可以选择其中某一方面的信息,运用哲学常识有关知识简要分析其合理性。(可以但不局限哲学常识拓展部分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二:2016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二个年头。为贯彻依法治国方略,S市采取以下措施,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健全完善决策机制,问计于民,汇聚民意,加大民主督查力度等。

              (3)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相关知识,分析S市所采取的措施是如何促进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
            • 8.

              “一带一路”战略和“互联网”计划是优化我国经济结构的两项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产能过剩。除钢铁行业外,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也相当严重。如何化解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就成为近年经济工作的首要课题,也是推进供给侧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清理过剩产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政府在债权、社会保障以及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最终实现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配置,完成经济结构调整,打造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新动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材料二: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的战略倡议。“一带一路”经济带涉及国家众多,在历史传统、民族宗教、语言文化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带一路”建设必须夯实文化基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让文化助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材料三: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一带一路”旨在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建设契合了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户了新的机遇之窗,提供了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3)结合材料三,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建设“一带一路”为什么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


              材料四:“互联网+”成为了社会的热词,政府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4)结合材料四,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依据。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我们党建设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大,粗放的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转不可的时候。转方式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1)请分析材料一中所包含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并写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所包含的内容。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说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义。

            • 10.

              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

              “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善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

              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递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

              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

              (1)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

              (2)作为一名学生,请你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保护传统古建筑。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