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酿酒厂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类饮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类饮品的品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琼脂等,从功能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氮源来自_________。

              (2) 筛选和纯化酸性脲酶生产菌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配制浓度梯度为10-1的系列稀释液时,需用移液管将lmL菌液移入盛有____mL蒸馏水的试管中。

              (3) 对同一浓度的酸性脲酶生产菌稀释液,分别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前者的数量___(多于/等于/小于)后者,其原因是________。

              (4) 若用海藻酸钠固定含酸性脲酶的细菌时,应将海藻酸钠溶液和细胞混合滴入溶液中。下表是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形成的凝胶珠状况,从表中看出,海藻酸钠的浓度应选用__g/dL。若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它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海藻酸钠质量浓度(g/dL)

              凝胶强度

              凝胶气泡量

              成球难度

              凝珠形状

              1.0

              没有

              较易

              扁圆形

              2.0

              少量

              圆球形

              3.0

              较多

              稍难

              有托尾

              4.0

              大量

              难成球形

            • 2.

              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李斯特菌在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上培育时菌落会呈现蓝绿色。在目前发现的16种李斯特菌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对人有致病性的一种,与其他李斯特菌相比,单增李斯特菌还能合成并分泌磷脂水解酶,使培养基中的磷脂被分解而在单增李斯特菌菌落周围出现白色晕环。

              (1)与单增李斯特菌相比,其他李斯特菌不能合成并分泌磷脂水解酶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要检测某食品中是否含有其他李斯特菌和单增李斯特菌,进行了相关实验:

              ①将该食品样品加入经___________灭菌的李斯特菌选择培养液中培养,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将经过培养的菌液接种到鉴定李斯特菌的培养基上,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鉴定李斯特菌的培养与李斯特菌选择培养液相比,还需额外添加显色剂、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③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若培养基上出现___________的菌落,则说明该食品中含有单增李斯特菌。

            • 3.

              下列有关常见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酒精擦拭双手                     
              B.用氯气对水源消毒

              C.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
            • 4.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入侵
              B.高温灭菌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的细胞、孢子、芽孢
              C.划线分离可在培养基上获得均匀分布的单菌落
              D.稀释涂布平板法易获得单菌落和计数活菌数目
            • 5.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即可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此实验中需设置对照组
            • 6.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

              10g

              K2HPO4

              4g

              FeS04

              0.5g

              蔗糖

              10g

              (NH42SO4

              0.4g

              H20

              100ml

              MgS04

              9.25g

              CaCl2

              0.5g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 7. 利用农作物秸秆等纤维质原料生产的乙醇,经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从而减少了对石油资源的依赖,下图为生产燃料乙醇的简要流程,据图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采集土样
              B.图中②过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相同
              D.可用纤维素酶制剂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
            • 8.
              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  )
              A.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B.氮源和维生素
              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
            • 9.

              日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多。如图,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实验展示调查结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获取细菌是为了确定菌落的种类和数目

              B.为确定马桶按钮上大肠杆菌数目,需在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用于鉴别

              C.为了保证健康,我们使用手机一段时间后应对手机进行消毒处理
              D.两个电视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可能原因是选取样本不同
            • 10.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能够以尿素为唯一氮源,是因为能够合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有幽门螺杆菌,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__________环带。

              (2)上述培养过程中,能够“浓缩”幽门螺杆菌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统计结果往往比原患者样品中含有的幽门螺杆菌活菌数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相同)。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