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进入冬季,部分城市出现严重雾霾,与秸秆野外焚烧有一定关系.为破解秸秆处理瓶颈,微生物专家力图通过微生物降解技术使秸秆能尽快腐烂掉,增加土壤肥力.缓解环境污染.试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专家研制的降解秸秆的催腐剂是十余种能分解纤维素的霉菌、细菌和酵母菌的组合.其中 ______ 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两者不同.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以将 ______ 分解为 ______ .
              (3)微生物专家为从发黑的树干上分离出有分解纤维素能力的高产菌株,制备了选择培养基,将菌液进行
              一系列 ______ ,从而得到单个菌落,再采用 ______ 方法进行鉴定,得到右图的菌落.那么,图中降解
              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______ (填图中序号).
              组别 催腐剂 温度/℃ 实验现象
              25 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
              25 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
              35 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
              (4)图中所示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看,属于 ______ 培养基.
              (5)为探究催腐剂在不同条件下对玉米秸秆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秸秆平分成下表的甲、乙、丙三组,均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得到如下实验现象:该实验还存在不完善之处,请你说出其中一点 ______ .
            • 2.
              环境污染物多聚联苯难以降解,受到多聚联苯污染的土壤中,常有重金属污染同时存在.研究发现联苯菌内的联苯水解酶是催化多聚联苯降解的关键酶.为了从富含多聚联苯的环境中分离联苯降解菌,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表):
              维生素 NH4NO3 MgCl2 多聚联苯 琼脂
              培养基甲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注:+表示添加该物质,-表示没有添加该物质
              (1)甲培养基中加入多聚联苯作为______用于培养联苯降解菌,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填“选择”或“鉴定”)培养基.接种前需对甲培养基采用______法进行灭菌.
              (2)培养基乙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测定联苯降解菌的数量,原因是______.统计联苯降解菌数量时,应进行多组实验,再______.
              (3)联苯降解菌在实验室里的降争率很高,但是实际污染环境的治理中降解率很低,这可能是因为______.(答出一种可能即可)
            • 3.
              炭疽杆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通过实验进行确诊.
              (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图如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要采用 ______ 方法灭菌.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 ______ .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 ______ 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______ .图中的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______ .两组试管同时培养6小时后,进行比较,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 ______  (填“提高”、“降低”、“不变”),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 .
            • 4.
              请回下面与微生物培养和应用有关的问题: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 ______ 的入侵;对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等通常采用的灭菌方法是 ______ .
              (2)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2种,其中 ______ 方法常用于微生物的计数,运用该方法计数的结果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______ .
              (3)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利用微生物可以将纤维素转化为酒精以供人类所需.将纤维素转化为酒精需要先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将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的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C1酶、CX酶和 ______ ,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是 ______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4)如表是分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MgSO4 葡萄糖 X物质 蒸馏水 琼脂
              用量 5g 10g 7g 1000mL 20g
              表中X物质最可能作为该培养基的 ______ ,培养基中添加琼脂的作用是 ______ .
            • 5.
              果胶酶普遍存在于细菌、真菌和植物中,为获得果胶酶高产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下列分离、筛选、保存工作。
              (1)采用下表配方配制的培养液分离果胶酶产生菌时,该表X处的成分应是 ______ (填“葡萄糖”或“果胶”),不选另一种成分的原因是 ______ 。
              K2HPO4 MgSO4 NaNO3 FeSO4 X H2O
              O.lg 0.5g 3g O.Olg 2g 加至1L
              (2)科研人员将采集的果园土壤加人上述培养液中,振荡培养至培养液变混浊,再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移入新的培养液中重复多次,这一培养过程称为 ______ 培养。
              (3)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稀释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中培养,选择有菌落生长的培养基,加入刚果红溶液进行染色,在菌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应从中选出 ______ 的菌落,挑选的理由是 ______ 。
              (4)若需对获得的菌种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 。
            • 6.
              科研人员发现,工业污水中有一种极难降解的含氮有机物NS(无色的NS与碘作用可形成蓝色反应),但可被NS分解菌高效降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NS分解菌的过程中,以NS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NS可为NS分解菌提供生长所需的 ______ 等营养物质。若要对NS分解菌加以纯化并计数,可采用 ______ 法接种。
              (2)NS分解菌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______ ,为排除杂菌污染,应设置的对照实验是 ______ 。
              (3)欲鉴定筛选得到的NS分解菌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在培养NS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 ______ 用于颜色反应鉴别NS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设计思路: ______ 。
            • 7.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被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够产生纤维素酶,某研究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其操作流程如下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土壤取样→②迭择培养→③梯度稀释→④鉴别培养基培养→⑤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
              (1)研究小组将滤纸埋在土壤里,30天后再从己经腐烂的滤纸上提取土样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请说说这么做的道理是什么? ______ 。
              (2)上述流程②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要以 ______ 唯一碳源。流程④→⑤常用 ______ 染色法,④→⑤过程利用染色法能够拂选出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 ______ 。
              (3)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无菌技术就是绕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展开的。请列举几项该研究小组应该实施的无菌操作(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为了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外来杂菌污染。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对照培养基的处理是 ______ 。
              (4)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纤维素分解菌落的数量,发现测定的结果往往比实际活菌数量要少,原因是 ______ 。
            • 8. 请回答下列与玉米秸杆处理有关的问题:
              (1)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牛本身没有相应的消化酶,但胃内有一种微生物可以帮助其分解,这种微生物与牛的种间关系为______.尿素并不是牛马的必须营养,过多甚至有害,但有经验的农民常在其草料内喷少量尿素,据此题的信息你认为尿素的作用是______.
              (2)分离纯化能分解秸秆的微生物时,需对培养基和接种针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依次是______.
              (3)将玉米秸秆人工收获后,将其铡碎、压实、密封储藏.秸杆经此处理后,气味微酸芳香(主要由乳酸菌代谢产物造成).上述“压实密封”的目的是:人为造就一个______环境,利于乳酸菌的______.用这样处理后的秸杆饲喂牲畜的好处是______.
              (4)下面是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图:

              步骤(二)中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______,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
            • 9.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经发酵制成。家庭自制酸奶的安全隐患是有害菌污染问题,为检测自制酸奶是否被杂菌污染,进行如图所示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待其冷却后将平板倒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取最终的牛奶稀释液0.1 mL滴在培养基上进行涂布,涂布前要将涂布器________才能涂布。如果培养基上出现________的菌落,说明自制酸奶已被杂菌污染。

              (3)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3个平板上菌落数分别为65个、63个、64个,则可以推测酸奶中每毫升含菌数为________个。运用这种方法统计的结果往往较实际值偏小,原因是________。

              (4)已知酸奶中的有益菌主要是乳酸菌,进一步分离纯化乳酸菌的方法是________,该操作中常使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若培养后获得的某个平板,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第一条线上无菌落的可能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

            • 10. 某些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纤维素经过水解可以形成葡萄糖,葡萄糖再经过发酵可以生产酒精。如图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酒精的大致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要经过纤维素分解菌分解成葡萄糖。人们常常是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________→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__________的菌落。

              (2)纤维素分解菌能合成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________,第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

              (3)利用葡萄能生产果酒,进而生产果醋,生产果醋常用的菌种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与酵母菌在代谢类型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