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_________,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_________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查中,可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_________(液体、固体)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② 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________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③ 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_________,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_________调节。

              (4)紫茎泽兰的入侵作为一种干扰,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

            • 2.

              棉花、木材以及作物秸秆中富含纤维素,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人们能够利用纤维素酶处理上述原料以获得高档服装面料。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

              (1)具有纤维素酶是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原因,一般认为纤维素酶至少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酶,其中_________酶能够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________,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这种培养基从功能上看属于____培养基。

              (3)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通常用__________染色法,这种方法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筛选。某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_______内。

            • 3.

              下表为培养某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请回答有关问题: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硝酸铵

              琼脂

              1.4 g

              2.1 g

              0.2 g

              1.0 g

              15.0 g


              (1)从此培养基的配方来看,最适合培养下列哪种微生物?(  )

              A.酵母菌 B.硝化细菌C.纤维素分解菌 D.大肠杆菌

              (2)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可以分为液体培养基和________,两种培养基的配方中一般都含有水、________、________和无机盐,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________、________以及氧气的要求。

              (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接种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法是将菌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稀释条件足够时,可形成由单个细胞形成的单个________,因此可用于微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中必须添加的成分是________,若要验证得到的细菌是否是尿素分解菌,常用的方法则是向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若变红,则说明存在该细菌。

            • 4. 目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多,下图是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实验展示调查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需制备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通常加入____________可制成固体培养基。

              (2)图中两家电视台均采用了_____________法接种,接种前需要采用__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3)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初步鉴定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上的微生物类群。两家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3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8、50、5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个/cm2。为了使该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该实验对照组要取培养基涂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培养。

              (5)某同学想长期保存手机屏幕上的某菌种,以警醒自己少玩手机,他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在__________℃保存菌种。

            • 5.

              图示为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

              (2)图示流程的主要操作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3)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结果比较准确。

              (4)当培养基中纤维素成为唯一碳源时,可筛选出________。要证明其有选择作用,可以用________作对照,比较菌落数目;还可以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料,如果________,也证明其选择作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