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一选修l:生物技术实践]

               为了调查厦门自来水的质量情况,某研究小组对自来水水样中的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I)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对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 。为防止冷凝水影Ⅱ向细菌的生长,需将培养皿     培养。

               (2)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在培养基上共画了5个区域,则至少需要 次灼烧接种环。

              (3)可通过滤膜法检测自来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 培养基上培养。该培养基除了为大肠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水和碳源外,还应提供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

              (4)某同学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目,菌落分布如图所示 推测该同学可能的操作失误是____。

            • 2.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培养基成分如表所示,实验步骤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KH2PO4

              1.4g

              Na2HPO4

              2.1g

              MgSO4•7H2O

              0.2g

              葡萄糖

              10g

              尿素

              1g

              琼脂

              15g

              溶解后自来水定容到1000mL

              (1)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目的是             ,原理是                                   。从同化作用类型来看的,该菌属于              

              (2)实验需要振荡培养,原因是                  。转为固体培养时,常采用              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3)在实验过程中:①培养基、培养皿;②玻棒、试管、锥形瓶、吸管;③瘤胃中液体.其中需要灭菌是    填序号).

              (4)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①取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5)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后,加入指示剂后变红色,说明“目的菌”能分解尿素.理由是                                      

              (6)为进一步确定取自瘤胃中液体的适当稀释倍数,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红色环带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            倍的稀释比较合适。

              稀释倍数

              103

              104

              105

              106

              107

              菌落数

              >500

              367

              248

              36

              18

            • 3.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瘤胃中生活的微生物中,有些是能够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研究人员欲从牛的瘤胃提取液中分离这些微生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瘤胃提取液中分离能够分解利用尿素的微生物,应使用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配制培养基需要的基本步骤依次为________、称量、溶化、________、倒平板。

              (2)为了既能够接种,又能够初步计数,可采用________法进行菌液接种,接种过程中使用________作为接种工具。

              (3)某同学为了统计样品中微生物的数目,他选用104,105、106稀释液进行涂布,每种稀释液都设置了3个培养皿。然后选择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但是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

            • 4.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有关的问题。

              (1)土壤中具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此类细菌能产生脲酶,该酶能将尿素分解成________。

              (2)为从富含尿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尿素分解茵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KH2PO4

              NaH2PO4

              MgSO4·7H2O

              葡萄糖

              琼脂

              尿素

              (注:“+”表示有,“-”表示无)

              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尿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

              (3)如分别取0.1mL已稀释102倍的水样分别涂布到四个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培养基记录到产生脲酶的细菌的菌落数分别为161、155、158、170,则每升原水样中该细菌数为________个。

              (4)纯化细菌时使用的培养基一般用________法灭菌,________(填“可”或“不可”)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防止杂菌感染。

              (5)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某样本的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6)尿素分解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填“石蜡”“蒸馏水”或“甘油”)。

            • 5.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已知尿素分解菌合成的脲酶能将尿素分解成氨。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时,首先要进行选择培养,该过程使用的培养基中要添加____________作为唯一氮源;制备上述培养基时,在倒平板之前要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_;而对接种环等金属用具常用的灭菌方法则是____________。

              (2)接种尿素分解菌后的培养基需要倒置培养,原因是____________。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土壤样液中的尿素分解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应随机选取若干个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样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8和60,据此可得出每升土壤样液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

              (3)鉴别培养基中是否存在尿素分解菌时,可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指示剂;如果有尿素分解菌存在,则培养基中该菌落的周围会出现红色。

            • 6.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下列与微生物培养相关的问题:

              (1)土壤中具有分解尿素的细菌,此类细菌能产生________酶,该酶能将尿素分解成____________。

              (2)某同学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活菌数目,培养基配方如下。将各种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ml,再经高温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备用。

              KH2PO4

              Na2HPO4

              MgSO4·7H2O

              蛋白胨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g

              10.0g

              1.0g

              15.0g

              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

              (3)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某样品的细菌时,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土样中细菌含量时,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培养基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在分离尿素分解菌的实验中,大部分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50个菌落,而有一个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这种实验结果差异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2)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将培养基中__________换成尿素,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美蓝换成__________。

              (3)若要统计大肠杆菌活菌数目,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统计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

              请回答:

              (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_____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

              (3)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__灭菌。

                A.高压蒸汽  B.干热   C.添加抗生素  D.过滤   E.紫外线照射    F. 70﹪酒精浸泡

              (4)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0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和45。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

            • 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请回答有关物质提取、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问题:

              (1)实验室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法。

              (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常用的对培养皿进行灭菌的方法是________。

              (3)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过程中,应向以________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

              (4)纯化菌种和统计某活菌的数目时,宜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用这种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其原因是________。

            • 10.

              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鉴定尿素分解菌需在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方法                              

              (2)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使用前,盐水需要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3)在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硅酸盐细菌时,第二次及之后的划线,总是在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这样做的目的是                                

              (4)水中蒸馏的方法对于有些原料不适用。这是因为水中蒸馏会导致                   、和                 等问题。

              (5)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同时还要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