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土壤中存在大量溶磷微生物,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有效磷,这种微生物统称为溶磷微生物,溶磷微生物主要包括溶磷细菌和溶磷真菌,溶磷真菌的溶磷效率远远高于细菌,某实验小组通过制备含有难溶性磷酸盐的培养基,根据微生物溶磷后形成的溶磷圈筛选出溶磷真菌,回答下列问题:

              (1)和液体培养基相比,用于分离溶磷真菌的培养基需要加入的特殊物质(成分为多糖)是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对培养基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菌落是指_______________,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________等(至少答出3个)。配制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无机盐和氮源等四类营养物质。试从细胞的元素组成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配制培养基时除了满足基本的营养条件外,还需满足微生物生长对特殊营养物质、____________的要求。由于实验中使用的平板较多,为避免混淆宜在使用前用记号笔在培养皿__________做好标记。

              (2)该实验小组先制备一定稀释梯度的土壤悬浮液,将土壤悬浮液涂布于含有难溶磷酸盐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然后分离出产生溶磷圈的菌株,在该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一定的抗生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分离时要每隔24h统计一次溶磷圈的数目,直至溶磷圈的数目不再发生变化,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出来的溶磷微生物可利用______________法进行长期保存,需在温度为______________条件下保存。

              (3)接种时可选用的工具是_______,接种过程中应采用无菌技术,其目的是防止______________。若涂布后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基上的溶磷圈连接成一片,则导致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筛选出两株溶磷真菌,溶磷真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的直径(d)和溶磷圈的直径(D)大小如下表所示,据表分析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是_______,最容易被真菌利用的磷酸盐是_______。

              菌株

              磷酸盐

              Ca3(P04)2

              Zn3(P04)2

              FePO4

              D

              d

              D/d

              D

              d

              D/d

              D

              d

              D/d

              P1

              5.9

              3.7

              1.59

              2.6

              0.9

              2.89

              6.4

              5.2

              1.23

              P2

              5.8

              3.3

              1.76

              3.8

              1.2

              3.17

              6.6

              5.1

              1.29

            •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其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泡菜的制作离不开_____________;(2)醋酸菌发酵过程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_______变成_______,再将其变成_______。

              (3)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细菌分解尿素的化学反应中,细菌合成的_____________将尿素分解成了___________,

              从而使培养基碱性增强。

              (5)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至少由3种组分组成的符合酶,葡萄糖苷酶则将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_。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等多糖形成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该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



            • 3.

              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接种1 mL水样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在37℃下经24 h培养,所生长出的菌落总数不得大于100。某兴趣小组对某蓄水池进行细菌总数测定,以了解池水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菌三角瓶取水样前,取样器(玻璃制品)需使用_____________法灭菌。取水前的这种无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才能用来进行_________操作,冷凝后倒置培养。

              (3)该小组通过滤膜法测定细菌总数,将30 mL水样平均分成3份进行过滤,再将3份滤膜分别放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间所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为保证可信度,应进行对照实验,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区别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 。

              (4)在37℃下经24 h培养,结果如下表:

               

              平板1

              平板2

              平板3

              菌落数(个)

              370

              350

              380

              据上表结果判断,所取水样测定结果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5)该小组若想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滤膜放在含__________培养基上,计算培养基上______(颜色)菌落的数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