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

              (3)小明同学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目的菌,该方法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制备该步骤中用的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___。

              (4)下图为______________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 2.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下表)。

              菌株

              透明圈直径

              (D)

              菌落直径

              (d)

              D/d

              M-3-01

              18.8

              12.3

              1.5

              B 3-5-6

              20.7

              8.0

              2.6

              T 1-4-01

              9.1

              6.5

              1.4

              分析回答:

              (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____。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_____,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 r·min-1 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下图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___。

            • 3.

              科研人员发现,工业污水中有一种极难降解的含氮有机物NS(无色的NS与碘作用可形成蓝色反应),但可被NS分解菌高效降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NS分解菌的过程中,以NS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按用途属于_________培养基,NS可为NS分解菌提供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若要对NS分解菌加以纯化并计数,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

              (2)NS分解菌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排除杂菌污染,应设置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欲鉴定筛选得到的NS分解菌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在培养NS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用于颜色反应鉴定NS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

              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可用相同NS浓度的上述培养基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

            • 4.

              某兴趣小组对某蓄水池进行细菌数目测定,以了解池水是否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无菌三角瓶取水样前,水龙头需使用酒精棉擦拭消毒后,再通过_________灭菌。取水前进行无菌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通过滤膜法测定细菌总数,将10mL的水样进行过滤后,将滤膜放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培养,培养时应将平板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填2点原因)。所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除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外,还能提供磷酸盐和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不同时段观察到的平板上菌落特征的差异有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该小组若想检测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可将滤膜放在__________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然后计算培养基上__________(颜色)菌落的数目。

            • 5.

              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

              (1)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噬盐菌的菌样应从___________环境中采集。

              (2)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中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对产耐高温淀粉酶微生物的富集培养应选择___________的培养基,并在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3)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相应的灭菌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中,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4)如图是微生物纯化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获得图A效果与图B效果的接种方法分别是_______。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应当怎样操作才可避免此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探究温度对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_______,应该保持____________等不变(至少答两项)。 

            • 6.

              日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多。如图,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实验展示调查结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该实验需制备培养基,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统计培养基中菌落数,上述培养基中还需要添加__________。

              (2)据图,两电视台展示的实验均采用_________法接种,该方法需要_________(多选)。

              A.接种环   B.酒精灯    C.移液管     D.涂布器    E.无菌水

              (3)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写出两点),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电视台实验操作无误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从10mL菌悬液中取出1mL稀释100倍,分别取0.1ml稀释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8、50、5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_个/平方厘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