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部分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如秸秆等.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构成植物细胞的 ______ ,其单体为 ______
              (2)纤维素的分解需要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______
              (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
              (一)土壤取样→(二)选择培养→(三)梯度稀释→(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五)挑选菌落.
              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 ______ 培养基;该过程中步骤(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 ______ ,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 ______
              (4)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燃烧,科学家建议通过秸秆沼气池来利用秸秆,其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有甲烷菌,甲烷菌的代谢类型最可能为 ______ .通过沼气池利用秸秆的优点是 ______
            • 2. 土壤酶是由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蛋白质,如脲酶、蔗糖酶等.土壤酶易受到环境中外源物质(如除草剂、重金属、肥料等)的影响.科学家研究了氟磺胺草醚和甲咪唑烟酸两种除草剂对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1)研究者从近年 ______ (填“喷洒”或“未喷洒”)过除草剂的环境中选取表层土壤作为实验样品.
              (2)各实验组称取200g的土壤置于棕色广口瓶中,分别添加等量的不同质量浓度的除草剂溶液,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广口瓶用 ______ (填“脱脂棉”或“保鲜膜”)封口,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分别在培养不同天数后取样,测定土壤中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结果如表所示.
              除草剂 脲酶活性 蔗糖酶活性
                  处理时间
              处理(mg/kg)
              3天 9天 25天 40天 3天 9天 25天 40天
              氟磺胺草醚 对照 1.78 1.94 2.33 2.77 11.2 11.5 10.0 10.1
              0.05 1.53 1.90 2.38 2.78 10.8 12.5 11.7 12.2
              0.5 1.43 1.93 2.43 2.89 10.4 12.5 11.6 10.9
              5 1.65 1.84 2.38 2.72 9.3 9.3 10.9 10.4
              甲咪唑烟酸 对照 1.78 1.94 2.33 2.77 11.3 11.5 10.4 10.6
              0.05 1.58 2.08 2.40 2.50 10.9 10.8 11.1 11.3
              0.5 1.59 1.87 2.40 2.44 10.1 10.9 10.3 10.5
              5 1.65 1.97 2.39 2.41 10.3 10.0 10.5 11.9
              (3)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 .实验结果显示,两组除草剂中的 ______ 的各实验组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随时间变化,均呈现“抑制-激活-抑制”的趋势.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激活率最高的处理条件是 ______
              (4)欲从上述土壤中筛选出蔗糖分解菌或尿素分解菌,则应将土壤浸出液采用 ______ 法接种到经 ______ 灭菌法处理的相应的固体平板培养基上.
            • 3. 酿酒厂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类饮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类饮品的品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土壤中筛选和纯化酸性脲酶生产菌,其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葡萄糖、尿素、琼脂等,从物理性质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 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氮源来自 ______
              (2)筛选和纯化酸性脉酶生产菌常用的两种接种方法是 ______ ______
              (3)对同一浓度的酸性脲酶生产菌稀释液,分别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前者的数量 ______ (多于/等于/小于)后者.
            • 4. 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青霉素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0.4g 0.065g 1万单位 适量 1000mL
              A.该培养基pH调好后就可以接种菌种
              B.此培养基可以用于基因工程选育转人含青霉素抗性基因的大肠杆菌
              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D.此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
            • 5. 配制培养基是培养微生物的第一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阻止一切微生物生长
              C.配制好的平板冷却凝固后需倒置放置
              D.培养基溅在皿底和皿盖之间的平板可以用来做对照实验
            • 6. 以下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鉴定纤维素分解菌用刚果红染色法
              B.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在培养基中加人酚红指示剂
              C.计数土壤中的尿素分解菌应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平板
              D.分离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要到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去寻找
            • 7. 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接种台⑤培养皿⑥接种环⑦培养基⑧果汁.
              A.②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
              C.①②③⑥⑧
              D.①③④⑥⑧
            • 8. 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以下是科研人员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梅的菌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图示培养基中除了添加 ______ 以外,应含有碳源、氮源、水、其他无机盐等基本营养物质.
              (2)接种以前要进行系列稀释操作,目的是在固体供养基表面形成 ______ .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 ______ 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通常每种稀释液需涂布三个平板,取其平均值.若将最后一个试管中的菌液每次吸取 0.lmL涂布培养后获得平均值是48个菌落,则lg土壤中含有此菌的菌株数是 ______
              (3)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到选项不需要的是 ______ (填序号).
              ①酒精    ②培养皿   ③显微镜    ④无菌水
              (4)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 ______
              (5)产值酸梅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值酸酶.图中降解圈大小与植酸酶的 ______ 有关.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 ______ 是产值酸酶最理想的菌株.分离并获得菌种后,若需长期保存,应使用 ______ 法.
            • 9. 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人员从土壤和腐烂的秸秆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
              (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 .为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接种环为工具,则用 ______ 法进行接种.
              (2)先将样品悬液稀释后涂在放有滤纸条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得到初筛菌株.再将初筛菌株接种到以 ______ 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2~5天,加入刚果红溶液后,依据出现的颜色反应进行筛选,观察菌落特征并测量 ______ .同时将初筛菌株制备成的菌液放入加有滤纸条的液体培养基中,恒温振荡培养8天,观察滤纸条的破损情况.结果见表.由表可知,8种菌株中1、3、7号菌株产酶能力较强,原因是 ______
              菌株编号
              检测指标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7号 8号
              DP 5.91 1.73 6.54 1.53 3.23 1.76 7.29 1.34
              滤纸破损 +++++ +++ +++++ ++ ++++ +++ +++++ ++
              注:①DP=(D/d)2,其中d表示菌落直径(cm),D表示水解圈直径(cm)
              ②“+”为滤纸边缘膨胀,“++”为滤纸整齐膨胀并弯曲,“+++”为滤纸不定形“++++”为成团糊状“+++++”为半清状
              (3)为进一步研究1、3、7号菌株对秸秆降解的效果.分别用这三种菌株对秸秆进行处理,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对秸秆和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见图.

              由图分析可知,三种菌株对的 ______ 降解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 ______ 的降解率变化最大.整体分析号菌株 ______ 的降解效果最好.
            • 10.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但在黄花青蒿素中含量却很低.
              (1)青蒿素几乎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醚,对热不稳定.因此,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宜采用 ______ (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 ______ (填“水蒸气蒸馏”或“乙醚萃取”)的方法.
              (2)HDR和ADS是青蒿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两种关键酶.研究表明,通过转基因并结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黄花蒿中过量表达HDR和ADS能够提高青蒿素产量.与黄花蒿无菌苗作为外植体,用基因工程转化黄花蒿叶肉组织,在MS+1.0mg•L-16-BA+0.05mg•L-1NAA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四周左右可获得再生芽.
              ①配制MS固体培养基时,加入琼脂作为 ______ ,加入植物激素6-BA和NAA作用是 ______ .通常,培养基中还需加入 ______ 以利于无菌培养.
              ②配制分装好的培养基,连同其他器械一定要进行 ______ 灭菌.接种外植体时,所有操作都必须在 ______ 旁进行.
              (3)植株采集后,进行青蒿素的提取实验,结果发现,在植株的不同部位,青蒿素的含量有明显差异.从基因表达的角度分析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