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

              (3)小明同学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进一步分离纯化目的菌,该方法先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制备该步骤中用的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___。

              (4)下图为______________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 2.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
              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_________________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2)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_________________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___________(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3)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h,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h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___________(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

              (4)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 3. (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 ______ 、 ______ 和渗透压等条件.由于该细菌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变异类型容易选择、 ______ 、 ______ 等优点,因此常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______ (消毒、灭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和 ______ ;静止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 ______ .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______ .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______ .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______ .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 ______ 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 4. 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

              (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加入多环芳烃菲作为唯一碳源,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______.
              (3)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______.
              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______.
              (4)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______次.
              (5)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
              ①取9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为A、B、C.
              ②______.
              ③______.
              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锥形瓶中多环芳烃菲的降解率.
            • 5. 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在自然界氮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土壤或水体中的有机物(如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的尸体)在分解过程会产生对动物毒性很强的氨,硝化细菌可将氨或铵盐氧化为易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具体过程如图: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类型是 ______ 。
              A.自养需氧型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型   D.异养厌氧型
              (2)硝化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_。当水体过于纯净时,硝化细菌会形成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_______。
              (3)对于混有硝化细菌、蓝细菌和大肠杆菌的悬浮液,可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微生物筛选.在筛选硝化细菌时,其培养基成份包括_________。(以下材料供选择:H2O、葡萄糖、纤维素、牛肉膏、(NH42SO4、KNO3、无机盐、琼脂、伊红-美蓝染料),接种后并培养。制备培养基时,灭菌与调pH值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如利用上述培养基筛选大肠杆菌菌落,则应另外添加的成份是______,菌落特征为______。
              (4)将采集自养殖池中的水样1ml稀释100倍,然选取稀释后的水样1ml,接种于上述硝化细菌选择培养基上培养。该实验接种所使用的工具是____。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并计数,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如图2,则该养殖池每毫升水含有硝化细菌________个。
            • 6. 临床试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菌落,可用______法或_____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____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____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____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____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择抗生素______.
            • 7.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难溶性磷酸盐,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够将难溶性磷酸盐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可溶性磷的优良解磷菌株,以便将其添加到有机肥中,改善植物磷元素供应。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固体培养基中难溶性磷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溶解,会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如图),透明圈直径(D)与菌落直径(d)的比值(D/d)代表微生物溶解磷的能力大小。

              实验步骤:

              步骤1  取某地区土样5g制得土壤溶液后稀释,取稀释液1mL接种到基础培养基A上,在适宜温度下培养72h。

              步骤2 在基础培养基A上用接种环挑取代表性菌落再次接种,培养3~4d后观察菌落特征和透明圈的大小,初步筛选出三种优良解磷菌株(如下表)。

              菌株

              透明圈直径

              (D)

              菌落直径

              (d)

              D/d

              M-3-01

              18.8

              12.3

              1.5

              B 3-5-6

              20.7

              8.0

              2.6

              T 1-4-01

              9.1

              6.5

              1.4

              分析回答:

              (1)从物理形态看,培养基A属于_____培养基。培养基中磷源应该是____。

              (2)步骤1中接种方法是_____,步骤2中接种环的灭菌方法是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溶解磷能力最强的菌株是_____。

              (4)为进一步测定初步筛选的三种菌株实际溶解磷的能力,研究人员将它们接种到基础培养基B中,并在37℃、200 r·min-1 摇床培养,定期取上清液,测定溶液中可溶性磷含量,得到下图所示曲线。

              ①用摇床进行培养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表明最优良的解磷菌株是____________。

            • 8.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2分)据报道,从部分企业生产的速冻食品中检出葡萄球菌超标,“细菌门”事件引起公众普遍关注.葡萄球菌能分解卵黄中的卵磷脂,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周围会出现特有的乳白色的乳浊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兴趣小组欲检测某果汁类食品中含有葡萄球菌,请帮他们完善下列步骤.
              ①配制培养基:称取适量的牛肉膏、蛋白胨、NaCl、琼脂等,加入蒸馏水,搅拌加热至完全溶解后调节PH,分装到锥形瓶后进行 ______ ,在无菌状态下加入卵黄液(100mL10%灭菌NaCl溶液中加一个鸡蛋黄,振荡均匀)摇匀后立即倒平板.
              ②接种:取待检测果汁2.5ml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中,制成接种样液.
              实验组:将接种样液用 ______ 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
              对照组:将 ______ (2分)用划线法接种在含卵黄的固体培养基上或不接种作为空白对照.
              将上述接种后的培养皿同时放在36℃的恒温箱中培养48h.
              观察:通过观察培养基表面 ______ (2分)。
              (2)培养基中的牛肉膏和蛋白胨为葡萄球菌生长和繁殖提供 ______ (2分).葡萄球菌能耐受高浓度的NaCl溶液,所以在配制培养基时加入 ______ 可以将它分离出来,此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3)若要统计某土壤样品中该活菌数目,宜采用 ______ 法.在此操作中将1mL的菌液稀释1000倍,最后在培养的三个平板上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20、121和125.据此可得出每克土壤中该细菌的含量为 ______  个(2分).
            • 9. (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共10分)为研究“某品牌酸奶中乳酸菌数量及其对抗生素耐药性情况”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的细菌培养基除了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主要营养成分外,还应加人适量的 ______ 和琼脂.在培养基各成分溶化与灭菌之间,要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2)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过程③所示的方法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 ______ (2分) .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后,所得数据需要乘以 10 n次方后,才可表示乳酸菌的数量(单位:个/mL),这里的n= _____ (2分)
              (3)请完善“检测乳酸菌对青霉素、四环素耐药性”的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1:分别取                          (3分)加入三组无菌培养皿中,再加人灭菌并冷却到 50°C左右的培养基,立即混匀,静置凝固成平板.
              步骤2:向三组培养基中分别接种待检测的乳酸菌菌种.
              步骤3:将接种后的三组培养基和一个                     都置于适宜温度等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观察比较培养基中菌落生长情况.
            • 10.

              科研人员发现,工业污水中有一种极难降解的含氮有机物NS(无色的NS与碘作用可形成蓝色反应),但可被NS分解菌高效降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NS分解菌的过程中,以NS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按用途属于_________培养基,NS可为NS分解菌提供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若要对NS分解菌加以纯化并计数,可采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

              (2)NS分解菌培养过程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为排除杂菌污染,应设置的对照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欲鉴定筛选得到的NS分解菌是否具有实用价值,在培养NS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除了加入必需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______用于颜色反应鉴定NS分解菌。若用上述培养

              基比较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可用相同NS浓度的上述培养基培养不同菌株,一定时间后,通过测定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不同菌株降解NS能力的大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