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相关问题:

              (1)在酿制葡萄酒时,课外小组用同一种葡萄汁对三种酵母菌进行发酵能力测试,结果如下:

               

              原重(g)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菌种1

              150.5

              151.83

              150.85

              149.38

              148.34

              147.32

              145.94

              菌种2

              158.4

              156.73

              154.78

              152.99

              152.10

              151.24

              150.04

              菌种3

              164.8

              163.82

              161.51

              159.43

              158.24

              157.25

              155.49

              从表格中培养基重量的变化分析,发酵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 。进行发酵前,发酵瓶要注意清洗干净,并且要使用_______消毒。

              (2)某同学在制作果酒之后,欲进一步制作果醋。他先接种优良的醋酸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进一步发酵。请分析能否得到果醋?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制作腐乳、泡菜时,需要氧气的是______ ,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

              (4)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可以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制备培养基时,常用______做唯一碳源,制成_____(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 2.

              人和哺乳动物的尿中含有尿素,大量尿素的存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土壤中有些细菌含有脲酶,可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现对土壤中的这类细菌进行分离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培养细菌时必须进行无菌操作,包括培养基和各种器皿都必须是无菌的,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灼烧灭菌。

              (2)将样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接种培养.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__________附近进行操作.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用含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筛选能分泌脲酶的细菌,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培养基.若培养基中存在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其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这是由于尿素被分解产生的______使pH升高,酚红指示剂产生的颜色变化,从而证明这一菌株可以尿素为氮源.变色区域越大,表明该菌株利用尿素的能力_______。

              (4)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通常须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________、________、pH等条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能达到此目的的培养基称为________。

              (5)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

              (6)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___________。

            • 3. 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细菌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细菌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后者_________。

              (2) 土壤样品需稀释后振荡摇匀,用_________准确吸取0.1 mL土壤悬液,滴加在培养基中,均匀涂布,将培养皿倒置后放在_________中培养一段时间,获得细菌菌落。

              (3) 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共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液0.5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则每毫升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

              _________个。

              (4) 研究人员用鉴别培养基来鉴定细菌,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得到部分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图中菌落_________的细菌最适合作为目的菌保存。不考虑基因突变,上图甲中鉴别培养基中的菌落周围是否都有透明圈?_________


              (5)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6) 图中菌种若要长期保存,应该将其放在_________条件下。

            • 4.

              如图为分离微生物的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微生物培养时,选取_____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2)若要对分离的细菌做进一步的鉴定,还需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指示剂,若指示剂变红,说明培养基的PH____________,这样可以鉴定这种细菌可以分解尿素;若要鉴定是否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覆盖_________染液,10~15min后,倒去该染液,再加入1mol/L的NaCl溶液,15min后,也倒去该溶液,若菌落的周围出现__________,说明此细菌能分解纤维素.

              (3)在 105 稀释度下求出 3 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63,那么,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为_______________.

            • 5. 下图表示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操作流程,请回答:

              (1)水蒸气蒸馏法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A操作过程应控制______________,以防止胡萝卜素分解;B操作过程中要在加热瓶口安装______________装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C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 6.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玉米秸秆糖液酒精

               (1)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        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多选)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         (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           ,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 7.

              分离筛选降解纤维素能力强的微生物对于解决秸秆等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人员从土壤和腐烂的秸秆中分离筛选出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菌株,并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研究。


              (1)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为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若以________为接种工具,则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


              (2)先将样品悬液稀释后涂在放有滤纸条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得到初筛菌株。再将初筛菌株接种到以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培养2~5天,加入__________溶液后,依据出现的颜色反应进行筛选,观察菌落特征并测量______________。同时将初筛菌株制备成的菌液放入加有滤纸条的液体培养基中,恒温振荡培养8天,观察滤纸条的破损情况。结果见表。由表可知,8种菌株中1、3、7号菌株产酶能力较强,原因是___________。

              注:①DP=(D/d)2,其中d表示菌落直径(cm),D表示透明圈直径(cm)②“+”为滤纸边缘膨胀,“++”为滤纸整齐膨胀并弯曲,“+++”为滤纸不定形“++++”为成团糊状“+++++”为半清状




              (3)为进一步研究1、3、7号菌株对秸秆降解的效果。分别用这三种菌株对秸秆进行处理,并在第5天和第10天对秸秆和秸秆中含有的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等组分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测定。结果见下图。由图分析可知,三种菌株对______的降解最强,与第5天结果相比,第10天秸秆各组分中______的降解率变化最大。

            • 8.

              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多、分布广,包括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自养细菌能直接利用光能或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化学能同化CO2合成有机物(例如硝化细菌),异养细菌从有机物中获得能源和碳源(例如纤维素分解菌),人类根据需要从土壤中分离提纯各种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要筛选硝化细菌,培养基中一般不加入碳源,从功能上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培养基。获取纯净培养物最关键的是                              

              ⑵要鉴别所分离的细菌是否为纤维素分解菌,需在培养基中加入CR溶液,观察培养基中是否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      ,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操作的每一步都要在                       附近完成。⑶在鉴定胡萝卜素粗品时,如果标准样品只形成一种色素带,而提取样品形成了多种色素带,其原因可能是                                                 

              ⑷茉莉花精油的提取流程如图:


              过程A表示                 ,向粗提精油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的目的是                

            • 9.

              某生物兴趣小组试图探究牛和山羊的瘤胃中的微生物对尿素和纤维素是否有分解作用,设计了实验,并成功筛选到能降解尿素的细菌和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1)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培养基的主要特点是                          

              在进行该实验时,甲同学从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甲同学的实验结果产生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由于供体动物不同 ②由于培养基被污染 ③由于操作失误 ④没有设置对照

              (2)为了对分离出的分解尿素的菌种作进一步的鉴定,在原配置的选择培养基中加入      ,使其变红色,原因是细菌体内合成的___________将尿素分解为氨和CO2,pH增高。

              (3)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过程中,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        ,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           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4)甲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乙同学在实验时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结果,则纤维素分解菌位于         位置。



              A.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 10.

            利用纤维素酶降解秸秆,条件温和且无污染。研究人员从农田中采集土样,筛选出分泌纤维素酶的菌株,并研究其产酶条件。

             (l)纤维素分解菌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应该属于          

             (2)用         的培养基可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若将菌液涂布在培养基培养后,发现菌落密集、连成一片,说明菌液浓度过       ,此时需要                  ,才能获得单菌落。

             (3)用刚果红染色法进一步筛选分解纤维素能力强的菌株,下图中透明圈产生的原因是          ,图中最适合作为目标菌株的是             

             

            (4)得到纯化菌株后又进行多组实验,流程如下:

            该实验的目的是                  ,若以滤纸为底物进行实验,实验结果的酶活力可以表示为           ,为进一步提高菌株产酶能力,还可以探究                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