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树皮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具有独特抗肿瘤作用的物质,目前靠从树皮中提取紫杉醇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从红豆杉树皮中分离出具有产紫杉醇能力的内生真菌。将获得的菌丝体分别置于不同pH或温度的培养液中,并加入适量酶X溶液,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收集纯化的原生质体,结果如下。图表结果表明,酶X在________条件下活力最佳。


              酶解温度(℃)

              原生质体产量(×106个/mL)

              25

              12

              28

              22

              32

              31

              35

              26

              (2)培养基灭菌常采用__________法,灭菌后需要冷却到______________℃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平板冷却凝固后倒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收集到的原生质体培养液稀释104倍后,各取_____ mL稀释液分别均匀涂布在3个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18、19、17。这种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菌落数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接种的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的数量。

              (4)Rag2基因缺失小鼠不能产生成熟的淋巴细胞。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Rag2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图:


              ①步骤①中,在核移植前应通过____________去除卵母细胞的__________。 
              ②步骤②中,重组胚胎培养到__________期时,可从其内细胞团分离出ES细胞。 
              ③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Rag2基因的表达载体。可以根据Rag2基因的__________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Rag2基因片段。用HindⅢ和PstⅠ限制酶分别在片段两侧进行酶切获得Rag2基因片段。为将该片段直接连接到表达载体,所选择的表达载体上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酶的酶切位点。 
              ④ES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条件下,可以维持不分化的状态,也可以诱导分化为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因而是研究_______________的理想材料。

              ⑤上述治病方法虽然操作复杂,但效果较为可靠,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 2.

              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0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某一温度下pH=b时,H202酶催化H202分解产生的0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丙为几种酶的相对活力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可以选择“H202和H202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却不适宜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c点表示pH过高,H202酶失活,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仍呈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pH改变为a时,e点__________(“上移”、“下移”或“不动”), 原因__________。
              (4)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反应温度降低时,d点可能__________。
              ①不变    ②左移   ③右移
              (5)嫩肉粉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你认为丙图中最适宜用来制作嫩肉粉的是________酶,原因是________。

              (6)菠萝含有菠萝蛋白酶,虽然会被胃酸分解破坏,但还是有部分人会在吃后15〜60分钟左右出现口腔溃疡、喉咙和胃部不适等症状。试解释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A、B图依次表示唾液淀粉酶浓度一定时,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A                           B

              (1) 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其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

              (2) 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3) 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


              (4) 在得到图A曲线的实验中,各种无关变量的控制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


              (5) 下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先将淀粉酶和淀粉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2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 ℃表示)环境中持续10 min,再将酶和淀粉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装置图如下):



              ① 本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


              ② 该实验应采用________(试剂)检验结果。


              A. 斐林试剂  B. 双缩脲试剂  C. 碘液  D. 苏丹Ⅲ染液


              ③ 若实验结果显示,某低温和高温下,淀粉水解程度相同,则高温和低温对酶活性影响的机理是否相同?________;应如何设计实验对此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


              ④ 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应在________(填环境条件)下,在不同试管中滴加等量的HCl、蒸馏水、NaOH溶液进行实验。

            • 4.

              某兴趣小组探究37℃条件下pH对某动物体内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pH值

              1.0

              X

              3.0

              4.0

              5.0

              6.0

              7.0

              8.0

              淀粉酶活性

              mg/g•30min

              200

              203

              250

              300

              350

              490

              450

              200

              蛋白酶活性

              μg/g•30min

              1520

              1750

              1500

              1400

              1020

              980

              700

              500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实验中对该类因变量的检测方法常有_______________。

              (2)表中X为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

              (3)表中数据说明:不同的酶__________不同。

            • 5.

              已知大麦在萌发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α-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GA

              溶液

              半粒种

              子10个

              实验步骤

              实验

              结果

              步骤1

              步骤2

              1

              0

              1

              1

              带胚

              25 ℃ 保温24 h后去除种皮,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淀粉液

              25 ℃ 保温10 min后各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碘液,混匀后观察溶液颜色深浅

              ++

              2

              0

              1

              1

              去胚

              ++++

              3

              0.2

              1

              0.8

              去胚

              ++

              4

              0.4

              1

              0.6

              去胚

              5

              0.4

              1

              0.6

              不加种子

              ++++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

              (1)α-淀粉酶催化_______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_。这两支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实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酶促反应速率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某一温度下pH=b时,H2O2酶催化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丙为几种酶的相对活力与pH关系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可以选择“H2O2和H2O2酶”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却不适宜用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原因是温度除了会影响H2O2酶的活性,也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e点表示pH过高,H2O2酶失活,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仍呈紫色,其原因是H2O2酶变性失去的是空间结构,而H2O2酶中的________仍然存在。

              (3)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pH改变为a时,e点________(“上移、下移、不动”),其原因是产物氧气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相关。

              (4)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反应温度降低时,d点可能________(“不变、左移、右移”)。

              (5)嫩肉粉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蛋白酶对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进行部分水解,使肉类制品口感达到嫩而不韧、味美鲜香的效果。你认为丙图中最适宜用来制作嫩肉粉的是________________酶,其原因是在一定的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6)菠萝中的菠萝蛋白酶会被胃酸分解破坏,但有部分人会在吃后15~60分钟左右出现口腔溃疡、喉咙和胃部不适等症状。试解释把切成片或块的菠萝放在盐水里浸泡一段时间后再食用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食盐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该酶引起的刺激。

            • 7.

              下面两个图是某研究小组探究H2O2分解的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图2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1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曲线AB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2实验过程中增加H2O2酶的含量,请在图2中利用虚线绘出可能的曲线变化情况。

            • 8. 结合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为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一部分图解,如看到________(答特征)的菌落,说明R型细菌转变成了S型细菌。

              (2)为了充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还在培养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作为对照,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

              (3)后来,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被32P标记的DNA,表明DNA具有________性,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4)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被32P标记的DNA分子。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找到两条链都是31P的DNA分子。

              (5)艾弗里的细菌体外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共同设计思路都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地、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 9.

              (一)下图为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①]细胞膜

              (1)若该细胞是浆细胞,则合成抗体的细胞器是[⑤]________。

              (2)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是[ ]________。

              (3)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 ]________。

              (4)细胞器②是进行________的主要场所。

              (5)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________。

              (二).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薄膜上。

              (2)光反应的产物O2来自于①________的分解。

              (3)②③是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②表示还原氢[H],则③表示________。

              (4)若图中④________的供应量减少,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5的含量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三).下图为某种二倍体动物细胞的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

              (1)A图表示________分裂,该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填“体细胞”或“生殖细胞”)。

              (2)B图表示________分裂,细胞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________。

              (3)该动物不分裂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有________条。

              (四).下图为人类某遗传病系谱图,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请据图回答:

              (1)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

              (2)Ⅲ7基因型是________。

              (3)Ⅱ6与Ⅲ7可能相同的基因型是________。

              (4)若Ⅲ7与一个带有该致病基因的正常女性婚配,则他们生育一个男孩患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

              (五).下图表示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完成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图中⑤表示________。

              (2)手指碰到针尖,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②传导。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

              (4)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六).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属于初级消费者的生物有________种。

              (2)蜘蛛与灰喜鹊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同时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

              (4)请写出狐狸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七).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视野较暗,可以换用________面镜。

              (2)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时,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染液是________。

              (3)用0.3g/mL蔗糖溶液浸润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产生了质壁分离现象,此时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________。

              (4)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时,常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5)在验证“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时,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两只烧杯编号A、B,各加入10mL的淀粉糊,然后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作为实验组,B烧杯中加入等最蒸馏水作为________组。

              ②室温(20℃左右)放置一段时间后,在A、B烧杯中各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观察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________烧杯。

              (八).为探究某“加酶洗衣粉”中蛋白酶的最适催化温度,研究小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过程中控制的自变量是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取8支试管,分别编号,并加入等量的________溶液,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②再向8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大小相同且等量的蛋白块;

              ③观察并记录:________。

              (3)实验结论:该加酶洗衣粉中蛋白酶的最适催化温度是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