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该实验中设置D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 。

              (3)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沸水浴加热后,A试管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但在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

              (4)若完全反应后,C试管对应的酶活性变化为下图中的曲线3,则试管A和B对应的曲线分别是___ 、___。


            • 2.

              目前全球能源危机,各国政府积极开发新能源。利用植物淀粉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酸性淀粉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比较甲、乙、丙三种生物所产生的淀粉酶的活性。

              【实验原理】略

              【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的淀粉酶提取液(酶浓度相同),淀粉溶液等

              【实验步骤】

              (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2)在下表各列的字母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


              (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37℃的水浴中,保温1小时。

              (4)四支试管冷却后滴入等量碘液。

              (5)观察比较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填写表中的数值A_____、B_________、C_______、D的颜色深浅程度______________(用+或—表示)。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甲、乙、丙三种生物中,最具有开发价值的是_________。

            • 3.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l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__ ,向3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________________。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

                  (2)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pH为________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而pH偏高、偏低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 4.

              (一)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原因是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合成原料是______,催化化学反应的原因是______.(二)小麦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矿质元素,请设计实验证明镁元素是小麦的必要元素。
              实验材料用具:完全培养液甲,缺镁完全培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镁的可溶性盐
              实验步骤:1.取两盆长势良好且相同的小麦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分别编号A、B。
              2.A盆中的植物用适量完全培养液培养,B______________。
              3.将两盆植物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其长势4.实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科学研究的严谨出发,要进一步证实A、B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因为镁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是            ,发现B盆中植物叶片又变绿了。

              6.在该实验中对照组是___组.

              7.请设计一个表格表示该实验结果:

            • 5.

              下面是几组同学所做的部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所用试剂

              植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鉴定

              西瓜汁

              斐林试剂

              植物细胞中脂肪的鉴定

              花生子叶

              酒精、苏丹Ⅲ染液

              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血浆

              双缩脲试剂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淀粉、淀粉酶

              斐林试剂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酵母菌、葡萄糖溶液

              澄清石灰水、重铬酸钾溶液

              (1) 上述各组实验中,所选材料不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所用试剂不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以上均填表中序号)。

              (2) 实验②中,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与其他实验相比,需用________(仪器)进行观察。

              (3) 实验⑤按照下图装置进行操作,如果两组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能否说明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__________。对实验现象准确的描述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趋势。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 6.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叶片顶端的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成补充囊,囊内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捕虫囊下半部内侧囊壁有很多消化腺,分泌出稍带黏性的消化液,消化液有消化昆虫的能力。

              为探究该消化液的性质,即所含有的消化酶种类,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请你完成有关的实验方案设计。

              (1)实验假设:猪笼草捕虫囊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

              ①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

              ②酶的催化需要__________(条件)。

              (3)材料用具:洁净的试管若干支、瘦肉块(蛋白质)、肥肉块(脂肪)、清水、猪笼草新鲜分泌物、水浴锅,等。

              (4)实验程序如下表:

              组别

              物质

              A

              B

              C

              D

              新鲜分泌物

              2mL

              -

              2mL

              -

              清水

              -

              2mL

              -

              2mL

              瘦肉块

              +

              +

              -

              -

              肥肉块

              -

              -

              +

              +

              适宜温度的水浴锅内保温相同一段时间

              实验结果

               

               

               

              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A组瘦肉块、C组肥肉块均消失,B、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

              ②若A组瘦肉块消失,B、C、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C组肥肉块消失,A、B、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A、B、C、D中的肉块都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l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向3号试管内加入            ,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2)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号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多,其余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少。

              (3)某同学打算使用以上材料用具,再增添若干水浴保温箱,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思路是否合理?                     ,原因是                         

            • 8.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

              (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______.
              (2)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本实验中要探究的自变量是______,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_.
              (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以通过观察______确定.
              (4)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______变量.
              (5)用双缩脲试剂检测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溶液呈______色,原因是______.
            • 9.

              为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分别向A~E 5支试管中加入适宜浓度的唾液淀粉酶2mL,调节各试管的pH如下表,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液2mL。37℃保温10min后,加入斐林试剂或本尼迪特试剂显色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的多少代表颜色深浅。

              (1)在本实验中,斐林试剂或本尼迪特试剂检测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表明淀粉酶的最适pH是_______,高于或低于此pH时,酶活性________。

              (3)如果将实验中的淀粉液换成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其他条件不变,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淀粉酶不能催化_____________的水解反应,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

            • 10.

              为研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本实验目的是为了研究_______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2)实验中编号为_______的滤纸片起到空白对照的作用。步骤②中,将贴有滤纸片的培养基置于37℃恒温箱保温的目的是_______。

              (3)上述实验表明,该种淀粉酶在_______环境中活性较高。

              (4)向E组滤纸片补加稀Na2CO3,再完成步骤②~④。若实验结果是不变蓝,则说明未补加稀Na2CO3前,E组实验结果是由于淀粉酶活性______

              _造成的。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