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请你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 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 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 0.1 g/mL 的 NaOH 溶液、质量浓度为 0.05 g/mL 的 CuSO4 溶液、斐林试剂, 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

              (1)实验步骤:

              ①取两试管,编号 A、B,向 A、B 两试管中各加 1 mL 新鲜淀粉酶溶液,然后向 A 试管加 5 滴乙醇,向 B 试管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匀后向 A、B 两试管各加 2 mL 可溶性淀粉溶液;

              ②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 5 min;

              ③从温水中取出 A、B 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

              (3)酶具有催化作用,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分组

              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

              加样

              0.5 mL提取液

              0.5 mL提取液

              C

              加缓冲液(mL)

              1

              1

              1

              加淀粉溶液(mL)

              1

              1

              1

              37℃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

              显色结果

              +++

              +

              +++++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__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__。

              (2)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X处理是使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__(填“深于”/“浅于”)白粒管,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 3. 研究人员从温度为55~65℃的温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请分析回答:
              (1)要检测该脂肪酶是否是蛋白质,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
              ①向试管中注入2mL待测组织样液。
              ②______。
              ③______。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下表表示部分金属离子对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金属离子(mmol/L) 相对活性(%)
              对照组 100
              Mn2+ 123
              Co2+ 79
              Mg2+ 74
              依据表中结果,金属离子______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金属离子对酶的活性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______。
            • 4. 某同学为了研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A、B、C、D、E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mL.
              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③将5支试管放入70℃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mL,摇匀.
              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
              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
              (1)______
              (2)______.
            • 5. 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CO、铅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呼吸、免疫、生殖等系统的功能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研究人员选取长期生活在交通严重拥堵的闹市区的成年居民为一组,长期生活在同一城市郊区农村的成年居民为另一组,分别测定其精子活动率、精子中SDH酶活性和血液中铅的浓度,结果如下:
              组别 精子活动率(%) 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 血液中铅的浓度(μg/L)
              郊区组 68.45 77.78 108.5
              闹市区组 55.38 195.96 145.8
              (注:SDH酶的灰度级:特定染料在SDH酶的催化下被还原成不溶性的蓝色产物,仪器根据样本颜色深浅测出的数值。灰度级数值的大小可以反映酶的活性)
              (1)实验前,要对两组成员的年龄、吸烟、饮酒等情况进行调查,其目的是______。   
              (2)精子的运动与______(细胞器)供能有关。
              (3)已知SDH酶是一种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脱氢酶。精子中SDH酶的灰度级数值增大,此酶的活性______通过影响有氧呼吸中的______过程,最终导致精子运动所需的______不足。
              (4)根据上表检测结果推测,铅对SDH酶的活性有______作用,且随血液中铅浓度的增加其作用______。
              (5)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
            • 6.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直径4cm、厚度0.5cm的马铃薯块茎圆片若干,随机平均分为三组
                            组别
              步骤
              1组 2组 3组
              1mol/L的HCl溶液 浸泡5min -- --
              1mol/L的NaOH溶液 -- --
              蒸馏水 -- -- 浸泡5min
              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多余的液体
              3%的过氧化氢溶液 5滴 5滴
              及时观察现象 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均无气泡产生
              (注:“--”表示不做处理。)
              请分析作答:
              (1)表格中的①是______,②是______,③是______。
              (2)该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至少写出两项)。
              (3)及时观察时,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均无气泡产生,是因为______。
              (4)放置几分钟后,该组同学发现3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1、2组马铃薯块茎圆片上竟然有少量气泡产生。请分析:3组基本无气泡继续产生的原因是______;1、2组有少量气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 7. 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pH对人体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支含有等量酶溶液的相同试管,PH设置如下.每支试管加1块1cm3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表:
              酶溶液的pH   1       2       3        4        5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   13      9       11      45>6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2)酶活性最强时的pH是______.
              (3)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_____.
              请用2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方法______
              (4)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______.
            • 8. 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 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除酶以外的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请将下列操作按顺序排列:
              ______→⑤______→______→②
              ①加入酶  ②检测产物  ③保温并计时  ④加入pH缓冲液  ⑤加入底物
              (2)已知酶的主要作用为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那么活化能的定义是______。
              (3)C组的产物浓度明显低于另外两组是因为在60℃环境下______,导致酶失活。
              (4)若此酶为从动物体内提取的某种消化酶,则研究它在生物体内的合成和运输使用的科学方法为______,其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
            • 9.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位同学使用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冰块,温度计,试管,恒温水浴箱等材料和设备做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同时说明改正的理由。
              错误一:______。
              改正:______。
              改正的理由:______。
              错误二:步骤三有误。
              改正:______。
              改正的理由______。
            • 10. 为探究不同离子对肠淀粉酶(最适 pH 为 8)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开展了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步 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及试剂
              实验步骤
              1号
              1%NaCl溶液(mL)
              2号
              1% CuSO4溶液(mL)
              3号
              1% Na2SO4溶液(mL)
              4号
              蒸馏水(mL)
              ①加入试剂 1 1 1 1
              ②加入pH 8缓冲液(mL) 1 1 1 1
              ③加入1%淀粉溶液(mL) 1 1 1 1
              ④加入肠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⑤各试管室温下反应2min
              ⑥加入刚配制好的斐林试剂1mL
              ⑦将各试管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
              ⑧观察、记录结果 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
              (或浅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
              (1)分析实验过程: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
              ②四组实验中起空白对照作用的试管编号为______。
              ③实验中加入缓冲溶液维持培养液中的 PH 稳定,属于对实验______变量的调节。
              (2)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①比较 1 号与 3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 论是 Cl-对肠淀粉酶的催化活性有______作用。
              ②比较 2 号与 3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③比较 3 号与 4 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 1%Na2SO4溶液______(属于/不属于) 无关变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