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酶分离提纯的基本步骤,正确的流程顺序是(  )
              ①层析提取酶蛋白  ②过滤  ③破碎细胞  ④沉淀酶蛋白  ⑤结晶酶蛋白
              A.③②④①⑤
              B.④③②⑤①
              C.④⑤③①②
              D.③②⑤④①
            • 2.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打孔器获取新鲜的厚度为5mm的三片土豆,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步骤 土豆片A 土豆片B 土豆片C
              ①处理 静置 煮熟后冷却 冰冻
              ②滴加质量分数3%H2O2溶液 1滴 1滴 1滴
              ③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几乎不产生气泡 产生少量气泡
              A.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土豆片的厚度大小是该实验的因变重
              C.温度不会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
              D.该实验可以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
            • 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O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4.
              如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测定的不同pH测定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H为11时,淀粉酶的活性完全丧失
              B.pH为3和9时,淀粉酶的活性不同
              C.试管中溶液的ph有13调为7后,淀粉含量明显减少
              D.先将淀粉与淀粉酶溶混合后,再调节各组混合液的pH
            • 5.
              如表为探究酶的催化特性所进行实验基本过程及结果,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H2O2溶液 4ml 4ml 4ml 4ml 4ml 4ml
              其他物质
              (等量)
              蒸馏水 新鲜唾液 二氧化锰 猪肝研磨液 煮沸的
              猪肝研磨液
              5℃的猪肝
              研磨液
              实验现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
              A.比较1、2、4试管,可以得出酶具有专一性
              B.比较1、3、4试管,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
              C.将5、6试管转人37℃水浴锅中,气泡产生速度相同
              D.反应结束后3、4试管中产生的气体量相等
            • 6.
              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在“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最快的实验组的pH就是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值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应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
              C.用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混浊,可准确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 7.
              对下列示意图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该细胞失水过程中①内溶液的浓度高于②内溶液的浓度
              B.对应图乙(b)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a)中的Na+
              C.图丙曲线1 为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果将反应温度略微升高,变化后的曲线最可能是3
              D.图丁中的①是mRNA,该过程最终形成的②③④⑤具有不同的结构
            • 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9. 下面是研究人员以复合酶制剂为材料进行研究的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20 30 40 45 50 60
              不加酶去污力/% 15 18 20 21 21.5 22
              加酶去污力/% 30 40 48 50 48 37
              A.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复合酶制剂去污力的影响
              B.实验所用污布上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等均会影响实验结果
              C.实验结果表明,加复合酶制剂后的洗涤温度以40-50℃为宜
              D.当温度高于60℃时,加人的复合酶制剂会失去催化活性
            • 10. 下列关于实验和生产实践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与水温、水质和洗涤方式等因素有关
              B.生态缸制作后期,为了防止动物死亡,定期通入适量的氧气
              C.在家中用70%含水量的豆腐制作腐乳,6月比11月更易成功
              D.扦插枝条的基部浸泡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生根数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