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该实验中设置D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 。

              (3)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沸水浴加热后,A试管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但在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

              (4)若完全反应后,C试管对应的酶活性变化为下图中的曲线3,则试管A和B对应的曲线分别是___ 、___。


            • 2.

              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在“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的实验中,配制好的尿素固体培养基加上封口膜后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灭菌,冷却后加入用_________漏斗过滤的尿素溶液。漏斗用后需用适宜浓度的___浸泡,再用蒸馏水冲洗,干燥后保存。 

              (2)在“果汁中的果胶和果胶酶”实验中,可以用___(A.50%乙醇 B.70%乙醇 C.90%乙醇 D.95%乙醇)鉴别果胶。果胶酶可以从黑曲霉或______中提取,配制这些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需要将pH调至____。

              (3)果酒制作果醋过程中,通入空气需要经过_____过滤。果醋发酵结束的标志是pH_____。 

              (二)下图表示动物细胞克隆和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相关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过程①常应用____方法导入重组诱导基因后得到干细胞;部分干细胞经过诱导可分化成全身的不同组织或器官,说明这些细胞具有____性。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液中必须通入O2和CO2,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

              (2)该过程中甲和乙细胞可经过生物诱导剂______的作用形成丙细胞。取一个丙细胞,放在含大量失去____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特定培养体系中培养,最后产生大量的细胞群,这种方法为____法。 

              (3)下列关于经③和④过程得到单克隆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该过程应用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原理    B.该过程应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C.丙细胞要具有分泌多种抗体的能力   D.丙细胞的形成先通过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进行抗体检验

            • 3.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主要有α-淀粉酶(在pH3.6以下迅速失活,但耐热)和β-淀粉酶(不耐热,70℃条件下15min后就失活,但耐酸)。请根据以下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目的]测定40℃条件下α-淀粉酶的催化效率。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

              [主要器材]麦芽糖标准溶液、5%淀粉溶液、斐林试剂、蒸馏水、恒温水浴锅、试管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不同浓度麦芽糖溶液,与2ml斐林试剂生成标准颜色。取7支洁净试管编号,按下表中所示加入试剂,再将试管置于60℃水浴中加热2min,取出后按编号排好。

              试 剂

              试 管

              1

              2

              3

              4

              5

              6

              7

              麦芽糖标准溶液(mL)

              0

              0.2

              0.6

              1.0

              1.4

              1.6

              2.0

              蒸馏水(mL)

              X

              1.8

              Y

              1.0

              Z

              0.4

              0

              斐林试剂(mL)

              2.0

              2.0

              2.0

              2.0

              2.0

              2.0

              2.0


              表中X、Y、Z代表的数值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以萌发的小麦种子制取淀粉酶溶液,将装有淀粉酶溶液的试管置于______________,以获得α-淀粉酶溶液。

              步骤三:取A、B、C、D四组试管分别作以下处理:

              试 管

              A1

              A2

              A3

              B1

              B2

              B3

              C

              D

              5%淀粉溶液(mL)

              1

              1

              1

               

               

               

               

               

              α-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蒸馏水(mL)

               

               

               

               

               

               

              1

               

              40℃ 水浴锅中保温(min)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步骤四:将A1和B1试管中溶液加入到E1试管中,A2和B2溶液加入到E2试管中,A3和B3溶液加入到E3试管中,C、D试管中的溶液均加入到F试管中,立即将E1、E2、E3、F试管在40℃水浴锅中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分别加入__________,并经过____________后,观察颜色变化。

              [结果分析]用比色法获得试管中麦芽糖浓度:将E1、E2、E3试管中的颜色与______试管进行比较得出结果;计算出α-淀粉酶催化效率的________。

              [讨论] ① 实验中F试管所起的具体作用是排除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从而对结果进行校正。

              ② 若要测定β-淀粉酶的活性,则需要对步骤二进行改变,具体的操作是将淀粉酶溶液____________处理一段时间,从而获得β-淀粉酶。

            • 4.

              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

                玉米秸秆糖液酒精

               (1)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        酶进行水解,使之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2)(多选)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            

                 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   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   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   

                 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                        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

               (3)若从土壤中分离产生这种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培养基为         (按功能分),培养基中的碳源为            

               (4)从生物体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           ,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固定化酶技术。

              (5)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           ,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           

            • 5.

              某同学为验证pH对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制订了下列实验方案。请回答:

              实验方案:①取5支试管,标上A、B、C、D、E。

              ②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

              ③然后再向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 mL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④在A试管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B试管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C试管中加入2 mL蒸馏水,D试管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2%的氢氧化钠溶液,E试管中加入2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

              ⑤实验进行5 min后测定试管中可溶性淀粉含量。

              (1)请指出上述实验方案中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上述实验方案修正后,重新进行了实验,记为实验一。同时还做了如下实验二:将加入5支试管中的淀粉酶溶液的量减半,重复上述实验。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淀粉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



              ①曲线甲是第____次实验的结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曲线甲和乙中,淀粉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a、b两点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下面是有关酶的探究实验,课题是探究 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 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 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______,向3号试管内加入 __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______.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 ______,并记录实验现象.
              (2)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叶片顶端的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成补充囊,囊内有蜜腺,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捕虫囊下半部内侧囊壁有很多消化腺,分泌出稍带黏性的消化液,消化液有消化昆虫的能力。

              为探究该消化液的性质,即所含有的消化酶种类,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请你完成有关的实验方案设计。

              (1)实验假设:猪笼草捕虫囊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

              ①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性;

              ②酶的催化需要__________(条件)。

              (3)材料用具:洁净的试管若干支、瘦肉块(蛋白质)、肥肉块(脂肪)、清水、猪笼草新鲜分泌物、水浴锅,等。

              (4)实验程序如下表:

              组别

              物质

              A

              B

              C

              D

              新鲜分泌物

              2mL

              -

              2mL

              -

              清水

              -

              2mL

              -

              2mL

              瘦肉块

              +

              +

              -

              -

              肥肉块

              -

              -

              +

              +

              适宜温度的水浴锅内保温相同一段时间

              实验结果

               

               

               

              注:+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A组瘦肉块、C组肥肉块均消失,B、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

              ②若A组瘦肉块消失,B、C、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C组肥肉块消失,A、B、D中的肉块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A、B、C、D中的肉块都不消失,则消化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l号试管内加入l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           ,向3号试管内加入            ,并振荡试管。

              ②向l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多少,并记录。

              (2)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号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多,其余试管产生的气泡较少。

              (3)某同学打算使用以上材料用具,再增添若干水浴保温箱,用来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该思路是否合理?                     ,原因是                         

            • 9.

              下列是关于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实际问题:

              (一)鸭梨醋饮属绿色健康饮品,既保存了鸭梨中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等营养成分又兼具果醋醒酒护肝、助消化、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养生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下图为鸭梨醋饮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了提高该微生物的利用率,最好用       法对其进行固定。固定后应在固定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       ,转移至鸭梨汁中发酵。

              (2)过程②需要控制的条件      (至少列举两点)。过程②所用微生物与过程①所用的微生物结构上最显著的区别是        

              (3)若利用新鲜的鸭梨获取DNA,应事先去皮剪成小块,后添加      ,进行搅拌和研磨,再过滤收集滤液。

              (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

              (4)由下图推知,该实验的目的是      ,50℃时加酶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最适含量是        

              (5)下表是添加脂肪酶的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实验记录,请据表回答问题:

              若实验组1号洗净所需时间接近7 min,最可能的原因是       

              (6)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两项提高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措施:       

            • 10.

              【加试题】

              为研究某生物制剂(W)具有促进细菌B增殖的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以细胞数变化为检测指标,提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培养瓶若干个、液体培养基、W、细菌B、细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W后体积变化等因素;细胞计数的具体操作过程不作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培养液;培养液成分变化不利于细菌B生长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请回答:

              (1)实验思路:

              ①取细菌B,经稀释后得到菌液,在显微镜下用         进行计数,并记录。

              ②取菌液分别接种于以下两组培养瓶中,每组若干瓶。

              甲组:液体培养基

              乙组:         
              ③将上述两组样品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述两组中的培养瓶内的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进行计数,并        
                      
              ⑤对实验数据进行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3次的检测结果):

              (3)分析与讨论

              ①培养过程中,细菌B的增长方式为           形增长。
              ②为提取细菌B内的酶,对该菌进行破碎时,应将其        

              A.置于蒸馏水中           B.用纤维素酶水解

              C.置于稀盐酸中           D.冷冻研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