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制作泡菜时需要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其方法是______。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为______,引起生物致癌。
              (2)制作腐乳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______(填“增多”或“减少”),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3)玫瑰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是世界香料工业不可取代的原料,提取出的玫瑰精油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主要是______。提取时玫瑰花瓣与清水的质量比一般为______。
              (4)为获得一种能高效降解农药的细菌(目的菌),向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将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转到固体培养基中,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处理后再倒掉,这样做是为了______。
            • 2. 某兴趣小组将豆腐块灭菌,接种微生物后培养2d,加入适量食盐,经密封放置10d后制得豆腐乳。在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短肽和氨基酸含量越高。为探究其原因,该小组取适量豆腐乳制成样液,等量加入各试管,进行了以下实验。
              处理编号 处理方法 显色结果
              37℃放置0 min 加入等量
              双缩脲试剂
              紫色
              37℃放置10 min
              37℃放置120 min
              100℃加热5 min后,
              37℃放置120 min
              紫色
              (1)在腐乳的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属于______生物(真核或原核),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实验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后,样液的颜色将______(变紫或不变)。
              (3)处理④中,100℃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4)如果处理③与处理④相比,显色较______(浅或深),且处理③与处理②相比,显色较______(浅或深),则表明豆腐乳中蛋白质被微生物产生的______分解。最终使小分子肽和氨基酸等含量增加,因此保质期内豆腐乳放置越久风味越佳。
            • 3.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某同学利用鲜苹果汁来制作果酒和果醋时,在发酵装置的排气口上连接的胶管长而弯曲的目的是______。在利用果酒进行果醋发酵之前,需要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_____。
              (2)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需要进行密封发酵,原因是______;并注意控制腌制的______等;还要跟踪检测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
              (3)腐乳制作过程中防止杂菌污染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腐乳易被人体吸收的原因是______。
            • 4. 腐乳是我国民间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请回答有关问题:
              (1)腐乳制作中,起主要作用的生物是______,它与乳酸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2)在腐乳制作中,加盐的目的是(写三个)______、______、______。
              (3)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什么要控制在______左右。如果含量过高,会______。
            • 5. Ⅰ.腐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大豆食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腐乳制作是利用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______将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传统的腐乳制作和现代的腐乳生产中菌种分别来源于______。
              (2)腐乳制作可分为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前期发酵:将豆腐块平放在笼屉内,温度控制在15~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完成前期发酵的判断依据是______。后期发酵: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在后期发酵操作中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应用无菌技术,其目的是______。
              Ⅱ.某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生物技术实践,按如图所示的流程进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3)该同学在材料的处理上存在两处错误,请改正:①______;②______。
            • 6.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相关问题:
              (1)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后密封的目的是______。所使用的发酵液能使酵母菌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无法适应,因为这种发酵液具有______的特点。
              (2)下面为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代表______,其主要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还能______。
              ②在腐乳腌制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与细菌相比,毛霉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
              (3)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酒精浓度较高时,通常不适宜进行醋酸发酵,原因是较高浓度的酒精会______,使产酸量下降。
              (4)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要煮沸,其目的是______。在泡菜腌制过程中经常向坛口边缘的水槽中补充水分,目的是提供______环境。
            • 7. 生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生物技术相关问题:
              (1)无菌技术目的是获得纯净的培养物,关键是______,微生物筛选原则是______。
              (2)在果醋制作过程中时,醋酸菌在______时,可将糖分解成酷酸;在糖源不充足时,也可以利用酒精生成醋酸。
              (3)腐乳是豆腐经微生物发酵后制成的食品,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该发醇过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其产生的______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水解,发酵完成后需加盐腌制,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原因是______。
              (4)制作泡菜时蔬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在______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色染料。
              (5)玫瑰精油适合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原因是______。
            • 8. 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是中国传统食品的加工方式之一。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酒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酒精发酵后转入醋酸发酵前,除改变温 度外,还需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_____。
              (2)制作腐乳时,离瓶口越近的,加盐量越大,原因是______。 腐乳外部致密的一层皮是______,而果酒变酸后表面一层菌膜是______,这两种微生物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3)泡菜发酵过程中有亚硝酸盐的产生。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______,因为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色化合物。
            • 9. 《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播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捧,其中介绍的腐乳和泡菜是我国独特的传统发酵食品,几百年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的,民间老法生产腐乳为自然发酵,现代腐乳生产多采用优良的毛霉菌种进行发酵,现代化生产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民间制作腐乳时毛霉来自______。
              (2)当豆腐上长出毛霉后,对豆腐要进行A处理,是指______。腐乳制作的后期要加入酒和多种香辛料配制的卤汤,其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原因______。
              (3)泡菜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
              (4)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______,与______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5)补充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步骤:1.配置溶液2.制备标准显色液3.______4.比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