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关于脂肪的鉴定、DNA的提取、有丝分裂和色素的提取等实验中都涉及酒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可用无水酒精提取并分离色素
              B.脂肪的鉴定可用苏丹Ⅲ染液,镜检前须先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C.有丝分裂实验中用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来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
              D.DNA的提取实验中,冷却的95%酒精能够降低温度促进DNA的析出,同时也能够溶解杂质
            • 2.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用8%的盐酸可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
              B.《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可以用低倍镜观察原生质层和液泡大小
              C.《三大有机物的鉴定实验》还原性糖类和脂肪的鉴定原理相同,都是用显微观察法
              D.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可用95%的冷酒精析出含少量杂质的DNA
            • 3.
              下列实验材料、试剂等,不必放入冰箱的是(  )
              A.层析光合色素后的滤纸
              B.长期保存得到的菌种
              C.用于粗提取DNA的酒精
              D.保存PCR所需的Taq酶
            • 4.
              下列有关用鸡血进行DNA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操作,错误的是(  )
              A.鸡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后,用玻棒搅拌
              B.用蛋白酶纯化溶解于2mol/LNaCl溶液中的DNA
              C.在溶有DNA的滤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后,用玻棒轻缓搅拌
              D.将卷在玻棒上的丝状物加入到4mL二苯胺试剂中,沸水浴加热,冷却后观察
            • 5.
              为了获得较多、较纯、较完整的甜菜总DNA,科研人员比较了A方法(通过CTAB裂解细胞,并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B方法(通过SDS裂解细胞释放核DNA,使蛋白质变性)、C方法(通过高盐沉淀蛋白质)从嫩叶、块根中提取总DNA的效果,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关检测结果如下,其中氯仿-异戊醇不溶于水且密度均大于水,DNA不溶于氯仿-异戊醇,蛋白质等溶于氯仿-异戊醇.分析回答:
              ①将液氮冷冻的组织研磨成粉末

              ②分别用A、B、C三种不同方法处理

              ③DNA粗提液在65℃水浴保温60min,搅拌均匀

              ④加氯仿-异戊醇,离心取?,加冷酒精,收集沉淀

              ⑤加入RNA酶,37℃水浴保温20min,重复步骤④

              ⑥将沉淀室温干燥后,溶于超纯水中,-20℃保存备用
              结果检测
              组织 方法 组别 OD260/OD230 OD260/OD280 得率/μg•mg-1
              嫩叶 A方法 A1 1.970 1.821 0.105
              B方法 B1 1.973 1.719 0.096
              C方法 Cl 1.647 1.568 0.082
              块根 A方法 A2 1.888 1.888 0.029
              B方法 B2 1.811 1.682 0.030
              C方法 C2 1.376 1.320 0.020
              注:①纯净的DNA样品OD260/OD230值约为2.0,过低表明小分子物质残留较多;②纯净的DNA样品OD260/OD280值约为1.8,若比值大于1.8表示存在RNA残留,若小于1.8表示存在蛋白质残留.③得率是指每毫克组织所提取的DNA量.
              (1)步骤③将DNA粗提液在65℃水浴保温60min的目的是 ______ .步骤④“?”表示 ______ .
              步骤⑤中加RNA酶的作用是 ______ .
              (2)影响DNA纯度的物质主要有 ______ .提取的DNA中RNA残留较多的方法是 ______ .为材料提取DNA的得率较高,原因是 ______ .
              (3)电泳可以直观对比DNA的完整性,分子大小不同的DNA在凝胶上迁移速率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条带.如图是上述实验中提取到的总DNA 凝胶电泳结果,其中M是已知大小的不同DNA的混合物.实验结果显示A、B方法提取的总DNA电泳结果只有一条带,而C方法有明显的“拖尾”现象.

              ①只出现一条带的原因是 ______ .
              ②出现“拖尾”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 .
            • 6.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下列叙述的是(  )
              A.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浓度调至0.14 mol/L,滤去析出物
              B.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将丝状物溶解在2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D.由于DNA对高温耐受性较差,故需向DNA滤液中加入冷酒精
            • 7.
              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统计结果可能比实际值小
              B.实验室腐乳制作时,若酒的浓度偏大,则发酵时间会缩短
              C.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提取时若搅拌速度过快,鉴定时溶液蓝色会偏浅
              D.血细胞计数板洗涤后未经干燥处理而直接用于酵母菌的计数,结果会偏小
            • 8.
              如图表示生物实验中通过研磨提取有关物质的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操作:
              ①图中实验材料A可以是下面的 ______ .(填字母)
              a.花菜b.香蕉c.猪肝d.猪血
              ②若选用植物组织,研磨前加入的B一般为 ______ ,作用分别是 ______ .
              ③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DNA丝状物分别放入2mL如表所示的3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相应的3种滤液,含DNA最少的是滤液 ______ .
              溶液种类 滤液
              1 2mol/L的NaCl溶液 e
              2 0.014mol/L的NaCl溶液 f
              3 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 g
              (2)若图示为“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的实验操作:
              在检测滤液C中是否含有还原糖时,向C中加入的是 ______ 色的斐林试剂,欲得到实验结果,还需要进行的步骤是 ______ .
              (3)若图示为“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
              ①研磨前加入的B应包括 ______ ,为了防止有机溶剂的挥发,操作过程中除了加快研磨速度外,还需 ______ .
              ②将研磨液进行过滤时,需要在漏斗基部放上 ______ .
            • 9.
              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获得的含有DNA的黏稠物分别按下表处理3次,则DNA主要集中在标号(  )
              操作 粘稠物 滤液
              2mol/L的NaCl溶液搅拌过滤
              0.14mol/L的NaCl溶液搅拌过滤
              95%的冷酒精搅拌过滤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 10.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固定化酶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常用的细菌基础培养基,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C.相同pH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
              D.向鸡血细胞中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以获得无杂质的DNA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