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三倍体毛白杨(XY性别决定)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朱志娣教授为首的课题组,采用染色体加倍等技术,经过十五年研究所取得的新品种。三倍体毛白杨具有速生、优质、高效特点;是纸张制造的理想原料,出浆率为普通杨树的两倍。三倍体毛白杨非常适合黄河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同时它的耐寒、抗旱、速生性的特点很适合三北地区防护林带栽种。
              如图为三倍体毛白杨的两种培育途径

              (1)Ⅱ与Ⅰ相比的优势为______。
              (2)观察发现在雄性配子中含有两条结构相同的性染色体。产生2n雄性配子的原因为______。
              (3)Ⅱ途径中三倍体毛白杨的性染色体为______。
              (4)三倍体毛白杨也解决了早春飞絮和花粉的烦恼,请解释原因。______。
            • 2. 科学家研究发现,棉花染色体基数为n=13,二倍体棉种染色体组分成为A、B、C、D、E、F、G7类,野生棉二倍体含有G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含有13个大染色体的组和13个小染色体的组,其中大染色体为A染色体组,小染色体为D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属于[AD]复合染色体组棉种。异源四倍棉种由两个非同源二倍体,n=13的棉种相遇,经天然杂交成异源二倍体2n=2x=26,后在自然条件下,杂种染色体组加倍成双二倍体2n=4x=52(即异源四倍体)。三交种异源四倍体是由三类染色体组组成的异源四倍体,拓宽了棉属遗传资源,为选育具有突破性状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了新种质。 如图:
              (1)野生棉二倍体植株体细胞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条,亚洲棉AA和比克棉GG进行人工杂交,需要在母本开花前先姜除雄蕊,授粉后需要______。
              (2)异源二倍体AG染色体加倍时,需要在______时期用特定的药物处理。用异源四倍体AAGG来培育AAGD,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诱变育种,使其发生基因突变而获得,原因是______。
              (3)一般情况下,三交种异源四倍体AAGD在育性上是不可育的,原因是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______而不能产生配子。
              (4)若需要大量繁殖三交种异源四倍体AAGD的植株,可以通过______技术。若AAGD偶然也能产生可育的花粉,与野生棉二倍体杂交后出现染色体数目为42的细胞后代,其原因是______(填下列字母)。
              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
              b.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
              c.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e.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染色体增加等现象
            • 3. 变异和基因重组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大来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以发生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也可以发生以______ 为单位的变异,
              (3)可遗传变异的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育种中。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______;______。
              (4)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______
            • 4. 玉米为常见的二倍体植物,宝鸡地区种植面积较广。为获得用于生产的优良品种,育种工作者做了多种实验。如图为获得生产用植株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可能是______,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
              (2)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人工诱变育种,所产生的变异是______(有利的、不利的、多害少利的)。
              (3)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且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种。⑨______
              (一定、不一定、无法确定)是单倍体。
              (4)如表为宝鸡某地玉米中一对等位基因(T、t)的基因频率变化,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年份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T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t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45 0.83 0.90
              ①1970年杂合子的频率为______。
              ②1930年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数目接近,这句话对吗?______。
              ③据表中数据可知______(显性、隐性)性状更能适应该地区变化的环境。
              ④该生物在70年中______(是、否)进化了,原因是______。
            • 5. 黑腹果蝇的第Ⅳ号染色体多1条(Ⅳ号三体)或者少1条(Ⅳ号单体)都可以生活,而且还能繁殖后代。科学家在一群野生型黑腹果蝇品系中,偶然发现了无眼果蝇。为探究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是否在第Ⅳ号染色体上,利用黑腹果蝇Ⅳ号单体和Ⅳ号三体进行如下实验。
              组别 亲本(P)类型 F1的表现型和比例
              无眼×野生型单体 野生型:无眼=1:1
              无眼×正常野生型 野生型
              无眼×野生型三体 野生型
              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变异类型看,无眼性状的产生来源于______,三体和单体属于______。
              (2)若只做甲组实验,能否依据结果确定控制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为什么?______
              (3)科学家利用正常无眼果蝇对乙、丙两组的F1分别进行测交实验,进一步证实了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上,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
            • 6.
              现代生物技术在花椰菜遗传育种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育种技术人员已经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花椰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绘制了主要的花椰菜品种核酸指纹,为品种测试、新品种以及种质资源评价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已经建立了花椰菜稳定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比如将抗虫基因、豇豆胰蛋白抑制剂以及抗黑腐病等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中,获得具有较高抗性的新种质,为育种提供了良好的材料.将其目的基因导入花椰菜植株细胞的方法通常为 ______ .
              (2)为加快花椰菜育种纯化的速度,育种技术人员利用了花药和小孢子等细胞进行培养.从细胞到形成纯合子所用生物工程技术是 ______ .
              (3)花椰菜的花为两性花,某二倍体花椰菜品种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8条,在研究其核酸指纹(也是单倍体基因组)时,需测定 ______ 条染色体.
              (4)育种工作者发现,利用白菜(2N=20)与花椰菜(2N=18)进行杂交,可得到白菜-花椰菜二倍体植株,但是却不可育,育种技术人员再用 ______ (化学试剂)处理白菜-花椰菜植株的 ______ 后,便可得到可育的新品种.接着育种技术人员又尝试将该新品种与白菜(2N=20)杂交,仍然可以得到种子,由该种子发育成的植株为 ______ 倍体(用具体数字表示),其染色体数目为 ______ 条.
              (5)以花椰菜为材料也可提取DNA,常用的方法为研磨法,却不能像鸡血那样,用蒸馏水使其破裂,其原因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