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制备杂交瘤细胞时,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由于细胞融合是随机的,且融合率达不到100%。结果得到的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杂交瘤细胞外,还有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和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

                 细胸内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D途径和S途径。B淋巴细胞同时具有两条途径合DNA,骨髓瘤细胞S途径缺失。

              (1)人们创建杂交瘤技术是为了获得具有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价值的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做点是________。

              (2)如果用可以阻断细胞内DNA合成D途径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融合体系的细胞中,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胸是不能增殖的,其原因是________;但是短期内________(填细胞名称)可以增殖;若利用上述培养基,对存活细胸经多次传代培养,最终只得到杂交瘤细胞,其余细胞不能存活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得到所需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

              (4)杂交瘤技术中的细胞融合和抗体分泌都离不开细胞膜,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

            • 2.

              埃博拉病毒(EBOV)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利用相应的生物学技术制备出抗EBOV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EBOV。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给小鼠注射纯化的EBOV蛋白,一段时间后,从小鼠的________中获取浆细胞,将获得的浆细胞与小鼠的________细胞融合,再经过至少________次筛选、检测,最终可获得所需的杂交瘤细胞。

              (2)方法二:科学家从细胞中分离出无限增殖基因(prG),可将prG基因导入能产生抗EBOV抗体的小鼠浆细胞中,导入prG基因的浆细胞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以上两种方法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或带有prG基因的浆细胞,可在________的环境、营养、适宜的________和一定的气体环境等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以便源源不断的产生抗EBOV的单克隆抗体。

              (4)方法二中,若用PCR扩增方法获取目的基因,则需要用到________酶,该方法能够成功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以便合成引物。

            • 3.

              下列是利用生物技术制备抗体的两个途径模式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至②所获取的抗体1称为____________,其中过程①是指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技术。

              (2)④过程需要____________酶,⑤过程需要的工具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处需要筛选,其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__(填“选择培养基”或“鉴别培养基”)。结构甲的组成必须包括启动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目的基因等(写两项)。

              (4)如果想用棉花产生该种抗体,则⑥过程的受体细胞通常选用____________菌,经过筛选后再侵染棉花体细胞,转化成功后通过____________技术获得能产抗体的转基因棉花植株。

            • 4.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莫罗单抗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肾移植病人防止异体排斥反应的第一只单克隆抗体,该药通过与所有成熟的T细胞相互作用,可有效的抑制淋巴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莫罗单抗可通过细胞工程来制各,在诱导细胞融合时,可使用的物理方法有______(至少答出两种),不同于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技术手段是利用______诱导细胞融合.
              (2)制各过程中还需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融合细胞,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均不能生长,只有融合的______才能生长,这种细胞的特点是______.
              (3)莫罗单抗若通过基因工程来制备,该技术的核心关键是______,所用的工具酶是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所采用的技术是______.
            • 5. 如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1)过程A表示______,①的名称是______.
              (2)过程B中,细胞②经过了______,发育到______时期.
              (3)⑤是______细胞,其是从图中结构[]______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在功能上,这类细胞具有______特性.
              (4)⑤中的细胞经过C过程诱导出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其根本原因是______的结果.
            • 6. H18杂交瘤细胞产生的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对于人体肝癌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H18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凋亡现象制约着细胞的高密度培养以及生产能力的提高,通过基因工程以改造H18杂交瘤细胞的抗凋亡能力,相关研究步骤如下:
              ①细胞培养:将人肝癌细胞在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培养液,漂洗后调整细胞悬液浓度为1×107个•mL-1
              ②细胞融合及筛选:将脾脏细胞悬液和骨髓瘤细胞悬液在50%PEC作用下进行融合,筛选出能产生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的H18杂交瘤细胞.
              ④改造H18杂交瘤细胞:利用PCR技术获得小鼠的bel-Xi基因(抗凋亡基因),构建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法导入H18杂交留细胞,再筛选出抗凋亡能力明显提高的H18杂交瘤细胞.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肝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小牛血清的目的是______,培养液中还需加入一定量抗生素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②中,肝癌细胞免疫小鼠需在一定时间内间隔注射3次,其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③中,除了用50%PEC促进细胞融合外,常用的生物诱导因素是______,步骤④中通过脂质体法将表达载体导入H18杂交廇细胞的原理是______.
              (4)与普通抗肝癌药物相比,用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与相应抗癌药物结合制成的“生物导弹”治疗肝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5)乙醇有诱导细胞调亡的作用,为了建立H18杂交瘤细胞凋亡检测模型,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诱导H18杂交廇细胞凋亡,其结果如图所示,抗凋亡细胞株的建立与筛选应选择的诱导条件是______.
            • 7. 流感病毒最早是在1933年由英国人威尔逊•史密斯(Wilson Smith)发现的,他称为HIN1,现有很多变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______种.
              (2)流感病毒抗原变异幅度大,容易形成新的亚型,此时人群普遍缺乏对它的免疫力,往往引起较大的流行.人类缺乏对新型病毒的免疫力的原因是______.
              (3)如图是一种RNA流感病毒疫苗研制流程.请回答有关的问题: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中培养、增殖.图中步骤①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②选择性扩增S基因的关键是找到与S基因所对应的______;检验S基因是否表达S蛋白的关键是获得与S蛋白能够特异性结合的______.
              (4)若要生产抗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需用该流感病毒对小鼠进行反复注射;从小鼠的脾脏中得到相应的B淋巴细胞;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再用______进行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对上述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______和克隆化培养,经多次筛选,就可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培养,就可以从中提取出大量的能抗该流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 8.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


              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 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研究表明,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它表达的H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细胞中过量表达.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目前已成为有效的生物治疗手段.图1表示H蛋白的结构,胞外区具有抗原特异性,图2示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作过程,图中的“+”表示含有、“-”表示没有,Ig表示抗体.

              (1)选择H蛋白作为单克隆抗体的作用靶点,是因为H蛋白在成年个体的正常组织中______(填“低表达”或“高表达”).制备免疫小鼠用的H蛋白(抗原)时,最简便的做法是根据H蛋白______区结构特点构建目的基因,转入原核细胞表达并提纯.
              (2)将H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从该小鼠的脾脏中分离______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使用的化学诱导剂是______.
              (3)将融合细胞在选择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培养基中只有杂交瘤细胞生长.将杂交瘤细胞转到多孔培养板上培养,应用______技术进行抗体阳性检测,从而筛选出______细胞.
              (4)在将筛选得到的杂交瘤细胞通过体外培养获取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为避免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治疗乳腺癌时,可单独使用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也可将该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结合构建“生物导弹”,杀死癌细胞.这充分体现了单克隆抗体______的特点.
            • 10.

              抗体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它有两条H链和两条L链。同一物种C区氨基酸序列恒定,不同抗体的结合抗原的V区氨基酸序列有差异。

              (1)抗体是由___________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若抗体结构中的肽键数目为p,氨基酸数目为a,则二者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2)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____检测以获得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的杂交瘤细胞。为获得大量的单克隆抗体,将得到的杂交瘤细胞置于含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鼠源性抗体会使人产生免疫反应,导致该抗体失效,科学家制备了嵌合性单克隆抗体,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推测嵌合性抗体应由___________(填“鼠源性抗体” 或“人抗体)”的C区和___________(填“鼠源性抗体” 或“人抗体)的V区组合而成。

              (4)为进一步获得更符合治疗要求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对抗体结构进行精细研究,找到既不影响抗体空间结构又降低免疫反应的__________序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对抗体结构进行人源化改造。这种人源单克隆抗体属于____________工程的产物。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