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如图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中国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
              表1   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年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2008年0.761370
              2010年1.111530
              2020年7.02100
              材料二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老龄产业。老龄产业是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而形成起来的产业,既包括生产性产业,也包括服务性产业,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手段。发展老龄产业,一是要从我国实际出发,以满足老人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为目的,提供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商品和服务;培育养老服务市场,让老年人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经济规律办事。三是要保证养老费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费能力。
              (1)指出材料一图和表的信息。运用生产和消费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应对人口老龄化,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职能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破解“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
            •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从1980年中共中央发表《计划生育公开信》到2015年,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5年。“只生一个好”的独生子女政策对我国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缓解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改善民生、提高我国人口素质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当前,中国的人口形势已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生育率过低、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银发浪潮”扑面而来,中国式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有关人士指出,传统观念仍然期待家庭养老,需要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模式,子女要积极承担养老责任。“百德孝为先”,我国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诸多关乎孝道的经典名句。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调整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今天我们倡导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3)有人说:“如今独生子女的增加,使家庭走向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不可行,为此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请对此观点做出评析。
            • 3. 每个人都有退休的时刻,都有需要养老的一天,无论是家庭式养老,还是社会化养老,最终都将作出一种选择。如何优雅地老去,值得人们思考。
              材料一  中国著名的人文学者,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卖掉房子住进昌平区一家养老社区,这引发了社会对养老问题的广泛关注。
              【各方声音】
              钱老:卖掉房子去“租房”养老,这是我能够承受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我的想法。入住养老社区后,我生活的很好。现在只用做3件事儿就行了,第一是修养身体,第二是写作,第三是跟朋友聊天。
              某退休职工:退休后,我们相继看了几家养老机构,心里发凉,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就像“搁浅”了一样。理想的养老院非常稀缺,真希望社会上的养老院,对我们既有生活上、医疗上的照顾,更有精神上、文化上的关怀。
              某家庭子女:我的父母身体不行,我们工作很忙无法精心照顾,所以从放心的角度考虑把父母送往养老院生活,但是我们却遭到了亲戚朋友们怪异的眼神,甚至还被说三道四。
              (1)在当今老龄化社会,是否选择养老院养老,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能回避的,我们终将老去是不争的规律。上述各方声音,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材料二  目前制约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医养分离”的现象。首先是“老而缺养”,满足不同养老需求的社会养老机构缺乏;其次是“养而缺医”,一些养老机构缺乏医疗功能;第三是“医而缺人”,在职业化层面,医疗养老缺乏专业人才;第四是“人而缺管”,在行业管理层面,医疗养老缺乏行业管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在推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应该如何作为?
              材料三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对社会发展和自身健康都有积极作用。让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3)请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老年人如何老有所为?并举例说明。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为80.4%,在有统计数据的183个国家或地区中处第23位。数据显示,自1992年至今,我国劳动参与率已经下降了4.2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22个百分点。目前,我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约为10亿人,劳动参与率下降意味着平均每年有200万左右的劳动力退出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如果未来劳动参与率继续维持下降势头,将加剧劳动年龄人口下降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紧张局面。
              材料二
              进入新世纪,面对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的重大转折性变化,人口总量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家庭养老抚幼功能弱化,少生优生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顺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归纳材料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国家该如何应对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
              (2)结合材料二,运用党的知识,说明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的政治学依据。
            • 5. 2016年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山西省将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六个发展”新理念,坚持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并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材料一    山西省在推动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中通过“五个一批”化解过剩产能:对“僵尸”煤矿、资源枯竭煤矿依法淘汰关闭一批;对部分开采条件较好、储量较多的停缓建煤矿、未开工煤矿,通过兼并等方式整合一批;对已取得路条的,严格按照“减量置换”政策进行产能置换,被置换的煤矿关闭退出一批;对煤与瓦斯楚出矿井和灾害严重矿井依规进行核减产能一批;对于资源储量较多、开采条件较好,但目前开采经济上不台算的且不具重组整合条件的煤矿,可搁置延缓开采或通过市场规律自然淘汰一批。
              山西朔州平鲁区主动适应能源供给侧改革,锁定多元发展的思路,将煤炭伴生资源煤矸石制成了煅烧高岭土、发起了电,甚至做成女孩子常用的美白、防晒化妆品,走出一条节能生产、绿色发展、创新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分析山西省是如何通过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破解煤炭产能过剩问题的。
              材料二    一个社区的居家养老样本:山西某社区是一个老旧纯居民小区,老年人较多。近年来在各级民政部门及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小区建设了老年日问照料中心,建立了老年餐桌、日照护理站、老年康复中心、红色影院、老顽童阳光房等20余项为老年人服务的项目,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这种养老模式既符合中国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又以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方式解决了老年人“无人养”和“无暇养”的问题,因而受到民政部、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予以推厂。社区养老将老人、子女、社会服务机构、政府和居委会多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实现“老有所养“。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和社区应怎样在社区养老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 6. 材料一
              (1)描述图中所反映的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特点,并简要说明其经济影响。
              材料二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3月底,我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27.5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为50到70张。同时,我国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不到30万人,缺口高达1000万;就在这不到30万从业人员中,40岁以上人员占到一半以上,高中以下学历占到七成。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蛋糕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2)新毕业的大学生小明觉得养老产业大有可为,决定投资养老产业。请你试为他策划一个创意项目,申请创业投资基金。须考虑可行性和收益性,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自圆其说即可)
              材料三  居住在家里,白天有人上门洗衣、送饭、料理生活,晚上还能在家人陪伴下度过长夜,感受亲情;居住在社区养老中心,每天看到的是自己熟悉的一草一木,太阳底下,还能跟自己熟悉的“老姊妹”、“老邻居”唠唠家常……这种养老模式,既符合中国人居家养老的习惯,又以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方式,解决了老年人“无人养”和“无暇养”的问题,因而受到重视并广为推崇。
              社区养老将老人,子女、社会服务机构、政府、居委会多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共同努力实现“老有所养”。
              (3)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和社区应怎样在社区养老中发挥各自的作用。
              材料四  爱子女是自然现象,爱老人是文明现象。老人既需要物质供养。还需要精神关怀和慰藉。在养老服务中,社会志愿者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4)如果你是学校学生会主席,请你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以学校学生会的名义撰写一封倡议书,呼吁同学们参与到养老志愿服务中来。
                            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倡议书(草稿)
              亲爱的同学们:
              (原因)

              倡议:
              (具体措施)
              XX中学校学生会
              2016年4月5日
            • 7. 伴随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15年2月,民政部、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以及养老产业的发展。
              2015年,S省发行了“政府引导型养老服务产业投资基金”,募集规模为15亿元,其中财政引导资金3亿元、某创投公司2亿元,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10亿元。在养老基金的扶持下,养老机构及其服务规模将扩大,养老产业链条将延伸至老年健康、医疗服务以及银发旅游、教育、文化娱乐等更多领域。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PPP模式对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义。
              材料三
              S省老年人口1513万,占总人口的15%0近年来,该省着力实施“文化养老”工程:加快老年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建设,建成老年活动中心(站、室)6.8万多个,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政府兴办的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免费开放;出版一批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大字体版本书籍,打造一批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戏剧、电影、电视作品;组织开展全省“敬老文明号”创建和宣传活动,积极引导23万注册志愿者为空巢、失独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建设基层老年文体组织,全省近60%的村和90%的社区都有舞蹈队、秧歌队等老年文艺团体。
              (2)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析S省是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
            •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如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在市场机制条件下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让社会力量“唱主角”,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等,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
              (1)从国家职能的角度看,中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2)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引入社会资本发展养老服务有什么重要意义。
            • 9. 农历马年,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好戏连连。一份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初,国务院分批出台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方案,调整央企高管过高的薪酬分配方案,推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材料二: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1)请从矛盾的角度,谈谈要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及相应的经济学依据。
              (3)有观点认为:加大国家的财政投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老问题。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 10. 以下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及总人口的增长速度变化图。读图并用经济常识回答:

              (1)简述图表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据此推测劳动年龄人口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2012年底中国老龄人口已达1.94亿,2022年将达2.46亿,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14年国务院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请简要说明这一举措的积极意义。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