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分享经济(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整合、分享海量的分散化闲置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首次出现在我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交通出行、房屋租赁、家政服务……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分享经济正渗入更多领城,呈快速发展态势:专车、快车让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改善着城市的环境;小猪短租、蚂蚁短租等短租房平台充分挖掘了闲置房源的潜力,为出游者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公寓民宿;回家吃饭、爱大厨等厨师上门服务平台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私人订制”的大餐,邻里之间也可共享可口饭菜……分享经济正在深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分享经济对国家和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材料一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施的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快速增长,但出生率的下降,使婴幼儿与青少年的消费市场缩小,经济发展面临消费需求不足,老龄化日趋严重,挑战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力。计划生育也过快地改变了中国的人口结构,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用工荒问题凸显,劳动力老龄化影响新技术的推广使用,进而影响生产率水平,降低我国经济的竞争力。
                    材料二  河南省老年人口1300多万,占总人口的13.8%.近年来,我省着力实施“文化养老”工程:加快老年文化、体育、教育设施建设,建成老年活动中心6.8万多个,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和政府兴办的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免费开放,打造一批深受老年人喜爱的戏剧、电影、电视作品;组织开展全省“敬老文明号”创建和宣传活动,积极引导23万注册志愿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建设基层老年文体组织,全省近60%的村和90%的社区都有舞蹈队、秧歌队等老年文艺团体。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和“劳动与就业”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分析我省是如何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
            • 3. 材料: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严重。新生代劳动者希望“要钱更要闲”,不愿意在本地就业。“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1)结合材料,运用“企业的经营”的知识,对H市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对H市面临“就业难”劳动者提建议。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①“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力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局面。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口及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材料二 当人口红利渐行渐远,用工矛盾此起彼伏,招不到人纠结,用不起人更纠结。工资太低PK物价上涨、企业单方发言权PK民工权利、技术人才稀缺PK社会培训体系、产品技术升级PK劳动力结构,种种矛盾诱发“用工荒”。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解决上述矛盾出谋划策。
              材料三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对夫的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有关专家指,全面放开孩对于经济会有-个拉动作用,短期来看,新生儿的出生会促进婴幼儿市场的发展,从长远来看,随着新生人口的增加,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的需求势必增加,新的人口红利将会到来。
              (3)结合材料三,说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唯物论依据。
            • 5.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扬契约精神发展市场经济】
              有学者研究发现,徽州所保存的历史文书,有60%-70%是契约文书,这说明当地传统非常重视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商品买卖讲的是诚信,诚信依靠契约、规则维持,这是徽州成为商业名镇的基础。
              (1)结合材料,从企业和劳动者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树立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加强普法宣传建设法治文化】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986年,全国普法工作开始,每五年一个周期。2015年是“六五”普法活动的最后一个年头,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全国各地更是掀起了普法宣传活动的热潮。
              (2)为扩大普法阵地和影响力,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指出其理论依据。
              【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3)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立法要求的合理性。
            • 6. 观察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根据图一数据,推测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上述变化对扩大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互联网+”大幕拉开。
              材料一“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通过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互联网+”改变了过去的规模生产方式,企业在设计、规划、制造等阶段纳入个性化的、用户特定的标准,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生产。比如:
              “网络众包+工业”:企业通过“众包”平台,发布研发创意需求,广泛收集客户和外部人员的想法与智慧。人们可以把自己的创意通过互联网提供给企业,从而为万众创新搭建了平台。
              “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企业打造智能产品软件服务平台,为不同厂商提供软件服务和技术支持,实现各产品的互联互通,产生协同价值。
              ……
              材料二  面对“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国家及企业纷纷采取措施:德国正计划制订相关法律,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工业4.0成为一项国家战略;在美国,互联网及ICT巨头与传统制造业领导厂商携手,成立工业互联网联盟,重新定义制造业的未来,并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一系列前瞻性布局;在中国,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互联网+”行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是如何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实施“互联网+”行动中应如何发挥制度优势、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 8. 改革开放35年,我国经济结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趋于增强。新型城镇化是未中国发展的战略支点。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路子,实现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融合。

              (1)如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这一现象表明GDP统计指标有何意义?
              (2)运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就业的知识推测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简要说明理由。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许多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材料二:新一轮国企改革,通过简政放权,增强国企发展活力;切实增强国企市场主导地位。中国交通银行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引进其他所有制经济的资金、品牌、技术、产权及监管方式,探索相互参股等形式做大做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通过员工参股、增量奖股、岗位分红等方式改革分配制度,构建企业、员工利益共同体。
                  材料三:两会既是代表委员们共商国是、建言献策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生动写照。在两会上,我们党的主张、政策将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对如何推进依法治国和法制反腐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议案。全国政协委员也为法制反腐建言献策。张德江委员长在今年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修订行政监察法。可以预见,我国法治反腐的进程将大大加快,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策思想将转化为法治基石和制度基础并进一步夯实
              (1)结合材料一,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生产、劳动与经营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
              (3)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三。
            • 10.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新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表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增加值
               
              城镇新增
               
               总量(万亿元)
               
              增速
               
              占GDP比重
               
              就业
               
              2012年
               
              51.9
               
              7.8%
               
              44.6%
               
              1266万
               
              2013年
               
              56.9
               
              7.7%
               
              46.9%
               
              1310万
               
              2014年
               
              63.6
               
              7.4%
               
              48.2%
               
              1322万
              注:2014年,我国推进公司登记制度改革,降低准入门槛,优化营商环境,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国‍家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加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材料二‍当前,我国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和动力机制升级步伐加快,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取‍代模仿型排浪式消费而渐成主流,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给减少,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的一些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大量涌现。
              (1)根据图表(含注)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在经济增速放缓情况下,新增就‍业不降反增的原因。
              (2)针对上述经济形势,如果有人成立一家企业,你会为他提出哪些建议?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