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H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87年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公司。2016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元人民币,其中60%以上的收入来自国外市场。

              材料一

                 三十年来,H公司的业务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解决方案。提供产品只是一次性买卖,而提供解决方案则意味着要围绕客户需求,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第二次转型是将市场从国内拓展到全球。现在,该公司的无线通信技术中心在瑞典,工程技术中心在日本,软件工程中心在印度,互联创新中心在美国硅谷第三次转型是将业务由面向运营商转到面向行业客户,最后转到面向终端消费者。该公司认为,如果没有终端业务,从生态链的角度上讲,就没有办法去贴近最终用户。

              材料二

                  H公司转型成功,靠的是持续管理变革,其模型为“三个软件+四个硬件”的系统结构。“三个软件”指的是企业文化的三要素——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旨在营造有利于变革的文化氛围。“四个硬件”包括:第一,战略(决定企业做什么);第二,业务流程(解决如何高效运作的问题);第三,组织架构和人岗匹配(解决谁来做的问题);第四,激励机制(解决如何让大家努力做并越做越好的问题)。

               ⑴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业务上的一次重大转型是如何推动H公司发展成为世界著名公司的。

                 

              ⑵请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分析法,说明该公司持续管理变革的重要意义。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l7日,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开幕式上做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节选——

                 节选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曾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世界。今天。我们也生活在一个矛盾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到历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垒球性挑战此起彼伏,贫困、失业、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

                 对此,许多人感到困惑,世界到底怎么了?要解决这个困惑,首先要找准问题的根源。有一种观点把世界乱象归咎于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国际社会围绕经济全球化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

                 节选二:世界经济的大海,你要还是不要,都在那儿,是回避不了的。想人为切断各国经济的资金流、技术流、产品流、产业流、人员流,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人类历史告诉我们,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的选择是,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分析国际社会应如何应对“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

              (2)“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第71届联合国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努力改造我们的世界”。

              材料一 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是过去几十年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经济全球化也对有的国家产业和群体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此,李克强指出,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化解,而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各方应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自由贸易体制,使各国经济在双赢、多赢、共赢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二 李克强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题为《携手建设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立场,表明了中国的积极态度,同时展现了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为推动可持续发展,李克强提出以下主张:必须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必须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的大方向。必须携手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正确评价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并说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是如何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的。

            •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H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87年生产销售通信设备的民营公司。2016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5200亿元人民币,其中60%以上的收入来自国外市场。

              材料一

                 三十年来,H公司的业务经历了三次重大转型:第一次转型是从提供产品转向提供解决方案。提供产品只是一次性买卖,而提供解决方案则意味着要围绕客户需求,与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第二次转型是将市场从国内拓展到全球。现在,该公司的无线通信技术中心在瑞典,工程技术中心在日本,软件工程中心在印度,互联网创新中心在美国硅谷……第三次转型是将业务由面向运营商转到面向行业客户,最后转到面向终端消费者。该公司认为,如果没有终端业务,从生态链的角度上讲,就没有办法去贴近最终用户。

              材料二

                 H公司转型成功,靠的是持续管理变革,其模型为“三个软件+四个硬件”的系统结构。“三个软件”指的是企业文化的三要素——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旨在营造有利于变革的文化氛围。“四个硬件”包括:第一,战略(决定企业做什么);第二,业务流程(解决如何高效运作的问题);第三,组织架构和人岗匹配(解决谁来做的问题);第四,激励机制(解决如何让大家努力做并越做越好的问题)。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业务上的三次重大转型是如何推动H公司发展成为世界著名公司的。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系统优化分析法,说明该公司持续管理变革的重要意义。

            •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和嘉宾国领导人、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聚首杭州,就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商讨解决方案,为国际合作指明方向,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材料一 聚焦全球治理,引领G20发展方向,打造全球命运共同体。现有国际机制需要不断补充和逐步完善,层出不穷的全球问题对全球治理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提出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和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实质上再次点出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的时代主题,唯有秉持伙伴精神,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完善全球治理方式,才能应对世界经济增长和人类发展所面临的各项挑战。

               材料二 把脉世界经济,提出中国应对方案,夯实“杭州时刻”主题。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紧迫感已经过去,但受制于各种内外因素,世界经济依然复苏乏力,仍然处于深度调整和新旧模式动能转换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的演讲详细阐释了G20杭州峰会确立的“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主题,再次定调世界经济发展主旋律,代表中国对世界经济病灶开具了有效药方,作为轮值主席代表二十国集团提出了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的中国方案。中国方案力求推动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拓展发展空间,凝聚互动合力,夯实供

              应基础。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G20如何引领发展方向,打造全球命运共同体。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应对方案的提出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复苏的价值所在。

            •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上半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888.6亿美元,同比增长58.7%。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流向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175.9亿美元,增长245.6%,占19.8%,其中流向装备制造业120.4亿美元,同比增长437.5%,占制造业对外投资的68.4%。

              材料二:当前我国经济正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对提升自身产业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有较强的需求,而中国在铁路、电力、通讯、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正好和相关国家的需求形成互补,合作潜力巨大。国务院发布意见,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目前,中国已与埃及建立了产能合作机制;与柬埔寨、赞比亚等国就发展产能合作达成共识,研究产能合作机制,探讨重点合作项目。

              (1)结合材料一、二和有关经济生活知识,对我国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给我国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作出预测,说明你作出预测的依据,并根据预测就材料中的某一行业给出相应的对策


              (2)结合材料二和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在国际产能领域合作的原因 。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大会发布“2016年世界互联网发展乌镇报告”,提出了互联网发展治理的若干趋势,再次提醒世人注重互联网思维的建立。

              材料一:互联网思维,就是在互联网以及相关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以他人为中心”“强调体验”“开放、透明、分享”和“承担责任”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要素。

              材料二:近年来,某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筛选了若干种古文化遗址保护的做法,从中选择最优方案成功地保护了该地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该地成功地运用互联网技术,将本地文化遗产制作成3D宣传片,用现代科技讲述遗产的“故事”。同时,也将本地文化遗产展现给世界,既提升了本地文化的知名度,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思维?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互联网大数据对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何重大意义?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开幕辞中提出:面对当前挑战,我们挑战,我们应该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夯实机制保障。

              材料一  G20峰会通过的《全球投资政策制订指导原则》加强了投资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是国际投资规则制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有利于推动我国进一步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20l5年,中国吸收外资的实际排名为全球第二。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势头也更加迅猛。中国对外投资额令年将越过吸引外资额,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今后两年,中国对外投资快速的增长有望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但我国对外投资总体上还在起步阶段,投资的存量比起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规模偏小。


              材料二 “供给侧改革”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供给侧存在如下问题:面向低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系,没有及时跟上国内中等收入群体迅速扩大而变化了的消费结构:供给体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消费的能力相对比较差;有些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峰值: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过快,削弱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盈利能力等等。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针对供给侧存在的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为供给侧改革提出方法论建议。

            • 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大以来,中国高铁走向世界迎来了新的契机,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在外交场合亲自推销中国高铁,中国高铁“走出去”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材料一:2015年全球高铁运营里程前十位国家 (单位:公里)

              国家

              中国

              西班牙

              日本

              法国

              英国

              意大利

              德国

              瑞典

              俄罗斯

              土耳其

              已建里程

              11 028

              2 665

              2388

              1872

              1574

              1342

              1032

              782

              780

              447

              在建里程

              12000

              1781

              775

              730

              0

              92

              378

              82

              400

              758

              注:①数据显示,未来十年,世界高铁的建设速度将加快,海外铁路基建市场的价值约为3万亿元;②据测算,当前国外建设高铁每千米成本一般为0.5亿美元,而中国为0.33亿美元。

              材料二:经过近十年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高铁已经具备了规模化的整车生产能力,国产化率为70%,并且掌握了牵引系统、网络控制等高铁制造技术,但是制动系统、高铁列车轴承、信号设备等核心零部件依然依赖进口。中国高铁在全面领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难成主竞标人、被发达国家排挤、文化差异等都是中国高铁行业进一步发展的拦路虎。

              材料三:近年来,中国开启了“高铁外交”的进程,作为外交政策,中国把东南亚、中亚国家等邻国以及部分欧洲国家作为高铁推销的对象,构建以中国为起点的高速铁路网,扩大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目前,中国已经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高速铁路合作关系,总合同额为260亿美元。受中国高铁不断取得成功的带动,目前全球都涌动着一股高铁热,世界各国纷纷拟定了高铁发展规划,全世界正在进入“高铁时代”。

               (1)指出材料一含有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中国高铁进一步“走出去”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政府积极开展“高铁外交”的战略意义。 

            • 1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9月4-5日,G20第11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围绕本次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二十国集团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了多项杭州共识:世界经济复苏之力,维护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既要做好短期风险防范,也要注重挖掘中长期潜力,推动世界经济重回强劲轨道,创新增长方式,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加大结构性改革,完善全球金融治理,提升全球能源治理的有效性,重振国际贸易和投资等。

                 材料二 杭州峰会期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五国领导人,就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的金融、贸易、投资和产能合作等经济方面的深入合作,广泛交换了意见,这对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是互利共赢,对世界经济复苏也是十分重要。开展经济合作的中国,既有产能优势产业,又有金融、贸易和投资优势行业。

                 中国重视发展中印关系,中印经济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印度来说也是一次增强自身经济实力的机会,可为印度带来投资、贸易、就业和产业调整的机会。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G20杭州峰会达成的杭州共识的依据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说明加强金砖国家之间经济方面的深入合作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