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

              材料二:2015年注定是人民币国际化不平凡的一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及外汇交易中支付结算使用占比的上升;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建立;离岸人民币市场迅猛发展以及人民币作为储备资产越来越为其他国家所认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必然是中国的崛起,伴随着的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因此,包括提高汇率弹性和利率市场化程度、建立现代化金融体系、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放松资本管制并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兑换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改革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主线。
              (1)材料一中的图反映了怎样的汇率形势?材料一反映的状况与材料二所提到的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是否矛盾?为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就人民币国际化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积极意义?
            •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1~9月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和企业性质情况(如下表)
              项目出口进口
              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比)占比(百分比)金额(亿美元)同比增长(百分比)占比(百分比)
              总值16641.2-1.910012400.3-15.3100
              贸易方式一般贸易9013.92.554.26943.1-17.556.0
              加工贸易5775.6-8.834.73241.7-13.826.1
              其他贸易1851.7-1.011.12215.5-10.117.9
              企业性质国有企业1812-4.410.93.97-17.625.0
              外商投资企业7369-5.144.36165-8.249.7
              民营企业74612.144.83138-24.625.3
              注:一般贸易是指中国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贸易,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即为一般贸易货物。其他贸易是除去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其他各种贸易方式的总称。
              材料二中国所面临的外贸形势严峻,外需疲弱、内需不振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低位运行共同影响中国外贸增长。2015年全年中国出口规模基本与上年持平,全年进口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并拖累总体进出口出现下降。但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相对较好,降幅低于全球贸易平均降幅,也低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的外贸降幅。2015年前7个月,中国出口小幅下降0.8%,而欧盟、美国和日本出口则分别下降14.3%、5.4%和8.4%.2016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传统竞争优势继续弱化,贸易摩擦有所加剧,但中国外贸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外贸竞争新优势和新动能也在不断积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帮助外贸企业提升信心、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党和政府在对外贸易中提信心、稳市场的必要性。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特别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趋急、收入差距、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突出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
              材料二: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实施。建议和纲要起草过程中,面向社会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
              (1)结合材料一中存在的问题和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我国政府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出谋划策。
              (2)分析材料二蕴含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 4. 在“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铁路“走出去”步伐正在加快。自2013年秋以来,高铁已成为中国新“外交名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2009-2015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及其营运里程情况

                    年份
               铁路建设投资
              (亿元)
               新线投产
              (万公里)
               铁路营运流程
              (万公里)
               其中:高铁里程
              (万公里)
                    2009      7000      0.56      8.55      0.66
                    2011      5897      0.20      9.32      0.89
                    2013      6638      0.56      10.32      1.1
                    2014      8088      0.84      11.2      1.6
                    2015      8000      0.80      12-
              注:我国迄今铺设的高铁已占世界高铁总长度的50%以上。
              图2015年1-4月份与2014年同期我国各类型企业铁路设备出口情况

              (l)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为了避免海外市场的恶性竞争、打造强有力的国际高铁供应商,中国两大铁路设备制造公司北车集团与南车集团于2014年底宣布合并成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两大集团的30多家工厂生产的电动、内燃机车和铁路设备占中国市场的80%,出口的国家超过80个。2014年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占10%,远远领先于国外同类企业。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经营与发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知识说明南北车集团合并的理由。(9分)
                 材料三:“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实施对外开放、完善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两大战略: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建设中对此做了近一步强调。“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的今天,必须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
              (3)结合材料三,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
            • 5. 注:
              1.2015年我国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增长了10%,其中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15%以上,机动车辆出口增长30%。
              2.2015年初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出口增长6%左右”“促进外贸转型升级”。

              根据以上信息,有人提出“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工作没有实现年初的目标,交出的答案不及格”。你是否赞同这个结论,并结合材料对此进行简要评析。
            • 6.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以智力投入为主的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面向全球市场,加快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外包产业,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和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促进了“中国服务”走向世界和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材料二  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商务部及相关部门科学谋划服务外包产业集聚区布局,不断拓宽购买服务领域,鼓励高校和企业积极开展互动式人才培养,创新服务外包海关监管模式,提供便利通关,提高服务外包产业水平。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学知识,概括我国当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全面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促进服务外包产业的快速发展。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总部设在北京,是继金砖国家银行之后,我国主导成立的又一个国际经济组织。2 0 1 5年4月15日,来自五大洲的57个国家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亚投行成立后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投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重点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
              (1)描述图l、图2分别反映的主要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要成立亚投行?
              (3)结合上述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就实现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 8.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解读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四川作为内陆省份,处于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是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通走廊,拥有通往欧洲的快铁大通道,国际航线数量居中国西部第一。四川电力设备、电子信息、服装纺织、农机农资、能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基础较好、具有特色,但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存在富余产能。借“一带一路”建设之势,四川力争3年内对沿线国家的贸易从200亿美元扩至300亿美元,集中突破20个对外投资项目;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新的千亿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信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新型服务贸易。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四川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机遇。
              材料三“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四川省如何增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展开讨论,提出了建议(见表)。
              (3)列出与表格建议相对应的《文化生活》依据。
              建议依据
              合作开展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实例: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建设国际认知度高的文化网络平台
              注入时代精神,采用动漫、微电影等流行方式,讲好四川故事
              积极参与中国政府与沿线国家互办的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等活动
            • 9.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5世纪末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通过开拓世界市场先后崛起。18世纪后半期以来,英国将蒸汽机应用于工业生产,并拓展全球市场,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19世纪60年代起,以电力技术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逐渐兴起,工业生产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20世纪90年代起,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使美国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1)结合材料四,运用经济常识,谈谈西方强国的崛起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2)运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原理,说明对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态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