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材料一“当你老了,头发花白……”这首脍炙人口、打动无数观众的歌曲《当你老了》取材于爱尔兰诗人威廉-叶芝1893年创作的同名爱情诗歌。2015年1月,在“为你读诗”节目中,百度CEO李彦宏再次朗读了这首《当你老了》,点击量高达300万次,“为你读诗”以“每天为你读一首诗歌”的方式,倡导一种摒弃浮躁与麻木、回归柔软与真挚的诗意生活方式,如今已拥有200万固定听众,累计传播5亿次,覆盖海内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此影响,近年来各种与诗歌有关的微信公众号和APP纷纷涌现,吸引了大量诗歌爱好者。今天的诗歌,已是全民共享的盛宴。
              材料二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农村纷纷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涌现出不少农民身份的诗人。湖南湘阴县“农民文学奖”的评比中,鹤龙湖镇农民危勇创造的18字《咏鸡》诗(“鸡,鸡,鸡,是嘴向天啼,三更呼明月,五更唤晨曦。”)斩获第二届“农民文学将”,被誉为“农民诗人”。当然,也有网友质疑农民诗作的价值和水平,认为这首《咏鸡》诗是抄袭,炒作。对此危勇说:“我是农村人,镇上家家养鸡养鸭养牛,不写这些,写什么?”
              (1)结合材料一,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诗歌能成为全民共享的盛宴。
              (2)有人说:“诗不是诗人的专利,生活的感动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诗人”。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诗歌创作规律的两点感受。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的科学家们在2月1 1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个世纪前就预言的时空涟漪。1916年6月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预测,时空会产生涟漪并产生“引力波”,以光速从物体向外扩张。很多科学家怀疑这种波是否真实存在。1969年6月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宣布发现在引力波撞击探测装置时发出了“声响”。但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再现过,最终所有人都不认同这种结论。1974年马萨诸塞州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教授约瑟夫•泰勒和他的学生拉塞尔•赫尔斯,首次发现了脉冲双星PSR B1913+16,以爱因斯坦预测的速度螺旋式向内靠拢。此次发现被认为是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观测证据,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材料二
                 钱学森先生临终之前曾发出牵动整个中国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有教育专家认为这与中关两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联性。美国教育界受知识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影响。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较强,但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与之相比,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强。面对中国等其他国家基础教育的挑战,美国教育界呼吁建立一个更严格的教育体系。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当中国正在大规模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转向美国教育模式的时候,美国教育界却似乎在通过统一课程标准等方式从相反的方向向中国式教育靠拢。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阐释人类对引力波探测历经百年才探测到的原因。
              (2)“当中国正在大规模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转向美国教育模式的时候,美国教育界却似乎在通过统一课程标准等方式从相反的方向向中国式教育靠拢。”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现象的原因。
              (3)某中学高三学生以“钱学森之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围绕该活动主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3.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致力于将亚投行打造成为亚洲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国际金融机构;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基础设施、实现成员国互利共赢;亚投行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繁荣。非洲发展银行(AFDB)行长近日表示,他希望与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展开合作,以减少非洲国家人民之间的贫富差距。
              非洲发展银行行长称,他希望亚投行将其工作范围扩充至非洲国家,乃至一些拉丁美洲的国家。而在上周,世界银行行长也表达了与亚投行开展合作的意愿。非洲发展银行行长表示:“亚投行在基础设施项目上的投资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对于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1)从《生活与哲学》有关角度出发,分析亚投行建设的正确性。
              (2)分析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政治生活的道理。
              (3)用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建设亚投行将会对我国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