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用好戏讲好中国故事。2015年10月27日,第17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的豫剧现代戏《焦裕禄》受到沪上观众热捧。
              《焦裕禄》没有掉入传统的塑造英雄人物“高大全”和“就事说事”的窠臼,对焦裕禄这一典型人物进行了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解读和诠释,在历史的底色和深刻中,去表现人物的行为选择和人格风范,直面历史又反思历史,契合当前以民生为重的时代主题,做到了历史与当代观众思想的呼应。
              《焦裕禄》在创作中秉持“现代题材用传统表现”的理念,用朴素的舞台气氛来呈现这个戏的演绎,用朴素的情感来演绎一个非常真挚的故事,有话剧舞台式的处理和表达方式,但全戏的核心是戏曲的、是豫剧的,从艺术、美学的角度解决了崇高和真实的关系问题。
              《焦裕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弘扬中国精神。选取“火车站访灾民”、“瓦窑村搞调查”、“登封买粮食”、“为女儿换工作”、“痛斥浮夸风”等几个典型故事,展现了焦裕禄同志“求实、亲民”的可贵品质和伟大精神,深刻体现了焦裕禄“心中装着老百姓”这一主题。
              (1)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豫剧现代戏《焦裕禄》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因。
              (2)运用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精髓的知识并结合相关材料,分析豫剧《焦裕禄》是如何弘扬中国精神的。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的科学家们在2月1 1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引力波: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个世纪前就预言的时空涟漪。1916年6月爱因斯坦创立广义相对论时预测,时空会产生涟漪并产生“引力波”,以光速从物体向外扩张。很多科学家怀疑这种波是否真实存在。1969年6月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宣布发现在引力波撞击探测装置时发出了“声响”。但他的实验结果从未被再现过,最终所有人都不认同这种结论。1974年马萨诸塞州大学艾姆赫斯特学院教授约瑟夫•泰勒和他的学生拉塞尔•赫尔斯,首次发现了脉冲双星PSR B1913+16,以爱因斯坦预测的速度螺旋式向内靠拢。此次发现被认为是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观测证据,获得199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材料二
                 钱学森先生临终之前曾发出牵动整个中国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有教育专家认为这与中关两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联性。美国教育界受知识主要是学生在思考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自我领悟的影响。教师很少给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不断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阅读、思考和写作的量很大,但很少被要求去背诵什么东西,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较强,但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与之相比,中国学校教育深受孔子“学而时习之”思想的影响,老师把知识点一遍又一遍地教给学生,要求学生通过不断地复习背诵,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不强。面对中国等其他国家基础教育的挑战,美国教育界呼吁建立一个更严格的教育体系。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当中国正在大规模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转向美国教育模式的时候,美国教育界却似乎在通过统一课程标准等方式从相反的方向向中国式教育靠拢。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知识,阐释人类对引力波探测历经百年才探测到的原因。
              (2)“当中国正在大规模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模式转向美国教育模式的时候,美国教育界却似乎在通过统一课程标准等方式从相反的方向向中国式教育靠拢。”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这一现象的原因。
              (3)某中学高三学生以“钱学森之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围绕该活动主题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 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
              文化是民族之根,中华文化中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思想,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的思想都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源自中国这块土地,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面向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核心价值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