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好久远的一段时间,但这却是永远不可遗忘的一段英雄岁月,是恢弘史歌般的荣耀,是我们获取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的重要历史记忆。

              回首往昔,也许有很多人会问道,曾经的那场胜利到如今还剩下什么?毕竟,旧物移地,80年可以改变山川大河,80年可以改变城市格局,一眼80年,可以贫穷,也可以富有,总之可以改变的事物很多,可长征胜利当真就只是留在了过去吗?不得不自我发问一句,80、90年后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长征精神?

              勿忘历史,勿忘英雄,勿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意义,并不是什么硬要与“政治正确”羁绊在一起的选择,而是我们作为一名享受先辈奋斗成果的后人,作为一名“大写的人”,应当持有的果敢和正义。长征胜利80周年了,被一些人忘却的东西有很多,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有志青年不能忘记,天下义士不能忘记!这是我们的历史,这是我们的财富!

               ——周成洋《写在长征胜利80周年,为长征精神献礼》

              材料二: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四渡赤水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中国红军将士不屈不挠、艰苦奋斗、严守纪律、爱国为民,无私奉献。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走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新长征路上弘扬长征精神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在当代我们应如何发挥长征精神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作用。


              (3)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请你设置两项活动。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名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以名族的进步获得补偿。中华名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不论多大的灾难,都压不弯她挺拔的脊梁。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2008年冰雪“封冻”半个中国,全国人民用爱心将冰雪融化。汶川、玉树特大地震撕裂了大地,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奋力救灾,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饶,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灾难考验了中华名族,也冶炼了中华名族。“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1)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精神,并说明这种精神在中国人民战胜灾难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2016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的目的是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2)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的哲学依据是什么?请列举两条。

            •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中把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高度概括为“五个就是”: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材料二: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各种困难各种阻力纷纷浮出水面,要想取得改革和建设的胜利,就必须继续弘扬长征精神,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1)结合材料一,说明“五个就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弘扬长征精神的伟大时代意义。


              (3)如果以“中国梦、我的梦·新长征”为主题进行交流发言,请你围绕该主题拟定两条发言提纲(字数在15-30之间)

            • 4.

              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今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数十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长征路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长征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议案》。 代表们认为,红军长征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源泉;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体现了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和伟大情怀,长征精神产生于中国又影响世界,是崇尚正义。追求进步的人类的共同财富。长征与长征精神是我国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软实力和世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长征路线和长征文化的开发,对于让后人铭记历史、让世界了解中国,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申报长征路线为世界文化遗产、长征精神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长征精神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 5.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激励全体人民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

              材料二: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书香中国万里行”、“书法进课堂”等文化活动,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部署要求,全国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引导人们多读书、读好书。该活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素质和境界,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为何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2)结合材料二: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意义。 

            •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相继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了第二步第二阶段,即空间实验室阶段。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分别是: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材料二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索太空的脚步又迈出了关键而坚实的一步,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更是航天人充分发扬航天精神的重要体现。航天精神,就是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顽强攻坚的战斗精神。我们学习航天精神,就是要把这种无怨无悔的精神融入到工作中,把这种严谨细致、精益求精、深耕细作的精神融入工作中,学习他们的战斗精神,勇于担当、善于担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更大的业绩。

                 (1)材料一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弘扬载人航天精神的意义。

            • 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最大的智慧宝库。我们要努力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助推中国梦实现。《百年潮·中国梦》是由中央宣传部学习出版社、中央电视台联合抓取一部大型电视政论片。该片回顾了中华民族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采取纪实的手法讲述各族同胞共筑中国梦的感人事迹;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这些强大的精神信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彭拜动力;有待人友善、恪守信用的,有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这些深厚的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了奋进力量。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要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现代化的表现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深入人民大价的心灵;要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之间的有效融通。

              (1)实现中国梦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加以说明。

              (2)运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如何在传统与现代的融通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