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名篇名句默写。
              (1)蒹葭采采, ______
              (2)《蒹葭》一诗,通过“ ______ __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 2.
              按要求填空。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岱宗夫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
              (6)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8)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
              (10)政入万山圈子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其五)                                 (1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
              (12)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 )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

              (1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 《约客》 )

            • 3.

              燃烧的木棉

                                             梁惠娣

                ①在更远的南方,春天是木棉花燃烧的季节。

                ②在一个下着微雨的早晨,我在街心公园中散步。走着走着,一棵木棉树出现在我的面前。它枯褐色的枝干像垂暮老人布满皱纹沟壑的脸,充满沧桑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一抬头,才发现无数硕大、深红的木棉花在头顶密匝匝地开放,像天空中飘过来一团火红火红的云,又像          ,也像            ,映红了一片天空,是那样耀眼夺目。偶尔,有开得正艳的木棉花从枝头落下,“啪”的一声落到地上,掷地有声,那样响亮,那样决然。

                ③在这样的春天,我最爱到图书馆里看书。图书馆旁边有一个明如镜子的小湖,湖水清澈。湖边,一棵古老的木棉树临湖岸而长,它一树灰褐的枝干,未待绿叶长出,先开出一树繁盛无比的红花来,像美人临水梳妆。她伸出纤纤玉手,描唇画眉,那艳红亮丽的木棉花便是她发髻上的头饰。满树盛开的木棉花与湖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更令人感到惊艳绝伦的美。我每次到图书馆,都坐在靠窗的座位上,安静地阅读。偶尔从书页间抬头,看到无数开放着的木棉花像无数张笑脸,如此灿烂热烈,奔放到肆无忌惮的样子。那时那刻,我的心里也开出一朵朵热情奔放的木棉花来,满心欢欣与感动。有木棉花相伴的闲读,更觉舒心惬意。

                ④在这个木棉花盛开的时节,流连在燃烧的木棉花下,禁不住吟咏木棉花的诗句,惹几分追昔怀远的情思。

                ⑤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写道:“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意思是说,像姚黄魏紫这样名贵的花要向谁要,就连李子樱桃这样的小家碧玉的花也没有。但是南方春色却有不同,满城都是木棉花。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我能想象,走在开遍全城的木棉花下,该是怎样繁盛热闹的景象。

                ⑥明末清初女诗人张乔的《春日山居》里也写到了木棉花,诗曰:“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诗中写了早春二月时晴时雨的气候,木棉花如火如荼地开放,杨柳冒出新芽像一团团浅黄色的烟雾,遇到大雨时,不用开门汲涧泉取水,自接天水烹茶,饶有风味。那样的山居生活令我无限向往。

                ⑦我爱木棉花,爱它生气盎然地盛放,又如此壮烈地坠落。当我看到那一朵朵盛开的木棉花,心中不禁燃起火一样的热情。我想,我们也要像木棉花一样,要用尽全力开放一次,才无悔这一生。

                                                      (选自《教育导报》2015年3月28日)


              (1) 贯穿选文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2) 仿照文段②中划下划线的句子,顺其思路,在横线上续写两句。 (3) 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4) 文章引用古人有关木棉花的诗句,有何作用? (5) 积累链接:许多植物常是文人吟咏的对象。请默写出龚自珍《己亥杂诗》中借落花抒发情怀的两句诗。
            • 4.

              请补默出下列古诗词的上句或下句,选择使用典故的有_________(多项选择)(默写6分,选择3分)

              A.燕然未勒归无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E.今我何功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暗香盈袖。

            • 5.

              ①2011年12月,美国密歇根大学的昆虫学家希恩等人通过全球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向全世界公布了一个重大发现——和人类一样,纸巢蜂能够认识同伴的脸孔!

              ②在自然界,数只纸巢蜂的蜂后时常共同建立巢穴,它们通过比武来确定各自在巢穴中的地位。此时,纸巢蜂必须要记住那些比试过的同伴,以避免反复争斗。为确定它们确实是依靠记忆同伴的面容来对此进行分辨,科学家设计了一个有岔路的带电迷宫,一边是没有电的安全区,另一边则为通电道路,岔路用纸质的蜂脸图片作为路标。试验结果显示,纸巢蜂能够识别这种路标,当代表“有电”的蜂脸出现时,纸巢蜂都会避开这条路,并选择走向“没电”的蜂脸道路。

              ③其实不仅是纸巢蜂,蚂蚁中有一种厚结猛蚁也能互相识别,并且认得巢穴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过,这种情况只出现在成员比较少的群体中,如果蚁巢成员数量太多,它们就认不过来啦。过去,如果昆虫稍微表现出学习或者智力倾向,满脸严肃的专家们立刻就会纠正说这是一种本能。因为,昆虫的大脑好比针尖大小,和我们的人脑相差太远。“15年前,如果有人说昆虫能够识别同伴的面容,肯定被认为是疯了!”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动物行为学家拉尔斯教授这样评价道。

              ④无独有偶,2010年10月,法国图卢兹大学的行为学家奥若瑞等人训练蜜蜂分辨方向也取得了成功。他们也使用分叉的迷宫来做实验,并将绘制有位置的简单图像展示给蜜蜂,蜜蜂只有飞到正确的位置才能获得蜂蜜作为奖励,如果飞错了则会受到一些惩罚性刺激。经过训练,蜜蜂迅速完成了学习,它们不仅能分辨出图像中代表的“上”“下”“左”“右”,并且能从混合图像中找出学过的图像,甚至能够理解一些和原来不同的图像,可谓战绩惊人!

              ⑤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数年前,有人曾饲养并观察黄獠蚁的行为。这是一种利用丝黏合树叶做巢的树栖蚂蚁,上千年来广东的果农都用它们来猎杀柑橘害虫。当时,他们将黄獠蚁的巢穴从树上摘下来,因为怕它们逃逸,还特意用一个大号鱼缸装满水,做了一个孤岛把巢放上去。为了美观,人们还在水中养了些很小的热带鱼。随后怪事便发生了,这些小小的热带鱼莫名其妙地少了许多!这让所有的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⑥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了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原来,树栖的黄獠蚁很快适应了鱼缸的环境,这些原本是树上的猎手竟然搞起了渔民的营生,它们将不经意间游到岛边的小鱼拖上岸来吃掉了!这真的是单纯的本能吗?我无法确定。但是,如果将我们放在孤岛上,估计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吧?

              ⑦尽管,我们在内心不断地告诉自己,只有像人脑这样“规模”的脑才算得上是聪明的,昆虫应该是愚蠢和低劣的。但是,当代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正在一点点挑战我们这些大脑子智慧生物的心理极限:一些昆虫能够将物品分类,一些昆虫能够数数,还有一些昆虫甚至能够记住人脸!

              (1) 联系上下文,说出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指代内容。

              (1)而这些小生灵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还远不止这些。 

              (2)终于,人们从黄獠蚁的巢中找到小鱼的尸体,揭开了谜底。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不能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一项是( )

              A.它们不仅能分辨出图像中代表的方向,并且能从混合图像中找出学过的图像,甚至能够理解一些和原来不问的图像,可谓战绩惊人!

              B、这几乎让所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

              C、如果将我们放在孤岛上,估计也会是同样的做法吧?

              D、当代昆虫行为学的研究正在一点点挑战我们这些大脑子智慧生物的心理极限。

              (4) 第③节“其实不仅是......”句和第④节“无独有偶”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类似这两句作用的句子还有哪一句 (5) 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6) 积累链接: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触景生情,把现实与梦想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抒发强烈爱国情怀,请写出相关诗句。
            •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4)表现木兰归乡心切的句子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默写。
              ①白头搔更短, ______ 。           (杜甫《春望》)
              ②木受绳则直, ______ 。           (荀子《劝学》)
              ③辛苦遭逢起一经, ______ 。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 ______ 。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 ______ ,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 长征》)
              ⑥纸上得来终觉浅, ______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⑦ ______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⑧ ______ ,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______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陆定一《老山界》)
            • 8.
              名句默写。
              (1) ______ , ______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______ , ______ ,国恒亡。
            • 9.
              古诗文默写。
              (1) ______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2) ______ ,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3)《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______  , ______ 。
              (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的诗句是 ______  , ______ 。
            • 10.

              岑参“                                       ”两句诗,将塞外雪景写得千姿百态,气象壮阔,比喻新颖传神。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