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惮:怕,畏惧。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舜于畎亩之中(        )    (2)其筋骨(        )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 (4)非愈病(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3) 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       ”。

              (4) 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 2. 文言文阅读
              阅读《陈太丘与有期》,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太丘
              去(shè)                B.尊君在
              (fǒu)
              C.非人
              (zāi)                  D.友人
              (cǎ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
                            ②去后
                  
              ③待君久不
                                ④下车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元方入门不顾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 3.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的加下划线词。
              (1)而计其长曾不                      (2)便扶向路,处处 之                             
              (3) 之不能尽其材                              (4)汝心之固,固不可 彻                          
               
            • 4.

              【甲】⑴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⑶至于负者于途,行者于树,前者,后者,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⑷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则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

              【注释】①这三个典故分别是:周成公得一异禾,便作《嘉禾》一篇;汉武帝在汾水得一宝鼎,于是改元为元鼎;叔孙领兵大胜北狄,俘秋君侨,即给儿子取名侨如。②扶风:凤翔府,嘉佑七年(1062)苏轼在此任签书判官。③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忭:欢乐、喜悦。

              (1) 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得之心而之酒也     ②太守之其乐也     ③喜也      ④使天而雨珠

              (2) 翻译句子。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②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3) 请用“/”给下面这句话划分停顿(划两处)。

                 今 天 不 遗 斯 民

              (4) 体会甲文第⑶段四个加线字的表达效果。
              (5) 甲文中太守之乐和乙文中苏轼的优游之乐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 5.

              [三]送东阳马生序(15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含义。(4分)

              (1) 其欣悦    俟_________               (2)媵人持沃灌    汤_________

              (3) 同舍生皆绮绣    被_________     (4)白玉之环    腰_________

              (2) 请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3) 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4) 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2分)
              (5) 选文中起到总领和总结作用的语句分别是哪一句?请写在下面。(2分)

              总领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退,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日:“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宋庠(xiánɡ)兄弟见其文,自谓弗及,与为布衣交。举苏轼谏官,御史谢景温奏罢之;举孔文仲制科,文仲对策,论新法不便,罢归故官。镇皆力争之,不报。即上疏日:“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谢事。……”

                  其后指安石用喜怒为赏罚,日:“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臣知言入触大臣之怒,罪且不测。然臣职献替而无一言,则负陛下矣。”疏入,安石大怒,持其疏至手颤,自草制极诋之。以户部侍郎致仕,凡所得恩典,悉不与。镇表谢,略日:“愿陛下集群议为耳目,以除壅蔽②之奸,任老成为腹心,以养和平之福。”天下闻而壮之。安石虽诋之深切,人更以为荣。既退,苏轼往贺日:“公虽退,而名益重矣!”镇愀然③曰:“君子言听计从,消患于未萌,使天下阴受其赐,无智名,无勇功;吾独不得为此,使天下受其害而吾享其名,吾何心哉!”

                  (节选自((宋史·列传卷九十六》有删改)

                  【注释】①俾(bǐ):使、让。②壅蔽(yōnɡbì):隔绝蒙蔽。多指用不正当手段有意隔绝别人的视听,使人不明真相。③愀(qiǎo)然: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1)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 当以文学 世 :闻名. B. 请 事谢:道歉. C. 罪且不 且:将. D. 消 于未萌患:灾祸.
              (2)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镇益自谦退,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闻而壮之。安石虽诋之深切。人更以为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

              (3) 从选文看,范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

            • 7.

              【三】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

              (1)欲其林 穷:                 (2)阡陌交通  阡陌

              (3)便还家  要:                  (4)处处之  志:                  

              (5)欣然往  规:   

              (2) 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4)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 8.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人教版教材)

              (1) 解释划线字。

              (1)不独亲其               (2)女有                      

              (3)选贤                    (4)谓大同                    

              (2) 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3) 本文阐述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 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群臣吏民能 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谤讥于市朝, 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面刺(             )               闻(             )
              (2)太行、王屋二山, 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方(             )                 河阳(             )
              (3) 牺牲玉帛,弗敢 也,必以信。
              牺牲(             )               加(             )
            • 10.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①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③。一丝而累④,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大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⑤度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⑥’以就懿⑦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节选自《后汉书  乐羊子妻》)

              【注释】①盗泉:泉水名。孔子口渴,经过此地,恶其名而不喝。 ②“跪”:古人席地而坐,跪时腰伸直,示敬之意。③机杼:织布机。④累:积累。⑤稽:迟延。⑥亡:读wú   ⑦懿(yì):美好(多指德行)

              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含义。

              (1)况拾遗求利以其行乎   污:                     (2)金于野             捐:                      

              (3)日知其所             亡:                        (4)羊子其言            感: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