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综合性学习.
                近日,智联招聘发布一份针对28个主要城市年轻人进行的手机指数调研.结果显示,近八成年轻人患上了手机依赖症.针对这种现象,学校开展“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参与相关活动.
                材料一: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无论在走路、等车、坐车、吃饭等各种场合,只要有空闲,都会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双眼紧盯屏幕,低头刷微博、玩游戏、发微信,看视频…他们的视线与智能手机等数字终端相互交感直至难分难解.对身边的世界、身边的人熟视无睹,漠不关心.
                材料二:“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当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带着孩子去父母那里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材料三:在美国影片《生活大爆炸》中展现了令人深思的一幕:主人公拉杰和女友第一次约会时,两人都羞于言谈,场面尴尬,最终两人选择在图书馆里面对面,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相互发信息进行交流.
                活动一:筛选信息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低头族”.(30字以内)
                活动二:探究危害
              (2)以上三则材料共同揭示了低头族沉迷手机的什么危害?请用一句话写你的探究结果.
                活动三:拟写标
              (3)为了让低头族回归本真生活,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尼气象部门随即发出海啸警报,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也表示,这次地震可能会在震中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引发区域海啸.历史上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地震往往都能引发大小不一的海啸.因此每当这个地区出现地震时,各国气象部门都会对海面情况进行严密监测,以确定是否发布海啸警报.但地震是否一定引起海啸?地震震级越高海啸的破坏力也越大吗?
                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上陆地后会造成巨大破坏.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海啸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
                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使边缘地带出现裂缝.这时部分海底会突然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往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
                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就可能引起海啸.
                不过,海底地震未必一定就会引发大海啸.中国地震局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1.5万次海底构造地震中,(大约)只有100次引起海啸.一些专家则认为,引发海啸的地震震级一般在里氏6.5级以上,震源深度在25公里以内.
                但即便是强烈地震也不一定就会导致海啸.(如2005年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5级强烈地震,就没有引发大海啸.)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震源比较深,所以虽然震级很强,但海底地表上下错动幅度可能也比较小,因此没有形成海啸.
                除了与地震震级等相关外,部分专家还表示,海啸的发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关系.2004年的南亚大海啸发生后,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有关专家进行相关分析后指出,这场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大海啸与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因素密切相关.
              (1)请简要文章第一自然段的作用.
              (2)第二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一例,说说其表达效果.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这时部分
              会突然上升或下降.
              ②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此次地震的
              比较深.
              (4)读完此文,你觉得海啸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 3.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各题.
                                                 百无一用非书生
                ①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
                ②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三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一个“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读书人,以主宰国家命运的雄心壮志,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雄才伟略,以“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激情,让中国大地换了人间.
                ④意气书生,不为帝王唱颂歌,只为苍生伸正义,社会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变革,历史在他们的手里改写,世界在他们的智慧推动中前进;书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吟风弄月、舞文弄墨,本是看家本领;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更显超迈才情.悠悠华夏五千载,光辉灿烂的文明正是他们智慧的结晶.由此可见,百无一用非书生!
                ⑤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书生的作用更是巨大!
                ⑥国家的竞争中,科技和知识的载体--书生们,理所当然地成为综合国力比拼中的决定因素!科教兴国,各行各业的书生们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亿万书生正以一身所学,建设锦绣家邦,复兴伟大中华
                ⑦百无一用的书生,指的是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书呆子.真正的书生绝非“纸上之阅历多,世事之阅历少;笔墨之精神多,经济之精神少”的书呆子.而是以天下为己任,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俊杰!
                ③百无一用非书生,天生书生必有用!
                                                           (选自《格言•2013增刊》作者:孙亮 略有改动)
              (1)阅读文章①一④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观点的?
              (2)文章第⑤段在结构和内容上都起到哪些作用?
              (3)请为第⑥段划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
              (4)你怎样理解第⑦段中“寻章摘句”一词?
              (5)真正“有用”的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请用原文回答)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低头是一种智慧
                ①雪松懂得低头,能够造就一片山坡的翠绿;海鸥懂得低头,可以忍受狂风暴雨的冲击.学会低走,懂得屈伸自如,生活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雪松懂得低头,能够造就一片山头的翠绿;海鸥懂得低头,可以忍受狂风暴雨的冲击.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只有我们学会低头,懂得伸屈,生命中才总会有绝处逢生的惊喜.
                ②四面楚歌中,当那寒光闪闪的长剑划过虞姬那白皙的脖颈,留下一抹鲜艳的红色时,你只剩吟唱那“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无可奈何;你只会长啸“此天亡我,非战之过也”的末路悲声.面对滚滚的乌江水,昔时勇猛盖世的西楚霸王,如今却为何落得个自刎的下场?虽有李清照歌颂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然而你可知“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你可知“江不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③当时的天下,是一个群雄逐鹿的舞台.只是遗憾,你始终磨不平你那突出的棱角,始终学不会那“遇方则方,遇圆则圆”的灵动.只能惋惜,你是山,一座从不肯低头弯腰的山.这样的性格,便注定了你很难有绝处逢生的惊喜.
                ④纵然你的决定是对于尊严的维护,是对于耻辱的抗争.可若你懂得低头是一种智慧,渡过乌江,以你的才能,以你的勇敢,卷土重来,历史或许就会被改写.与你不同,司马迁却深谙低头的智慧.他的“苟且偷生”,他的能屈能伸,成就了中华历史上的一部伟大著作.他明白,低头是一种绝处求生的智慧,是一种可以在逆境中实现自身价值的超脱.
                ⑤即使遭受过痛苦与耻辱的双重磨难,即使在犬牙差互的黑暗隧道中踽踽独行,即使在死亡的江河中艰难求渡,他用激昂的信念将痛苦粉碎,将耻辱焚烧,升华灵魂,从此踏上了一条隐忍的路.在“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的折磨中奋笔疾书,书写三闾大夫行吟江畔的忧郁,书写壮士荆轲行侠仗义的豪气,书写贪官酷吏内心蛰伏的蛇蝎,书写秦皇汉武干戈滴落的鲜血,书写盖世英雄垓下末路的悲歌…为的便是心中那永不磨灭的信念--“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⑥穿越历史的时空,我们领悟个中的智慧.重新站上现实的土地,我们要学会重新审视自己,学会低下自己高昂的头颅.这绝非懦弱和畏缩,而是经营人生的阅历与智慧,是修身处世的风度与气概,是超越自身极限的信心与勇气.我们要做的,就是面对困难挫折,不乱闯硬干,不讳疾忌医,坦然接受,从头再来.即便痛苦,但痛苦又何尝不是上天赐予我们换个视角看世界的机会呢?
                ⑦无所谓风雨兼程,只要有“低头”的睿智,就可以呵护好你的梦.人生如一泓水,温存而灵动.学会低头,懂得屈伸自如,这种智慧会让我们在困境中得到柳暗花明的转机!
                                                                                          (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进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本文②-⑥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其作用.
              (3)第段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内容?
              (4)联系所学的知识,请你为本文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5)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链接材料】从“五连冠”的辉煌到雅典奥运会夺冠的复兴,再遭遇近几年新老交替、教练更迭的低潮,中国女排从未放弃光荣与梦想.“头颅埋得更低,只为专注苦练;羽翼暂时收起,是为更高飞翔!”作为女排的“娘家人”,漳州人民相信,中国女排在新任主教练郎平的带领下,一定会再创辉煌!
            • 5. 将自己切成一颗钻石
                                                  孙君飞
                ①传统的钻石工艺一般只能将一颗钻石切到57面,后来只有少数的工艺大师能够突破这个数字.他们不但技艺超群,而且浑身是胆,否则是没有勇气将一颗钻石推到美的巅峰的.
                ②玉不琢,不成器.对于人生,我们理应抱着不断雕刻自我的态度,最终才能成材、成功.
                ③拥有青春的人更应该视自己为一颗等待完美切出的钻石,因为年轻人胆气最足,站在人生的开端,前方又呈现出诸多可能.如果仅仅做到一种可能,是对生命的很大浪费.青春绝不是一个削足适履、固步自封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打破模子、百变新生的过程.一根木头也许雕刻一刀就承受不了了,而一块璞玉就需要雕刻更多刀,才能够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层面.对于一颗钻石来讲,即便切上许多刀,也是远远不够的.57刀似乎够了,但恰恰有人切出了80多刀,于是一个惊世传奇诞生了,正在人们啧啧赞叹时,又有一个人切出了100多刀,这难道不是更大的奇迹吗?所以,如果你是一颗钻石、就不能将自己当做一块璞玉,更不能当做一根木头,而要根据自己的特质、不断地发现自己、成长自己、收获自己、这才是对人生真正负责的态度、才算没有辜负了大好青春.
                ④退一步来讲、即便我们永远做不了一颗钻石,如同我们也许永运做不了达•芬奇式的完美天才,也并不妨碍我们将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份事业做成一颗钻石.台湾年轻演员桂纶镁就是这样经营着自己的演艺事业,通过自我较劲、自我拧巴、自我叫板,终于让她的事业呈现出不同的切面,赢得了特立独行不同质的赞誉.有人评论她是《不能说的秘密》里的氧气美女,也是《线人)里的黑帮阿嫂,是《女人不坏》里的朋克女郎,也是《全球热恋》里的神经质女生…她一直在颠覆自己、挑战自己,当我们渐渐淡忘了她最初的模样时,她又挟着《肩上蝶》强势回归清纯校园风.
                ⑤我们不妨将桂纶镁看做青春奋斗者的一个榜样,她不但勇敢地打破了传统演艺路线的桎梏,而且成功地呈现了崭新的青春风采,告诉我们哪怕只做一件事情,只要敢于不断切割它、创造它,同样会带来更多可能、更多精彩.用桂纶镁自己的话来说:“我总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个璀璨的切面没有展示出来,我一直知道,自己身体里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呈现出来,光是去想,下一个桂纶镁会是什么样子,这已经是一件很美妙的事了.这就是我不停挑战,跟自己较劲的原因,我不想错过每一个切面的精彩.”这番话很好地诠释了钻石切割者应该具有的宝贵品质.只有如此,做事、做人才会有做成钻石的希望.
                ⑥法国作家码格丽特•尤瑟纳尔说:“我永远也不会被战胜,我只会由于屡屡战胜而被战胜.”这正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将自己切成一颗钻石的奥秘,也是在激励我们:下一个自己,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选由《青年博览》,有删改)
              (1)第③节作者为什么将木头、璞玉和钻石放在一起来谈论?
              (2)结合语境,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钻石”各有什么含义.
                退一步来讲,即便我们永远做不了一颗钻石,如同我们也许永远做不了达•芬奇式的完美天才,也
              并不妨碍我们将一件事情、一项工作、一份事业做成一颗钻石
              (4)从第⑤节桂纶镁的那番话中,可以看出钻石切割者具有什么宝贵品质?
              (5)法国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说:“我永远也不会被战胜,我只会由于屡屡战胜而被战胜,”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6.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每朵花本应芬芳
                ①一些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有趣的片段,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孩子的趣事,做父母的都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
                ②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女儿的姥姥根本对付不了她.有一天,这位妈妈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这位妈妈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女儿,故作严肃地对女儿说:“你要是不乖,等会儿妈妈回去,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这位母亲暗自高兴:“哈哈,一定是被吓唬住了.”没想到,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我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
                ③另一位孩子的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太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说完就在原地转起了圈圈,一连转了十几圈,最后东倒西歪地停了下来,晕晕乎乎地说:“妈妈,我现在感觉到地球在转了!”多伶俐的孩子啊!众人笑得东倒西歪.
                ④一个孩子的爸爸接了茬.那天,带四岁多的儿子骑车出去玩,骑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雨.仲秋的雨,打在身上,已带有丝丝寒意,慌乱之中,赶紧拿出雨衣穿上,怕儿子淋雨,所以,用雨衣将坐在后座上的儿子挡了个严严实实.儿子躲在雨衣下面,两只小手将雨衣撑起一角,高兴地大叫:“洒水了,天上洒水了!”多乐观的孩子啊!众人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⑤又有一位孩子的妈妈讲起了自己儿子的趣事.她的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午睡的时间到了,幼儿园老师让孩子们上床睡觉.可是,她的儿子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老师问他,为什么还不睡觉啊?这小子看着幼儿园老师,一本正经地回答:“我是来幼儿园学本领的,不是来睡觉的.”多幽默的回答啊!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⑥大家七嘴八舌地谈论着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有趣,那么可爱,那么搞笑,那么温暖.孩子使他们原本平淡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也充满了快乐!
                ⑦我静静地听着他们的讲述.我想到了我的儿子,今年已经读高中了,即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最艰难的考试--高考.一天二十四小时中,除了睡觉和吃饭之外,其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他甚至连和我们说句话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了.而我们,因为害怕打扰他学习,在家里走路都是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的.我的儿子,在他年幼的时候,也是充满童趣:活泼、调皮、可爱、搞怪,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欢笑和温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生活突然变了,变得如此沉闷,如此压抑,如此不堪!
                ⑧我忽然明白,每一朵花都本应芬芳、灿烂,是我们自己先掐灭了孩子的天性,也掐灭了自己的快乐啊!
                ⑨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
                                                                                      (原文有改动)
              (1)请将选文题目正确、工整的抄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格中.
              (2)选文中年轻的父母们共讲了四个有趣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选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4)请在选文中找出一处侧面描写的语句.
              (5)选文结尾句“我希望能永远嗅到花的芳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如何理解选文②段中两处加点词语“颜色”的意思?
              (7)读完选文,你内心必定有所触动,那么请选择一件你的童年趣事,把它写下来.
            • 7. 阅读下在贩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苦读到乐读
                                                 张明源
                ①读书有苦读和乐读.历史上苦读的事例很多,比如东周的纵横家苏秦,不分昼夜、苦读兵书.每当夜深人静,头昏眼花时,他就用锥子刺自己大腿,清醒后又苦读;汉代政治家孙敬,爱好读书,经常苦读到深夜,每当疲惫不堪时,就用绳子把头发系起来,拴在旁梁上,继续读书.乐读的事例也不少.比如,孔子提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宋代诗人韩驹也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说“唯书有真乐,意味久犹在”.
                ②这两种读书的形式本应是互补的.现在人们多认同后者,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读书,事半功倍.因为有兴趣,读时心无杂念,感受深,记忆牢,且流连忘返.
                ③这样读书好处虽多,但也有弊端.胡适曾说:“幼对酷嗜小说,所得小说良莠不齐…害余不浅.”可见读书全凭兴趣,不加选择是不行的.此外,如果一个人兴趣狭窄,读来读去就是那么几种书,容易使知识结构畸形.对此,鲁迅早有论述:“先前的丈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在文学里.”
                ④一个人要读自己“厌恶”或毫无兴趣的书;当然会觉得“苦”,但若不放弃地“苦”上一阵子,自然有所收获.尝到了“苦”的滋味也就会有了兴趣的萌芽,再“苦”下去,发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也未可知.
              ⑤当然,苦读和乐读的境界和目的不同.“十年寒窗无人问”,苦读的目的是“一举成名天下闻”,既是为了自身求取功名、出人头地,更是为了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过,无论是苦读还是乐读,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践和应用,要把学来的知识变成自身本领或者自身修养,否则就成了典型的“书呆子”.
                ⑥“读书莫畏难”,对一个善于学习的人来说,总是能够从读书中受益,从苦读达到乐读的佳境.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③段中加点的“这样”具体指什么?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
              (3)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4)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读书感受.(不少于50字)
            • 8.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升降幅度监测项目升降幅度
              身高肺活量
              体重视力
              胸围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材料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
              材料三: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       郭兵
                ①从第五届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报国务院审批,与此同时,“十二五”全国文化发展规划也在积极制订中.
                ②这是一个令人十分振奋的消息,它表明中国的文化发展和产业振兴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让人看到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希望,在长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仍然保持着对文化振兴的这份理性与热情,这无疑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③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进步和发展的永恒标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表明,没有文化软实力的积极引领,没有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文化创造力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能长期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
                ④因此,放到中国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去看,致力于文化发展也许比成功的经济振兴更为重要.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然而这成就,多是在经济领域的,从文化的角度看,我们几乎是乏有可陈.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现象,长此以往,危及的将是整个国家民族的繁荣发展甚至生死存亡.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一位西方思想家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这话很有道理,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失去其自己的文化,便意味着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特定符号已经消失,自然是国将不国了.
                ⑤即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当前也离不开与文化的交融,中国就很吃了这方面的亏.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功夫熊猫”却成为美国的财源,花木兰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千古传诵,却被迪斯尼搬上荧屏赚了几个亿;中国的进出口一直保持顺差,惟独文化产业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普遍占到GDP的15%左右,美国甚至超过20%,我国则刚刚超过3%.类似的证据还有很多,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经济发展没有文化内涵,在将来的竞争中必然劣势日显.
                ⑥文化复兴是一个比经济振兴更为重要更为艰难的命题.唯因如此,才更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依据文意,请指出“这是一个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一句中“振奋人心”的具体内涵.
              (2)文章第自然段列举“功夫熊猫”和花木兰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文章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比经济振兴更重要的是文化复兴”这一观点的?请试作分析.
            • 10.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破阵子•为阵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2)仔细阅读,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0/40

            进入组卷